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城市精神的特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质论文,精神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与乡村相对应而存在。关于城市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般指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层次。如果说物质属于城市的文化“表层”,制度属于城市的文化“中层”,那么,精神则属于城市的文化“深层”。因此,城市精神往往体现为城市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和思想品格,这些精神成果的总和构建成城市的脊梁。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现在,城市精神大讨论已告一段落,“以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已成为上海市人民对上海城市精神归纳的共识。但正如陈良宇同志所言,培育城市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升华的进程,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实践中,上海城市精神必然会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因此,进一步分析城市精神的特征,了解城市精神的本质,对于城市文化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是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
一、不同的城市。其城市精神具有差异性和互渗性的特质
城市精神的差异性,即城市与城市在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差别。它是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空间表现形式。
每个城市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素质、艺术特色、经济状况、追求目标等是不同的,因而每一座城市都显示出独立的精神文化个性。没有个性的城市在区域文化发展中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举例来说,上世纪周沙尘写的《中国古典名城巡礼》一书,介绍了中国28座古典名城,有相传大禹在苗山大会诸侯而闻名的最早名城绍兴;有辽宁省最早出现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汉阳;有集齐鲁文化精气的孔子故乡的曲阜城。名城荟萃,各放异彩。一句话,城市的精气神具有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城市。每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总会有区别,在一些特殊时期城市精神的差异性表现尤为突出。60年前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规模之宏大,战果之辉煌,超过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所有会战。城市民的爱国主义、英勇顽强、互帮互助、团结战斗精神等道德品质,培育、塑造了当时斯大林格勒的坚韧不拨、勇敢战斗的城市精神,让世人敬仰。60年后的今天,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北京市民,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形成万众一心、依靠科学、临危不惧、舍生取义、众志成城、力克病魔的特殊时期的城市精神,一样可歌可泣。
城市精神的互渗性,指城市与城市在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使双方和多方的城市精神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特征。尤其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开放性城市,互渗印记更为明显。近160年中西文化、经济交汇,西方文化不断给上海城市注入新的精神元素,而世界级大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在自身发展中,也是注意吸纳其他城市精神中积极向上的东西。城市精神的互渗性,影响着城市精神发展方向、速度,而城市精神互渗的主流走向,又总是从高层面流向低层面,而原有精神相对落后、贫瘠的城市,其精神更容易被整合、重塑。
不同城市不同的城市精神,体现为城市精神的差异性、互渗性。城市和周围乡村精神的组合,形成一定地域的区域精神;而一个个区域精神的有机组合,今天在我国便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同一座城市,其城市精神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物质
城市精神的整体性,即城市在文化区域中生存、发展所体现出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由其城市内的企业精神、社区精神、学校精神等若干实体组成的,是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的确,城市精神并非一块完整的精神文化铸件,但同一城市面临的共同的文化环境和城市发展课题,以及在思维方式、思想品格、生活环境、发展追求和精神风貌诸方面的一致性,又产生城市精神的整体性。譬如上海对世界顶级人才的吸纳与聚合、城市文化的重建与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化等问题,有些内容的一致性甚至能超越其城市范围而获得其他城市的认同。这种追求目标、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或者说城市精神文化的同构性,赋予了城市精神的整体性特征。
城市精神的动态性,一是表现为城市精神的活跃性。世界上许多城市或饱受战乱,或瘟疫肆虐,或洪水冲击。城市被毁,城市人往往还在,城市精神还在,因为城市精神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无法摧毁。举例来说,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叙述,耶路撒冷“在战火中被毁八次”,但多元文化在此互相审视、撞击,使建城与毁城交相更替,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都把自己的精神重心集中到这里,城市精神十分活跃。二是表现为城市精神的发展性,即同一座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形成不同的城市精神。大多数人一生长期定居于一座城市,不难体会到这一点。年长的上海人一定感悟:“五四”时期的上海城市精神与解放初期的上海城市精神截然不同;解放初期的上海城市精神与今天上海城市精神也是截然不同的。城市的历史是有很多层次的,城市精神是发展变化的,她默默地遵循着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精神的时代性,即城市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不同的城市或相同的城市,或者说任何一座具有生气、充满活力的城市,都要求具有时代性特征。具有这一特征的城市,在整个文化区域中往往具有精神文化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并引领、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如上海以海派文化闻名于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便引领着长江三角洲文化区域的发展。今天随着“城市精神”大讨论在全市范围的不断深入,人们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上海的新一轮发展关键在于城市精神。陈良宇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培养的城市精神是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征、融会先进文化、切合上海特点的城市精神,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昂扬的向上的精神状态,把握城市精神的差异性、互渗性、整体性、动态性、时代性的特征,认识城市精神属于文化“深层”的本质,积极吸纳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城市精神成果,并把它熔铸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熔铸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中,熔铸于新一轮上海城市发展之中。
标签:上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