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笔,张嘴”--中学作文语言教学中值得借鉴的一种方法_文学论文

“手握笔,张嘴”--中学作文语言教学中值得借鉴的一种方法_文学论文

“手则握笔,口却登场”——--中学作文语言教学中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论文,值得借鉴论文,中学论文,方法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言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中学语文教学最核心、最基本的的任务。但是,语言教学究竟应该从何入手?遵循什么途径?为什么讲了那么多语言知识,做了那么多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仍然起步维艰、容与不进?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也是中学生产生“语言痛苦”的症结所在。

一般教科书和语言教学论著虽然已经做了许多丰富的知识介绍,经验描述,技巧列举,可是,往往是对已生成的语言进行理论分析,并没有对言语行为的变化过程加以说明。这就给人们一个误解,以为语言基础知识就是语言规律,遣词造句的技巧就是语言能力,熟读和记诵名家名句就是学习语言的途径。因而造成了语言教学的一个误区:重语言知识而轻言语行为,重语言结果而轻言语过程,重语言技巧而轻语言规律。一言以蔽之,背本趋末,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本文试图把语言能力和认知结合起来,说明作文语言教学的根本途径,以就教于方家。

一、寻根:言为心声

“言为心声”,是古人对语言形成过程极为精辟的总结。这里的“言”,当然是语言,包括说话作作文;“心”是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指人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感知、情绪、思想等意识活动。这句话告诉我们,语言的本源是生活,语言的土壤足思想,语言的产床是情绪;语言由它们内孕成熟,然后发乎情而止乎义,声音和文字是它们的“载体”,即语言的外化形式。

生活是语言的本源。从声音到文字,从文字到文章,无不是生活驱力推动的结果。中学生写作过程中搜肠刮肚,无话可说,或语言贫乏,难着一字,往往是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对事物的形象缺乏感受,对理性缺乏思考,就是缺乏生活储备。因而语言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要借助于眼、耳、鼻、舌、身的官能,去捕捉并积累丰富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肤觉的形象,使学生经常处于亢奋的心理状态中,积极的进行语言活动。

思想是语言的土壤。思想既是对语言的加工过程,又是一次感知的结果。加工过程愈是曲折复杂,其结果就愈辩证丰富;加工过程愈是深入广泛,其结果就愈细致周全。反映深刻细致思想的语言,是活的语言,理的语言,醇香满口的语言,启迪人心的语言。中学生说话吞吞吐吐,意思明明灭灭,正是思考结果尚未形成的表现。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启迪学生灵活思维,这是所有教导有方的语言教师的宝贵经验,也是作文语言教学应该大力开垦的肥沃土壤。

情绪是语言的产床。生活的积累和思想的形成,是语言内孕的根源和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外化成语言的。譬如,一个羞于开口的学生,任你如何启发,还是红着脸一言不发。如果你羞辱了他,激怒了他,他就会立即反唇还击,甚至恶言相向的。这就是情绪激动的结果。所以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绪在这里成了使语言迅速内孕成熟并走向外化的产床。人们常说“悲愤出诗人”,“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就是这个道理。因而,给学生以说话或作文的情感环境,使他们情动于中,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激活语言储备,用或慷慨、或舒缓、或分明、或婉丽的语言去表达或激动、或温和、或冷峻、或愉悦的思想感情,就能把自己的语言能力发挥到极致。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词语丰富纷繁,语言就多姿多彩;词语贫乏单调,语言就干瘪无味,面目可憎。词语在语法、修辞、逻辑的支配下,构成了风格各异的语言大厦。因此,中学生尤其要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从以上对语言行为的横断剖析可以看出,生活的积累、思想的形成、情感的酝酿、知识的储备,是语言的内核,是语言的根柢,是言语活动的原动力。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把它们比作树根、灯油和大水,把语言比作果实、灯光和浮物。他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水大则物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以,作文语言教学就必须从这里开始,才能给学生播下语言种子,让它植根于沃土,给它浇水施肥,促其细胞繁衍,长成参天大树。如果一味地用语言加工语言,用一大堆词法、句法、修辞、逻辑知识去“规范”,其结果必然使学生大倒胃口,营养不良,加深学生的语言痛苦,就如同急于吃果子、盼灯亮,却忽视了养根、添油一样,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

