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解读:以人为本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整合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解读:以人为本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整合_科学发展观论文

解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以人为本论文,社会进步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2;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5)03-0008-05

牛顿开创的近代科学把自然界当作现成的状态,它们属于“存在的科学”。19世纪建立于第二定律基础上的热力学,以及20世纪中期兴起的系统科学,把自然界看作发展的过程,从而开辟了“演化的科学”[1](P21-22)。和科学的上述阶段相应,也就产生了两类哲学。一类是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存在的哲学。另一类则是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历史发展观和20世纪后半期系统自组织理论中包含的系统演化思想——发展的哲学。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却比发展的哲学更加久远,尽管千百年来人们并未参透这一发展中蕴涵的规律与哲理。

一、发展的生产力标准及其片面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只能是人。人要吃、喝、穿、住,要消费生活资料满足生活需求。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也就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人类为着谋取更多生活资料,不断扩大社会生产能力,也就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制度的更替,无一不是为着发展生产力这一目标。一切社会运动都在发展生产力这一标准下进行弃取: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变革,都被历史认可其进步性并得到发扬光大;即使以“革命”的旗号进行的活动,如果破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都必然被历史否定、埋葬。

生产力尺度,即经济尺度的发展标准,已被历史的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然而,这一尺度却并非完美无缺,它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片面性。其片面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尽管经济发展的成果都是被人类自己所享用、所消费的,但是富足的社会却未必能使得所有社会成员都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消费。

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丰富,也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得到快乐生活和充分的个人发展。比如,物质生活充裕的人可能过着贫乏的文化生活;还可能在精神上受到压抑、人格上受到歧视,情感上受到伤害,才能的发挥受到埋没、轻视等等。再者,过着优裕生活的人不见得就有安全可靠的生活环境,他们因没有安全感而承受的痛苦,并不一定会由于眼前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减轻。

二、发展的异化

从历史的实践看,以生产力、经济效果为惟一尺度的发展,有时会异化为其初衷的反面——为着满足人类物质利益的发展,却成为对人自身的严重伤害。经济发展的此种异化,在历史上的典型表现主要有:

1.以牺牲社会公平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变革,小农经济破产转变为资本主义农场,小手工业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经济,都是以牺牲社会公平换取效率的典型事例。

2.为“多数人的利益”而损害少数人正当利益的经济发展与变革。当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征用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却不能给予与公民损失相应的足够补偿时,就是以损害少数人正当利益的方式为多数人谋取利益。城市拆迁、农村征地时,当补偿不能与群众的损失相称时,那部分损失只能由受害者自己“买单”。一项重大的社会发展的事业伤及好人之时,往往被心安理得地辩解为“为了多数人的利益难免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种异化的严重性在于:一方面,允许多数人损害少数人的正当利益,就有可能演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其矛头所指将从特定社会阶层扩展到普遍的人权,最终将使人人自危。另一方面,所谓“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往往变异为被掩盖的私利或特权利益。

3.通过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低消费、高积累的手段发展生产。“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被解释为最大限度压抑社会的生活需求量。空洞的经济增长成为惟一的目标。

4.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有的地方,在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就变得更贫穷。例如,当先富有者享受改革实惠的同时,贫困地区的农民、下岗工人,却为改革付出了代价。这种情况也是中国改革开放阶段不得不正视的发展异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国际上则表现为通过牺牲穷国的利益获得富国的发展。

5.单一的经济发展取代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受阻于政治体系、文化观念落后的羁绊而裹足不前。类似的失误还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精神文明至上论”、“教育万能论”。

6.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将从根本上破坏赖以持续进行的自然条件,这更是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极为突出的发展异化。

三、发展的机制——信息和序的相互转化

既然唯生产力的发展标准具有片面性,那么,什么样的发展才是更全面、更符合发展主体——人——的利益的社会的发展呢?

