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刊论文中的引文现象_文献分析法论文

论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转引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参考文献论文,现象论文,期刊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期刊的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体现的作用和意义而言,其一表示对被引文献作者的尊重;其二表明论文中引用的资料是有根据的,体现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其三是作为论文的外部特征,是反映论文科学性、先进性的外部标识之一;其四是可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寻找有关文献的线索;其五是为论文正文中省略某些内容(如文献已报道的试验方法、治疗方案等)提供依据,可节省篇幅。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看,论文的参考文献是进行引文分析的重要根据,对确立核心期刊和某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对论文和著作的学术评价及文献老化的判断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论文的参考文献不仅为作者、读者、编者所关注,也是情报工作者密切关注的目标之一,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1981年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发表了《温哥华宣言》后,特别是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公布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渐趋规范,对读者、作者、编者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文献引用过程中的转引现象已成为一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引文分析的结果,但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视,在引文分析不断受到重视的今天,必须对文献转引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1 文献转引的形式

由于某种原因,作者在论文中未能直接引用原始文献中的资料,而通过转引其他论文所引用的同一资料的现象,即为文献转引。常用的文献转引有如下几种形式:

1.1 一次转引

参考文献的一般引用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论文A和论文B引用了同一篇论文G的一些资料,其中论文A引用了资料x,而论文B引用了资料y。若x=y,则说明A、B两文均从论文G中引用了完全相同的资料。

图1 参考文献的一般引用关系

如论文A和B的作者都想从论文G中引用相同的资料x,但论文B的作者要获得论文G的途径被切断,于是便出现图2那样的文献转引现象。

图2 文献转引关系

图2表示,论文A中引用论文G的资料x,论文B的作者在期刊中看到A时,认为其中引用论文G的资料x对阐述自己的论点非常有利,决定引用同样的资料x,但却找不到论文G的原文,因此不可能直接从论文G中引用资料x,只能通过引用论文A中所用过的资料x来实现。这种通过转引其他论文中引用的同一资料的现象即为一次转引。

1.2 串联式转引

图3串联式转引

图3所示,论文G中的资料x,被论文A引用后经过二次转引,最后被论文C引用,甚至多次被转引后由论文W引用。

1.3 并联式转引

图4表示论文A从论文G中引用资料x后,分成几条互不相关的二次转引线路,分别为论文e,f,m,n,r,s……等作者所转引,构成了一种并列式转引关系。调查发现,这种转引情况非常多见,特别是影响面大的杂志中的论文或名人的论文或热门研究课题论文,被多次转引现象更为普遍。

图4 并联式转引

不论上述哪种类型的文献转引,都是由原始论文(图中论文G)、中介论文(图中论文A)、转引论文(图中论文B、C、e、f……)三个基本单元构成一个完整的转引关系。这种转引关系,在时间上和逻辑上只能是单一流向的,即原始论文→中介论文→转引论文,而决不能逆转。在文献的转引过程中,被引用的资料x始终未发生变化。因为中介论文仅仅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资料x不是中介论文作者的劳动成果,真正的劳动者和成果拥有者始终应当是原始论文作者(即图中论文G)。

2 文献转引现象产生原因

2.1 文献转引产生原因

经调查,文献转引现象发生原因主要有:

(1)当原始论文是外文时,由于作者的外文水平所限,阅读原文有困难,只能是阅读译成中文的中介文献,采用转引的形式。

(2)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寻找到原始文献,只好采用转引的形式,特别是一些资料经过多次转引后,要查到原始文献出处很困难。当原始文献是外文文献或发行面很小的内部资料时,查找更加困难,只能借转引这种形式取得文献资料。

(3)有的作者采用省力的原则,认为看到别人所引用的资料就可以满足需要,不必再化费过多的精力去寻找原始文献,主动采取转引这一形式。

(4)有的论文作者在引用原始文献资料时,只在论文后面列出参考文献,论文正文中引用原始文献资料内容处未标出参考文献顺序角码,读者无法确定引用资料原引何处,导致文献转引现象。

(5)有些杂志为了节省篇幅,在论文正文之后略去参考文献,读者不得已采用转引形式。这种转引方式或标出的文献资料出处,不是原始文献而是中介文献,使引文分析造成失真。

2.2 文献转引的著录形式

文献转引本身对引文分析并不产生任何影响,但论文正文末的参考文献著录形式是影响引文分析的真正原因。据调查,文献转引的著录形式有以下几种:

