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虹,严白莉

武汉一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0例。对参照组患者予以热磁疗治疗,对实验组患者予以内热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结论: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予以内热针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内热针;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效果

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虽然见效快,但也存在风险高、创伤大、治疗费用较高的缺点[1]。非手术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好等优点。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医推拿、药物治疗、针刺治疗、理疗、牵引、综合治疗、硬膜外注射等[2]。针刺治疗中主要采取内热针进行治疗。现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10)和参照组(n=10)。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6例,女性患者为4例,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5.38±1.83)岁;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7例,女性患者为3例,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45.86±1.9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等指标,计算为p>0.05,无差异性。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采取热磁疗治疗,使用热磁仪对下腰部位进行治疗,温度应保持40℃,治疗时间应为20分钟,每周治疗6次,持续治疗2周。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内热针治疗,主要对患者的腰骶段和下腰段进行治疗,每个部位治疗1次,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可先治疗腰骶段,间隔4天后再对下腰段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麻醉,选取规格为1.1mm×100mm的一次性内热针,对选取的部位进行进针,采取常规直刺的方式,进针深度达到骨膜不能进针为止。使用仪器对每根内热针进行加热,温度为48℃,治疗20分钟。加热完毕后,拔针并采取压迫止血,进行消毒,将敷料放于治疗的部位,观察15分钟左右,未发生异常可送回病房。治疗时,患者体位应选取俯卧位,并对患者的心电进行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呼吸等指标,如患者发生不适反应,立即拔针终止治疗。

1.3 判定指标

对2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观察并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2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表示为( ±s)的形式,行t检验。经计算,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表示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VAS评分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JOA评分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JOA评分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情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上,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疾病反复发作导致疼痛感增加,腰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身心健康。其中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发生最为频繁,发生率为85%左右。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3]。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临床检验结果中阳性体征相对较少,主要症状为腰椎活动功能障碍,影像学检验都不能将患者的病情予以完全反应,在治疗中,应重视患者的自我评价[4-5]。VAS和JOA评分将患者的各项指标以简单、直观、准确的表现出来。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采取内热针治疗,有效的改善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孙美玲.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宁夏医科大学,2016.

[2]孙美玲,高谦,王刚,等.内热针治疗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5):395-397.

[3]武欢,金玮,周玉梅,等.内热针治疗寒湿型腰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6-8.

[4]唐永会内热针治疗慢性腰腿痛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5):2421-2422.

[5]孙美玲,高谦,王刚,等.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红外热成像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1):38-40.

论文作者:张虹,严白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虹,严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