二、求法:说写结合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语言行为发展的纵向剖析,便可发现它的轨迹是“内孕-内化-词句”。内孕是指作者头脑中的表象活动系统或概念活动系统所排演的一系列映象活动。它不仅以默默无声的语言,而且以多变的、跳跃的、朦胧的、零碎的形象或概念活跃于作者的脑际,对这些印象及时捕捉、筛选、整理,使之实在、明确、透彻,逐步走向成熟,外化成语言。正如韩愈所描绘的,先是“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然后才“取于心而注于手”。由此可见,语言的内孕过程有以下特点:

1.它是以思想感情为内核向四周扩展发散的,然后又收拢凝聚在这个内核之上;

2.这种扩散和凝聚是以语言为介质的,而语言介质又在扩散和凝聚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锤炼。

这种内孕过程是反复进行的,内孕成熟之后,人们往往产生“有话要说”的冲动,于是首先外化成口头语言,如和别人交谈、争辩,或即席发育、讲演等。一般说来,口头语言已经是成熟的语言了,用文字符号记录下来就是书面语。但口头语和书面语相比,它又是软质流动的,只有经过加工和提炼,才能变成定型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这个纵向过程,除了说明思想感情是它的滥觞和归宿、动因和驱力之外,还说明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说话是语言由内孕到外化的一道关口。它是内孕的终结,又是外化的起始。这种中间状态,一方面还呈现着内孕过程中扩散和凝聚的动态痕迹,另一方面使潜在的意识活动发展到可以捕捉的表象。这种中介作用,在作文语言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我们可以在这种动态中去发现,去引导,去节制,让它疾徐随意,高下就势,聚散由气,越穿奇异的峡谷,奔向浩瀚的大海。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即一边吟诵,一边写作,说在写前,笔随声落。这是他自己的写作经验。我认为这正是让作者置身在言语行为内孕、外化的关口上,在动态中追求语言“三性”的诀窍,值得借鉴。我们不妨也来个出声说文,出声写文,出声改文。

出声说文。这是作文语言的基础训练。由对话的间断到答问、讨论的连贯,由即席发言的简炼到专题报告的散漫,由发言争辩的随机性到社交应酬、会议报告的规定性,学生都应该循序练习,做到在各种场合从容辞令,应对得体。不但敢说、会说,还要说得巧妙,说得动听,这既是思维的成熟,也是语言的成熟。

出声作文。其实口念手写的诀窍是许多人写作经验的总结。屈原行吟江畔,而有《离骚》,李白啸傲山丘,故称“诗仙”。不但诗、词、曲要唱要吟,小说散文也要边说边写。有人问语言大师老舍为什么北京话用得那么纯熟,他回答说:“我是出着声儿写的。”这种方法之所以是一条十分便捷有效的语言运用经验,是因为口念手写,可以使语言内孕进程加快,迅速转向外化,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提高了写作的速度。同时说出口的话,一般都概念准确,是非分明,语气顺畅,并且还能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判定每遣一词,每造一语,能否上口、入耳,是否抑扬顿挫,有节奏感。像贾岛那样忘情的推敲,像卢延让那样“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苦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举不胜举的。为什么学生们那以喜欢读朱自清、孙犁的散文?就是欣赏那种读起来轻松优美的味儿。

出声改文。看起来似乎很好的文章,往往朗读时却能够发现问题。如:

人马多枪声稠不一样,崔二爷心里改了主张。(《王贵与李香香》)

改霞脸发烧,心慌,手脚痴笨。(《创业史》)。

两句句意是毫无问题的,只要朗声一读,就会发现,前两句诗的节拍不协调,破坏了节奏感;后一句在“心”后缺一个字,破坏了均衡美,两句读来都不顺畅。名人名作尚有瑕疵,需要修改,自己的文章更要反复朗读,反复修改。叶圣陶先生说:“写稿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先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句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是不怎么顺耳,必然是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这的确是简单易行的语言锤炼方法。督促学生自读自改,或用习作朗诵会的形式督促读改,都可以使学生不但在词、句方面,而且在气势、情感、思想内容方面不断有所发现,然后删削增补,精益求精,这种方法,常常是无师自通的为文之道。

标签:;  

“手握笔,张嘴”--中学作文语言教学中值得借鉴的一种方法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