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巨大。加强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视,研究其施工技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途径。文中对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1导言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具有脆性和收缩性特征,尤其是在与水泥、砂石、粗细骨料进行充分的拌合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复杂的理化反应,进而不断地收缩,产生徐变,如果相关的搅拌时间、力度等参数与设计不符,则会导致混凝土收缩性趋向不足,进而导致建筑混凝土后期使用过程中裂缝现象产生。从混凝土结构所具备的使用特征上分析,主要包含两方面特征:建筑混凝土结构具有客观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逆的现象,同时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都不会阻挡的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建筑混凝土裂缝具有可控性。主要表现在建筑混凝土裂缝可以通过关键的影响因素,结合混凝土裂缝发生过程中的相关细节,对施工的范围及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因此,为预防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合理控制施工设计、施工因素等的影响,切实加强和完成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整体任务。
2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类型
2.1结构性裂缝
施工过程中造成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在设计阶段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其承载力不足;第二,因为施工中受到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裂缝;第三,施工中施工技术造成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任何的疏忽都能够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只有严格控制才能够避免裂缝的发生。
2.2非结构性裂缝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由于受到湿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收缩裂缝。当外界自然环境中湿度较高时,混凝土材料会吸收环境中的一些水份膨胀,而当其遇到阳光暴晒时,自身吸收的水份迅速挥发,从而使混凝土受到一个收缩作用力,产生龟裂的纹路;其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变化影响也会产生裂缝。例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天气变化较快时都可能使室外温差变大,从而产生裂缝。此外,因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受到地基下沉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错位现象,这时混凝土结构由于承受压力过大将会出现一些裂缝。
3建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材料是现代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组成部分,无论是从荷载作用力还是相关的温度差等因素,都会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为获知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下面将从混凝土自身结构收缩徐变、荷载、混凝土凝固收缩及混凝工制备中配合比失调等因素进行分析,供参考。
3.1由于建筑结构自身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变形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应的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硬化的现象,其是由于整个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导致的,使得整个混凝土的结构体积变小,进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弹性收缩及变形,再加上整个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相应的板面四周由于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整个的混凝土结构不能够自由的伸展和收缩,进而影响了相应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不当,再加上由于温差变化的影响,使得施工结构表面的相关结构受到了重物的撞击,进而产生了施工现浇板结构的危险性,影响到当前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
另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硬化现象,这使得整个的混凝土表面结构失水性严重,使得整体的结构由于温度的不断变化而变得整体的散热性较差,影响了整个建筑结构的温度的交替变化,进而使得建筑本身的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
3.2荷载引起的裂缝产生
荷载产生的裂缝一般也可称作由于力学原因产生的裂缝。在整个荷载的作用下,由于自身和外部荷载的作用使得整个的建筑结构自身的徐变及相应的内部荷载的变化性逐步提升,加上在相应的建筑荷载产生的过程中会由于荷载裂缝的现象导致整个的建筑结构处于动态荷载的过程中,进而引起了相应的裂缝现象的产生。由于整体建筑结构的施工特征使得整体性的建筑结构的混凝土结构的受载范围较小,且容易因为相应的建筑结构的有效性,促进整体建筑结构施工的科学规划,有效的避免因为荷载原因导致的混凝土的裂缝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混凝土凝固收缩导致裂缝的出现
在施工结束后,由于时间和温度的变化,使得整个的混凝土结构在凝固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相应的体积逐渐变小的现象,进而使得整个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相应荷载作用,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体积逐渐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体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相应的裂缝的产生,因此使得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对应的竖向荷载。
3.4由于配合比失衡导致的裂缝产生
混凝土结构的水灰比过大会严重影响到整个混凝土在相应的配置过程中由于相应的粉砂材料的用量过度,导致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了整个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时间及相应的裂缝的宽度等。
4常用施工方法
4.1表面处理法
所谓表面处理法是通过水泥砂浆以及环氧树脂来涂刷混凝土表面所出现的相关裂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表面处理法来对裂缝进行处理,那么裂缝必须是较细、较浅、严重程度较轻的类型,并且裂缝并没有深入到钢筋表面。通常可以采用高标号砂浆来对其表面进行涂抹。如果发现混凝土表面裂缝处的贯通底部有漏水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防水贴片贴在构件表面来进行处理。
4.2填充密实法
如果裂缝已经发展到中等宽度,那么可以采用填充密实法来进行处理,首先处理裂缝,将其弄成凹槽状,再对其使用一定的填充材料进行处理。如果裂缝小于0.3mm宽度,可以通过专门的封堵材料来对混凝土进行处理。
4.3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法又被称作注浆法,通过注浆法能够对面层进行修补,还能将注射用胶通过压力的通深入到混凝土内部,从而起到粘接和封闭裂缝的效果,当前这种方法的效果最为突出,因此其应用也较为广泛。
4.4结构补强法
由于外部的众多因素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会对其使用性能造成较大的阻碍。如果不能尽快处理好这些裂缝,就会给建筑的正常使用以及安全性能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果建筑发生地震或者火灾等突发情况导致建筑的荷载突然增大,并且超出其承受能力而形成裂缝,或者由于钢筋的承载力不够而造成开裂,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达到有效的步补强,加强建筑的安全性。
4.5其他相关控制措施
当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后,要及时的发现并且及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但也要注意对控制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定。在实际的施工开始前就要进行专门的控制措施制定,从而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防治和控制,同时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质量,并且还能使得建筑的外观美观不被破坏。对于其他控制措施来说,主要有将UEA膨胀剂掺入混凝土,从而能够对混凝土膨胀时产生的拉力进行中和,防止其表面发开裂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水热化程度来进行裂缝的防治,具体可以向其中加入缓凝剂和高效减水剂等等。
5结束语
总之,我国当今的经济有了较为突出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同样有所提高,裂缝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问题,一直是相关企业急需解决的重点所在,裂缝问题不仅给建筑的美观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还给人们的安全埋下严重隐患。因此我们必须要给予裂缝问题充分的重视,加大对于裂缝问题的研究力度,研究其成因,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防治,尽可能的降低裂缝程度,保证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飘,杨炯,黄子飞.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7(20).
[2]陈智.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与处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7(28).
[3]曾秀飞.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7(2).
[4]桂鹏.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裂缝成因、措施及安全管理[J].魅力中国,2017(6)
论文作者:蒋燕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荷载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