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教材来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论文_杨芳文

灵活运用教材来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论文_杨芳文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泥阳初中 742300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任何教材都会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无论城市学校,还是农村中小学,都应该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美术教材,打破原有的教材设计,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资源,增加有地域特色的内容。作为西北农村初中的美术教师,我将自己在美术教材处理方面的探索、尝试表达出来,以期商榷。

一、因地制宜,给现有教材换貌

旧美术教材已经沿用多年,过于偏重技法,偏离学生生活,没有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许多内容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社会的发展和美术教育的革新。我在美术教学中,采用老教材,新教法,一方面不脱离原有教材,保留优秀部分;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新课标的精神,更新原有的内容,巧改美术教材,真正贴近学生心灵。比如八年级美术课《美丽的西湖》,我就改为《美丽的家乡》或《美丽的河底》,既没有删课去内容,还保留风景课的风格特点。因为这儿的学生大都没去过杭州西湖,缺乏对西湖的热爱和了解,如果为了上这课而去西湖观景收集素材肯定不可取,而选择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似乎又很勉强,学生照样没感情和没感觉,更谈不上描绘了。再比如《流光溢彩》欣赏课,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直观体验,我在教学中就一带而过,但是对《瓷器风韵》课,我又有新的教学创意,虽然它是欣赏课,按理应该只做知识了解,而我的新理念是将知识延伸变成一节绘画兼制作课,还安排了若干课时,由准备阶段的学生废瓶旧罐的收集,到初步加工瓶罐的表面,再到美化装饰瓶罐,足足叫学生真实模拟了一次手工“作坊”活。通过初加工瓶罐到美化装饰再到上釉,和做瓷、上釉、烧瓷的工艺技能相互联系比对,体验生活乐趣,弘扬民族优秀的瓷文化艺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打破美术南方中心的局面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但是新教材还不够成熟的,内容分布有时显得比较零散,还需要美术老师的调整。农村的文化积淀和氛围还是比不上城市,尤其是南方一些国际化都市。细心的人可以发现,无论新旧美术教材,都存在着南派美术中心的倾向,这些也是无法避免的,编教材的大多是南方的美术教师,选用的图例也不可避免地大多是都市或南方的图片、南方的画家和学生的美术作品。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其实在西北农村,我们也有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我们这里有三滩月亮峡、青泥古栈道、仙人关遗址、金徽酒博物馆、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等风景名胜、革命遗址,美术课上就可以适当增加本地的内容,突出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充分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点

美术教材其实大多面对的是每天走读回家的学生,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观察社会,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家里拿来废旧材料,也可以及时查找和购买自己需要的物质材料、文本以及图片资料,这些是我们寄宿制学校无法比较的。但是,我们寄宿制学校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学生住在学校,学习时间多,方便集中起来开展活动。于是,我尝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美术知识用于装饰校园、办黑板报及妆点自己的生活,将班级黑板报纳入班级考核评比,要求各班学生从写美术字及报头设计到版面设计等环节,都要根据班级特点进行综合设计,我惊奇地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美术学习特别主动,学生也尝到了美术教法改变的甜头。

总之,不管将来美术教材有多么完善,由于美术课有人文性质,美术教学永远都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地域、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编写出适合自己学校的美术教材,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杨芳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灵活运用教材来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论文_杨芳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