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_路致远,王东

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_路致远,王东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智能变电站技术是电网体系中的重要支撑技术,直接影响到了继电保护。本文结合实际,主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架构体系,并研究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继电保护;影响

1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而言,智能变电站有着更为具体化的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结构之间的不同分工来提升工作效率。在一般情况下,智能变电站主要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构成。正是因为智能变电站技术有着其独特的技术特点,才能在智能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特征有:高度的信息共享、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控制和先进的设备。具体分析如下:

1.1引入控制终端。从智能变电站的整个系统来看,变电站的主体部分就是计算机终端,引入了控制终端,才能保证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并有效地指挥及引导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以此来提高变电站信息接受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并实时反馈相关数据信息,并将正确指令下达各子系统。另外,智能变电站技术能够进行有效指导,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1.2局部控制与全局控制。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光电技术是必然的,例如,将光电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的设备中,就地控制柜将转化成微型GIS系统,实现变电站的科学、智能和自动化控制。并且可以通过二次设备的漏电闭锁功能与高压电流闭锁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及时处理智能电网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1.3加强光纤技术的应用。将光纤技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在各控制层之间传递信息,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与速度,促进信息接收、管理与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应用计算机数字信息技术之后,可以实现变电站的集成化发展,比如实现电能检测、设备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集成化,以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不仅可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1.4加强分级控制技术的应用。在站控层、过程层以及间隔层之间使用的与安全标准相符的控制技术就是分级控制技术,分级控制技术要求在每一层都设置有兼具处理与控制功能的装置,以保证每一层次都有着独立性,可以及时控制与调整智能电网。除此之外,应用这一技术还可以有效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就比如说过程层发生了问题,站控层与间隔层也可以照样进行自动化的监控。

2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与应用,传统的采样计算技术与出口一体化技术也不再使用。相较于普通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继电保护工作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①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及时收集及保存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数据信息,对不同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数据管理的有效性。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实现网络交互运行的便捷化,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和间隔层之间运行更加高效,确保数据信息的高度共享,从而为迁移功能组态与保护广域提供一个数据交换的全新平台。②科学应用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提升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实现设备维修标准的统一化。③在应用智能变电站技术时,可能对网络化数据的交换进行有效监控,对交换机智能化的二次回路进行有效监测,并在这一基础上,以保护装置为重点,创建继电保护信息对等的交互模式。总之,正是由于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设备有着重要影响,才能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实践,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不可测控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提升继电保护工作的效率与效果,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 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3.1 对继电保护数据信息与保护原理的影响

智能变电站技术相对与以往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来说,对继电保护的数据信息处理方面的影响较大,下面就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电子互感器替代电磁互感器。智能变电站技术中将原来的电磁互感器替换成电子互感器,对继电保护的数据源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电子互感器之后以往继电保护中针对电磁互感器所设置的算法和原理都需要重新进行规划,此外,电子互感器在采样之后会之间进行数字转换,这就有可能会造成数据同步延迟的问题,这将对继电保护的运行效果带来很大影响。

(2)数据处理方式发生改变。智能变电站中是依据ICE61850标准对二次体系进行重新建模,这就造成继电保护的数据处理和相应手段发生改变。在应用ICE61850标准之后,各个设备之间实现了互通和互换,二次数据信息也实现了信息共享,这对于数据信息的储存和保护来说,创造了更加可靠的数据处理手段,致使继电保护形成了新的保护常态。

(3)数据传输方法发生改变。以往的继电保护中使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为在设备之间链接电缆,将电缆作为数据传输的媒介。而智能变电站是将有线传输转变成无线传输,利用网络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目的,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之后,使得继电保护更具灵活性,同时支持大量的数据信息传输。

3.2 对继电保护实现机制与体系的影响

相对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而言,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实现机制与体现的影响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的网络数据交换替代原有的数据交流工作。以往的继电保护数据交流是通过采样、计算、出口等步骤进行操作,而智能变电站技术实行之后仅需要利用网络来实现数据交换即可。将原有的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在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不再需要对保护装置、数据信息和保护对象进行捆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数据信息交流和继电保护的灵活性能。

(2)改变继电保护自动化的不可控问题。依据ICE61850标准所建设的过程层网络通过采用网络化交换和交换机智能化可以有效杜绝以往继电保护中存在的不可控问题。过程层网络是智能化变电站的重要体现,通过交换机智能电子设备对网络数据信息的交换情况进行监控和预警,继电保护可以实时了解数据交换的实际情况,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数据交换的可靠性。

(3)将原有的以继电保护装置为中心的运行模式转变成对等信息的交换模式。智能变电站技术就是通过采用对等信息交互模式来实现无需绑定的保护装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保护动作的时效性。通过这种信息交互模式使得变电站内部的数据得以重建,实现高质量、高水准的信息共享技术。

3.3 对继电保护架构调试与运维的影响

相对于继电保护架构调试和运维方面而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实行对原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以下影响:

(1)引用智能变电站技术之后,继电保护的构成以及运行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有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技术以及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改进。

(2)智能变电站技术下的二次系统网络化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对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监测,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状态的检修操作。

(3)智能变电站技术是依据统一标准对二次系统进行建模,致使变电站的相关设备都实现了一体化建模。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需要更换的设备以及需要对变电站进行改建的操作,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将面临着实时更改数据库文的难题,这个问题也是智能变电站技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之中,并对继电保护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但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有效地预警安全故障,有利于开展继电保护工作。本文以智能变电站技术为出发点,对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及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提高继电保护工作质量与效率,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海洲.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9):00028-00028.

[2]任昊.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47-147.

[3]刘晓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3):176-176.

论文作者:路致远,王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_路致远,王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