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以人为要素的系统。

一方面,人的利益和人的发展只有在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中才能得到最大张扬。另一方面,人并不是如机器零件一样的普通的物质要素。经过交流融汇的人的意识也就成为社会整体的社会意识,它却依然是以人的个体为基本载体的。社会除了所有个别人的利益外,并没有任何自己单独的利益。这是社会系统和普通物质系统极为重要的不同之处。

那么人又是什么呢?人的利益又是什么呢?按照20世纪中期开始形成的、标志着新时代特征的系统思想,人的本质在于信息。信息正是物质系统最重要的成分,系统的结构、功能,主要是由信息决定。N·维纳在近60年前就提出了“生命是信息”的观念[2](P82-91)。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由分子原子等物质材料,生物能、热能等能量,基因信息,意识信息所组成,其中前两项是物质能量,不是生命,更不是人;第三项代表生物学的人;第四项才代表具有意识的社会的人。只具备前三项而不具备第四项的人只能算植物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兼具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人其实就是一组生命信息——一套DNA信息和一套脑电波信息[3]。人作为生物学上的人,具有物质生活需求;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的人,具有信息需求。人的各种需求,说到底,是为着丰富和加强人的生命信息:其中包含以物质能量支持加强生命信息(物质生活),复制生命信息(繁衍),以新的信息丰富生命信息(文化、精神生活)几大类。所以说,不仅人是一组信息,人的利益也归结于信息需求。即使是物质生活需求,也是用来加强生命信息(如果腹之食物)并给予生命信息以信息感受(如美味佳肴的感受)的[4]。

然而,揭示人的信息本质和人的需求、利益的信息本质,决不是意味着人可以仅仅靠信息生活。如果人只需要信息,那么宗教便可以解决人的一切,生产活动也就没有必要。信息作为自然界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的活力决不体现于孤立的信息自身,而是体现于信息对物质、能量的组织。“序”就是信息对物质、能量组织的成果。生命信息所依靠的身体,就是被基因信息组织的物质能量;人的物质生活所需要的,就是被信息所组织的物质能量——由人的劳动组织自然物质原料所生产的物质产品。所以,人类社会及其需求、利益,全都是以信息为源头,而以信息所组织的物质能量——序——的形成作为其充分实现。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正是信息组织自然界物质、能量形成序的过程。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财富的数量正是与人类生活相联系的一种等效序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由信息产生序,再作用于信息。发展的机制也就是信息与序相互转化的规律。要实现全面的社会发展,就必须认识和正确运用这一规律。信息转化为序的规律,笔者曾以“微弱的有序与强大的无序相互作用生成强大的有序”加以概括[5],又曾以0+0=1这一公式加以简化表述[6]。其中第一个0表示微弱的有序,虽然具有信息量,但支持信息的物质能量近于0,因而序为0,又可表示为0(1,0);第二个0表示强大的无序,不具有必要的信息量,只拥有物质能量,因而序亦为0,可表示为0(0,1)。

序的产生就是信息与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因而社会发展、生产发展,就是人(并连同其他信息)与自然资源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资源是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没有自然资源的人和没有人的自然资源在序上都是0。只有二者相互作用,以人的信息组织自然资源形成序,或者说以自然资源将人的信息放大为序,才能实现生成序的发展。但人,特别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信息)的人,无疑对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序的生成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但并不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后者,社会生产形成的序还要反过来作用于人,使人的信息得到支持、满足和发展。这就是说:序量并不能代表一切,序之中还应当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应当尊重原先为序提供组织的所有信息,而不应当通过压抑一部分信息,张扬另一部分信息建立序;序对信息的反作用也应当充分引起所有被作用信息的满足,而不是只使其中的部分信息得到满足。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社会生产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充分张扬所有参与者的人性,而不应当使其中一部分人性受到压抑;生产的成果也应使全民受惠,而不应只惠及部分人。

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意味着各个不同层次的序和信息——经济、文化、政治的序和人的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需求——在社会协同[7]的作用下都获得充分扩展与转化,而不应只是经济、物质层次的增长。

