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也就是说,需要有专门从事工程建筑管理的组织为之服务。这种组织应该有与建筑管理相应的功能、机构、程序、方法和技术,有相应的资质、人才、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最优秀的建筑管理服务,能够为业主创造最大限度的效益。本文给合作者多年管理经验,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谈了几点的体会。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管理
一、施工管理的意义
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 去促进工作的开展,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工作, 建立良好的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规范、规程, 符合规律的要求, 以达到标准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从而使工程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要求等达到统一的协调。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选用合理使用的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有助于用新工艺方法对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强改革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创造新的施工管理方案。
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策略
――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管理
2.1 完善贯彻管理工作标准制度
工程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法规,必须认真执行。要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的培训,增强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按规定严厉查处。
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
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③施工图交底制度;
④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⑤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
⑥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
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2.2 做好施工图纸审查
理解图纸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的关键部位是管理控制该工程的关键。在工程项目中标后, 我们要认真做好施工准备,特别是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 三方组成的施工图纸会审。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可以提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变的要求, 通过商定, 在满足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前提条件下, 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对施工图纸熟悉, 了解施工项目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说明是否齐全; 总平面与施工图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一致; 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对实际施工是否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相一致、是否表示清楚、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是否合理。
2.3 认识责任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负责人。应该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负有全面的责任。自身的职责是能够对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并制定出解决方案, 是在充分理解业主及设计意图的基础上, 把设计图纸准确地实施于现场实际情况。同时进行测量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 参与进场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等等。也就是说, 凡是可能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问题和工程成品质量的各个施工环节都属于负责人应解决和参与控制、管理的范围。
――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
2.3.1 及时进行交底
交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整个工程施工, 各分部分项工程, 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交底工作, 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要求;采用的新结构, 新工艺提出的要求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单位负责人向下级负责人交底, 施工项目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交底, 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交底。通过层层交底, 使人员、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要求, 质量控制点, 施工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按合同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交竣工, 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
2.3.2 关于工程质量的管理
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管理是以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为准则的。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材质、施工工艺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在对重要单元工程或采用新工艺、新设计的单元工程施工时, 应成立攻关小组, 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难题, 保证工程质量。原材料、成品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进场应严格实行质量控制。施工中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 都应认真对待,制定好处理方案。
2.3.3 关于工程进度与成本的管理
管理必须按照规定的进度目标,全面执行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随时注意单元工程形象进度以及施工能力、设备、材料供应情况。对有分包的工程项目,应注意协调双方有工序衔接关系的工作面的施工,不能影响整体工期目标。同时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程成本。
――竣工阶段的施工管理
(1)合理检验与评定
就是指借助于某种手段和方法, 测定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征和特性。然后把测得的结果及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对产品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断。凡是合乎标准规定条件的称为建筑, 检查以后予以通过; 凡是不合乎标准规定的, 检查后予以加固或补强; 合乎优良标准的, 评为优良品。因此质量检查包括四项具体工作。第一度量, 即借助于计算手段进行测量与测试; 第二比较, 即把度量结构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第三判断, 即根据对比的结果, 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四处理, 即决定被检查的工程是否可以验收,下一步工作是否可以进行, 是否要采取补救措施。
三、控制好工程施工过程
1、进度控制
做好进度计划,把进度计划详细到每一周、每一月。但是施工进度必须和现实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异想天开,在必要的时候,要准确的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按期完成。
2、 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工程的命,是工程管理的头等大事,在管理时,可以根据质量的目标要求进行质量计划的编制,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要按照图纸和国家的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控制和验收,对于工程质量的自检和互检等制度也要严格的遵守,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工程的质量。
3、成本控制
树立效益和成本的意识,控制好施工和生产中的成本费用,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对成本进行好预算,在倡导节约成本的同时应该保证工程质量。
4、安全控制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安全教育,对安全生产进行宣传,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让员工有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于违章施工,要严格批评,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2)健全评比制度
评比制度要做到持之以恒, 不流于形式, 要坚持扬优抑劣。赏罚分明, 以达到鼓励先进的效果。对于复杂的分项工程, 施工完成后, 组织人员进行总结、分析, 讨论施工时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并做出评价,寻找出其规律, 做到举一反三, 为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提供信息、数据和资料。
结束语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我们会碰到许多问题。我们要不断的改进,才能进步。工程管理是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建设工程质量、进度、合同造价、安全及文明施工进行全面管理。保证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协调,确保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降低造价,节约投资。
参考文献
[1]刘永新.对建筑施工合同的管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25.
[2]刘伊生.建设项目管理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5.
[3]田金信.建筑企业管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23.
[4]刘小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3.
论文作者:车国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进度论文; 建筑论文; 图纸论文; 制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