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快乐语文课堂论文_李仲胜

精心打造快乐语文课堂论文_李仲胜

◆ 李仲胜 安徽省阜南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236300;薛建辉 安徽省阜南县王店中心学校 236300

语文是一门灵动的学科,语文课的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是师生互动的辩证统一的和谐过程。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达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圣殿,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几组辩证关系。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

例如,研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导学生走进荷塘、走进作者,由荷花想到采莲,由采莲想起《西洲曲》描写的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此时我把张籍的《酬朱庆馀》展示给学生:“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呻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请同学们以独特的视角去关照美、感受美、体验美,并领略选诗与文章的语言美、情调美。

师点拨:张籍把朱庆馀比作“越女”(朱庆馀,越山人,即今天的绍兴),含蓄地告诉他,才华出众,一定会金榜题名。张诗的欢快之美,朱文的静谧之美,都令人神往。

然后再由学生点评,不要把“学生为主体”取代为“学生为中心”,优化学生主体活动,处理教材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遵循每节课内容的演变过程,不能由先前的“填鸭式”教学摇身变为“牧羊式”,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气氛,放任自流,这是要不得的。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二、人文精神与学生自主的和谐处理

语文学科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洋溢着人文精神。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品味,提高审美意识,提升人生境界,弘扬民族精神,养成健康美好的情趣和奋勇当先、向上的人生态度。鉴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学生自读、自讲,课代表总结:作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亲合力,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跃然纸上。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

三、自主合作与朗读研讨的重新解读

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作品的生命。朗读可以调动我们的口、眼、心、耳等器官,碰撞之花源于研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读《长亭送别》,以朗读教学为主,学生品读“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其它学生讨论每一个分句描写秋天的一个景物,这些是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正好衬出莺莺为离愁别恨所困扰的困苦压抑的心情。

生读:“晓来谁染霖杯醉?总是离人泪。”

片刻有人答:化景语为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有生抢答:老师,能否这样说:这是誉为“花间美人”王实甫的妙笔,词句恰人,余音绕梁,诗意地栖居在诗意的精神花园。

这样,把学生带入文字所创造的情境中,然后适时适量分配任务,避免自主学习的随意性、合作研究的强制性。在学生中进行展示、充分讨论后,教师综合材料,整合信息汇总,解决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则充满激情,探究问题,追求厚重,待人处事养成宽容的心态。

四、预设调控与文本基调的灵活搭配

文本是情感与理智的高度融合,课堂是一个情感涌动的大磁场。师生共振,感情互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亲合性。随着林黛玉的脚步,我们领略了豪门贵族气派,房舍繁华幽曲,外观的五彩缤纷,商品的琳琅满目,阶砌飞檐的新绿斑斓与古韵的幽香;重登北固亭,领略了辛弃疾金戈铁马、壮怀激烈与英雄失志和悲催心肝的痛苦;“酒中仙”的飘逸狂放、放浪形骸而不屈,“屯田郎”的深情绵邈、肝肠寸断……教学时推学生“入轨”,发现“越轨”及时补救,遇到学生“卡壳”启发诱导,预设教学环节、思路、目的,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控,将文本信息相协调,带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对话、交流,形成新的角色。

五、表扬激励与启发导练的适度运用

“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教学原则就是今天的启发式教学。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中学生们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脸面对一切,无疑给语文老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话题。他们有睿智、有激情、有自尊、有自爱、有互爱,单靠启发诱导不可能让学生有健康的心态、灿烂的笑脸来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挑战。

语文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必须充分地尊重学生,适时地鼓励学生,避免一味的捧夸,在表扬激励的同时启发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挥其优势,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诱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认真训练,加强课程内容,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鼓励赋予他真挚、纯真的爱,师生创造着、幸福着、美丽着!

中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传授知识、发展应试技巧的课程,不是一门仅作用于中学阶段的课程,而是为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个人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必修课程,是提升教师自身和学生的业务能力与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明确目标、自主创新、搭建知识学习的平台,由课内到课外,知识的体验、学习的愉悦潜移默化在“听、说、读、写”的教学环节中,最终收获巨大的回报,从而把语文教真、教实、教好。

论文作者:李仲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  ;  ;  ;  ;  ;  ;  ;  

精心打造快乐语文课堂论文_李仲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