全面发展的又一个方面是社会生产形成的序对自然资源的反作用。自然资源从物质、能量上说虽然是守恒的,但自然资源本身也存在一种序,即自然秩序,或称自然序;此种序是比社会生产序低一个层次的序。自然序较高的资源(如良好的土壤、集中的矿藏、优良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生产的物质能量原料;自然序被破坏的资源(如荒漠、垃圾废物、恶化的环境)是无法在形成高层次生产序的活动中充当原料、与生产信息相互作用的。因而持续的发展还要求人类遵循人和自然协同的原则,使生产所形成的序能够给予自然系统以良好的反作用,起到重新组织被破坏的自然序、重建自然序的作用。此外,除了物质产品生产的序的反作用外,持续的发展还要求在人口增长(劳动力的生产)和资源之间关系上建立一定的序。

从信息和序相互转化及其规律性的理论深度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就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全面持续的社会发展不仅是指社会生产序量的最大增长,而且还应当是宏观序量包容中的所有微观信息(个人)的充分发展和自然序的良好存在、发展;从社会系统优化目标看,这正是使人类社会的信息和序都得到持续、稳定最优增长的发展方式。

2.片面的发展就是只追求经济序量而无视微观信息和自然序的状况;如此发展虽然也有可能暂时获得较大的经济序量,却不能持之以长远,并将使发展的结果背离发展的初衷。

四、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中国社会实践

科学发展观就是建立在信息和序相互转化规律之上的发展观,其科学性存在于规律的客观性之中,它不以任何个人或社会集团的意志为转移;但对于它的认识和实践,却与历史的具体进程有关。

当中国在“文革”后政治上拨乱反正之际,邓小平适时提出: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

21世纪之初,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国家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GDP),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8]。

片面的发展以经济增长衡量社会进步,将导致偏离人本的初衷;实现全面持续的发展,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社会进步复归于以人为本的历史整合。

“科学发展观”及其中阐释的内容,并不是用来说说的;而是要实际去做的。如何去做?就需要一系列具体决策。本文愿意就此提出如下一些思路:

1.恰如其分地处理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统一,因而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件大事。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当然不应有任何动摇,但人民生活水平也应当同步增长。国家应恰当地运用税收、价格政策、投资导向政策、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等调控手段调节经济增 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二者的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实现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双增长,应当大力降低国家自身运行的经济成本,并应当将税收(及其他收费)调节到有利于双增长的科学、合理的水平。事实上,精兵简政、轻赋税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全面发展成功的社会普遍采取的举措。

2.审慎处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为了经济发展,为了提高效率而进行的各类改革,往往会损害社会一部分阶层、集团的利益,若这种损害是消除一部分人的不正当利益,有利于社会公平的,那是完全必要的;若损害的是一些人的正当利益,而其结果又使另一部分人增加不当利益,那它就是违反社会全面发展原则的。如医疗卫生改革中所发生的患者医疗负担加重、医疗保障程度下降,而医药行业却获取暴利的现象,就值得认真反思和纠正。如若干国家垄断行业(能源、材料、电信、金融、文化垄断行业)以价格开放的改革为名,凭借垄断的国有资产,为企业谋取超额暴利,加重社会负担,同样是违背社会全面发展的。

经济改革也为一些权力寻租者及其关系集团获得了巨额“机会暴利”,这些暴利取之于全民、损害的是全民,这样的“改革”也是逆社会全面发展而行的。人民不仅有理由追究其中的非法所得,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应当断然实行“上溯追究”。

即使改革不得不损害部分人的正当利益时,充分补偿原则应当被严格遵守。例如下岗职工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多年来为国家积累作出贡献者,国家就应当从企业历年上交给国家的财富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补偿;而不能简单地将改革引起的损失推给几乎一无所有的改制企业和下岗职工个人。

3.尊重人权、珍惜人才

以抽象的集体利益取代个体利益,以抽象的公共意志抹煞个人的人权,以驯服工具、螺丝钉定位人的角色是执行片面发展观时代的流弊。经过历史的迂回,科学发展观终于引导着社会复归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这一复归,却面临着多年来的传统思维、制度的对抗。

