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闻的“三个意识”_读者意识论文

把握新闻的“三个意识”_读者意识论文

抓新闻的“三个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张日报,抓新闻是“看家本领”。近几年,《北京青年报》在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三个意识:

一、判断新闻价值要有“读者意识”

应该说,所有办报人都讲读者意识,没有读者,报纸便无法生存。但是,要把这种“读者意识”贯彻到底,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个误区:抓问题才能体现“读者意识”,抓正面报道是为了让“上面”满意。如果一段时间不许搞批评报道,他就觉得没有吸引读者的“抓手”了,于是,脑子里就不再考虑读者那一头。

这种误区是建立在“上面的事下面的人不关心”的基础上。的确,有些部门的工作领域性强,不是本领域的人就难有兴趣;至于种种不切实际的工作,做了是为了给更上一级的领导看,读者是绝对不会关心的。

更多的时候,“上面”抓的工作往往是因为“下面”的问题突出,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如果不讲“读者意识”,那就很容易写成一般化的工作报道;如果有“读者意识”,就可以从“上面”的事中找到与“下面”利益相关的部分,用它作由头,作切入点,由此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他把这个工作报道读完,在读的过程中,也许就领会了“上面”的意图。这就叫,用你的“读者意识”换来他的“政策意识”。

去年,市委宣传部要求宣传北京名牌,最容易作到的是找几个在市场上正“火”的品牌评功摆好。当然,这也是制造舆论氛围所需要的。但还有没有更好的宣传方法呢?

我们去了解读者对北京名牌的看法,果然有一大堆意见,说这个名牌不行,为那个名牌担忧。于是,我们问:那你说怎么办?

我们开辟了一个征文栏目“我为北京名牌出点子”,把读者的牢骚转化成建议。有的读者一下子写来十几个点子,我们转给企业,他们格外感兴趣,还请我们的编辑去座谈。

由此,《北京青年报》在宣传北京名牌方面又有了自己的特色。这种间接的宣传效果往往比直接宣传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把“读者意识”贯彻到底,就要善于从读者的角度提出问题,善于回答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更要善于把指令性报道、正面报道、工作报道转化成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培养“读者意识”,一要深入现实,找到与读者相通的感觉;二要写出读者爱看的文章,尤其正面报道,更要讲究可读性。记者的稿子写的平淡,我们就打回去让他重写,甚至重新采访。

二、开掘新闻价值要有“独家意识”

要有“独家”的追求。在许多时候,它体现为观点的独家、角度的独家、地域的独家、形式的独家等。

去年,《北京青年报》成功地报道了为救护学生而献出生命的青年女教师杜丽丽。最开始的信息不是独家的。在一次新闻记者的聚会上,有人透露了这个信息,马上有人说:这种车祸不好报。

我们的记者悄悄去采访,发现杜丽丽是为了保护学生而被发生故障的大拖车撞死的。于是,《北京青年报》作了连续报道,读者反响强烈。很快,海淀区政府和市政府相继命名她为烈士,中央电视台教师节晚会还请杜丽丽的父母去现场,成为那台节目中最感人的镜头。

从车祸的角度报不了,但从舍己救人的角度报,却开掘出一个有分量的典型。

“独家”报道需要穷追不舍。许多时候,我们要求记者迅速到达现场,甭管能不能报,先把情况采回来,不能失去拼抢“独家”的冲动。当然,最后把关时要慎重,不适合公开报道的,可以写成内参。

“独家”往往是策划的结果。前年,市委宣传部安排各新闻单位报道北航教授杨为民,并说,这个人不好采访,看哪家有本事。我们把这话撂给跑科技口的记者,无论如何也要采访到杨为民。一星期后,他说五次登门才见到一面,而且没谈出什么来,倒是他周围的人说了许多他的故事。他问怎么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突然迸出一个想法:就写《五顾杨为民》!一个好的构思就这样出来了,每一“顾”,带出杨为民一个同事和一段佳话,最后一“顾”,杨为民拒绝采访,更凸显了他的个性。如此报道,远比那种“履历表”式的写法更吸引人。这篇通讯获得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近几年,《北京青年报》每年策划一次紧扣当年重大主题的系列报道,1994年《绕着北京走一圈》,1995年是《京九行动——走一趟九七回归线》,1996年《高原行动——北京24名干部援藏纪实》,1997年是《三峡行动——大江截流30昼夜》。

当然,策划性的报道不能过多,而抓日常新闻重在信息源、稿源的建设。我们与许多省市的党委机关报、晚报建立了热线联系。1996年,中宣部要求宣传徐虎,我们立刻打电话请上海《解放日报》的记者专为我们采写了长篇通讯,并拍了照片。所以,我们不仅与新华社同一天刊出,而且有我们的特色。

这种全国性的热线联系,使我们能够及时捕捉到发生在外地的具有启示性的新闻,由于作者多是党报记者,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些新闻对于北京人来说,是“独家的”,这是地域的独家。

三、再现新闻价值要有“封面意识”

报纸不是杂志,但报纸的头版就是“封面”。如何做好这个“封面”,对于吸引读者,实现新闻纸的整体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标题是这个“封面”的眼睛。制作标题要考虑能否抓住读者,一般要把最重要的事实或最吸引读者的东西放在标题上。去年10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长篇通讯《点燃真情的火焰——记呼家楼液化气供应站》。我们见到后,非要把标题“整活”不可了。最后憋出。《怄心——顺心,呼家楼给你换“气”》。我们还从文章中提出一段话作成黑体字,烘托主题:“呼家楼液化气站原站长方国政说:大伙儿抱怨社会风气不好,是不是我们受了委屈又把气撒到别人身上,社会风气就会好起来?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让用户们的怄心气、别扭气到我们这里终止,把它们换成顺心气、高兴气呢?”这就比“点燃真情的火焰”更新鲜、醒目,也更耐人寻味。

图片是最出“封面效果”的版面因素。我们觉得,好新闻需要图片添彩,没有图片的新闻,价值减半。当然,图片拍摄要讲究现场感、感染力、冲击力。

同时,图表的直观效果也可以使文字生辉。前几天,我们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发表了关于开发右脑的报道,在标题的下方,我们配发了一张人体神经示意图,在版面上就很抢眼。

作为对开报纸,其“封面效果”更多地体现在头版的“上半身”。这是读者最先看到的部分,要刻意经营好这个区间。每次版面设计,责任编辑与美编协作,有意识地让一些重要新闻在“上半身”露出,尤其是标题,尽量不折下来。这对于报纸的零售很重要,我们称之为“五秒钟效应”,即下班的人骑车路过报摊,一捏闸,一踮脚,扭头一眼就能从五颜六色的报纸堆中找到《北京青年报》,而且看到最重要的新闻,从而决定掏钱买报,这个时间大约是五秒钟。

标签:;  ;  ;  

把握新闻的“三个意识”_读者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