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淡忘多年。特别是在政府机关、在政府公务员、居于领导地位的人们之中,崇拜公共权力、漠视人权;崇拜集团力量、藐视人才已成为习惯思维。国家、政府只要打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旗号,就可以随意侵犯人权:如不久前废除的“收容制度”;如以整治社会秩序为名限制公民居住权、非法擅闯公民住宅;如现行的不经司法审判即可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劳动教养制度;如刑事侦察中监督缺失的预审制度;如超越法律的“双规”、“双指”;如国家保存着公民本人没有知情权的人事档案制度;如不利于人民充分行使监督权的现行信访制度;如非充分补偿的公民合法财产征用等等。在人才方面,则存在着创新支持体系成为权力领地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创新人才得不到恰当的评价和急需的支持。“以人为本”决不是一句口号,实现以人为本面临着对现有体制和观念的重大改革。如果不能通过改革真正确立人权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确认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那么全面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4.打破文化业的单位垄断

社会全面发展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进步。中国当前存在的一大实际问题便是文化体制改革大大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重要的文化事业,如新闻、出版、报刊、广播电视等,都完全由单位垄断的体制,对文化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这一体制破坏文化市场的公平规则和文化产品的市场激励机制。不值一文的所谓书号却拥有上万元、数万元的价格,成为自费作者的沉重负担。有的出版社不能组织优秀产品面对市场竞争,只靠坐吃垄断权力所交换的利益为生。众多学术刊物上刊登大量内容空洞、重复、几乎无人阅读的冗文,而具有创新思想的研究成果却难有发表机会,其原因就是拥有垄断地位的刊物将权力转化为关系利益和寻求平稳的生存利益。一些电视台将垄断的信息权力转化为集团利益,不计社会效果、不承担应有责任地滥播广告以获取暴利。新闻媒体的有偿新闻,已经成为部分机构的行业惯例。这一切都严重阻碍着全民文化的繁荣。因此,文化业改革的当务之急在于适当开放民营出版、刊物等文化事业,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文化权益,形成不同文化主体在市场上平等竞争的机制;对其意识形态应有的法律控制,改为由法律规范的事后行政检查制。事实上,现行体制并不能预先防范偏离轨道,更不能防范大量盗版、非法出版物的出现,不少问题也都是事后检查才发现纠正的。所以问题在于健全的法律和严格的社会管理。

5.法制改革

正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的实行不仅触及到思想观念,而且必然触动到现有的法律和制度。逐渐清理、改革、删除现有法律、制度中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侵犯宪法赋予的公民人权(如公民合法的财产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的内容,将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工作。法制改革实际是深层的政治体制改革,它并非如过去片面理解的仅仅是为发展经济服务的,它所提供的政治文明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6.建立由法律严格规范的健康的经济秩序和以法律维护的安全的环境秩序

健康的经济秩序应是成功地协调社会系统各部分、各区域、各集团、各阶层利益和关系的秩序。目前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突出的不良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问题,不安全食品、产品问题,地方保护主义,东西部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矛盾,城乡关系矛盾,忽视劳动保护、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等,都应当在这一秩序的运行中消除无序状态。

维护安全的环境秩序,则是把自然序提高到人类安全生存高度来保护,把自然秩序作为人类生死攸关的大局。

以上两类秩序的建立,并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和观念,最终起作用的还要靠完善的法律规范和严格的执行手段。为此,可以设想建立经济警察(扩大现有经警的职能外延)和环境警察,以改变现有“执法队伍”法律地位混乱、执法的合法性可疑、执行力度软弱(多数只限于罚款等经济手段)的状况。相应的,在现有刑法体系中,应加入破坏经济秩序刑事犯罪、危害环境秩序刑事犯罪方面的专门内容。这是因为,没有法律铁腕保障的经济秩序和环境秩序,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就失去了其依托的底线。

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革命、没有硝烟的战争。它基本上是通过社会协同、即改良的方式进行的极为广泛深入的社会改革;然而却是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重大转折,是中国历史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这一变革,经历以政治斗争为中心和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两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将步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现代化潮流的前沿,为中华民族迎来灿烂的未来。

标签:;  ;  ;  ;  ;  ;  ;  ;  ;  

科学发展观解读:以人为本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整合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