(1)参考文献列出“中介论文”的作者、篇名、刊名、年、卷(期)、页,但不列出原始论文的作者、篇名等项目。

(2)列出“原始论文”的作者、篇名、刊名、年、卷(期)、页,不列出“中介论文”的作者、篇名等项目。

(3)将“原始论文”和“中介论文”的作者、篇名、杂志、年、卷(期)、页等项目均列出。

文献转引的著录形式直接影响引文分析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因为在确立核心期刊、评价论文水平等方面工作,往往采用引文分析的方法,文献引用频次直接影响上述分析结果。采用上述第一种著录形式,文献引用频次都计算在中介论文上,而不是原始论文,产生本应获得高频次引用的原始论文其引用率都低于中介论文的假象,使原始论文的成果无形中转移到中介论文上,因为“一篇论文被引次数的多少,是该篇论文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和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测度”①。所以在转引现象难以根除的情况下,必须采用恰当的、合理的文献著录形式,以免对引文分析结果带来不良影响。可能出于这一考虑,我国国家标准GB3179-82《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规定:“当作者引用一篇文章或一份文献而未查阅原文时,则在引证他所用资料来源的参考文献之前要加‘引自’二字”。但在GB3179-92同一《规则》中,删除上述规定。

3 文献转引对引文分析的影响

当前国内外已将引文分析广泛应用于核心期刊的确定、评价论文与著作水平、确定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文献老化的判断及文献保证率的评价等。引文分析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的引用与被引关系,因此不同的引用和被引关系必然会对引文分析结果产生影响。正确的、合理的引用和被引关系,才能产生正确的分析结论。如果引用和被引关系存在问题,有可能将引文分析结果引入误区,导致虚假结论。由于文献转引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引用和被引关系,它与通常的引用关系有一定的区别,若不正确分析,必然会使引文分析产生偏差。

3.1 对确定核心期刊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有关核心期刊鉴别的研究越来越多,确定的方法也不断改进,郑心清列出了确定核心期刊的九种方法②。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引文分析法。由于文献转引对引文分析产生影响,因此也必然对采用引文分析法确定核心期刊的准备性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它将应属于刊载原始论文的期刊的文章转移到刊载中介论文的期刊上,造成刊载中介论文的期刊受益现象,这必然影响核心期刊确立的可靠性。

3.2 对确立学术带头人的影响

一门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的权威或学术带头人,一般来讲都是由于他们在该学科或领域中建树甚丰才为人们所公认。这种公认是同行们的一种认同,而这种“认同”在过去往往凭“印象”,即多次因读到或引用了他们的论文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定性的构建模式,多数缺乏定量的依据。60年代《科学引文索引》的问世推动了科学计量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引用频次来衡量或确立某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引用频次高的少数论文作者构成了该学科核心群体即学术带头人。由于引文方法的引入,命名某学科权威或学术带头人的认同由定性到定量,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例如1965年到1969年被提名的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论文平均被引用频次是232次,而1965年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名单中所载的其他作者的论文平均被引次数为6次。由此看出,用引用频次的多少来确立学术带头人已为大家所接受。但是由于文献转引是影响引文分析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也毫无例外地影响到学术带头人的确定。在进行引文统计时,引文中的文献转引现象,可造成部分本该为原始论文获得的被引频次却转移到了中介论文作者身上,中介论文作者无意中受益,使公正地衡量学术带头人的工作出现偏差,而且这种偏差随引文中转引次数的增多而增大。尽管这种影响不可能完全左右学术带头人的确立,但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子。

3.3 对判断文献老化的影响

目前文献老化的研究几乎都是采用引文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而引文分析又程度不同地受到文献转引现象的影响,因此也必然会影响到文献老化的研究,这种影响是由于中介论文的发表时间替代了原始论文的发表时间造成的。

3.4 对其他研究的影响

由于文献转引现象的存在,在进行引文分析时,必然使研究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影响准确性,除上述三方面的影响之外,文献转引现象会对诸如根据引用频次高低来评价优秀论文或专著以及文献保证率的评价产生影响,出现一定偏差。

4 如何减少文献转引现象

原始论文是最能反映作者观点的论文,它不存在失真,因此应大力倡导论文作者在为科研和撰写论文收集资料时,要尽量阅读原始论文,从原始论文中引用资料,养成阅读原始论文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方面可减少因多次转引造成的原始论文资料失真或断章取义,对自己的科研工作和论文造成不良影响,另方面可减少转引现象的发生。

在许多特定条件下,文献转引不可避免时,为减少和消除对引文分析的影响,也是由于对原始论文作者的尊重,在著录文末的参考文献时,只著录原始论文的作者、篇名、出版项等内容,或再加注引用的中介论文作者、篇名、出版项等内容,但不可只著录中介论文的作者、篇名、出版项等,因为转引而来的资料是原始论文作者的成果,虽未直接引用,但成果归属于原始论文的作者是非常明确的,从科研道德上也是无可非议的。

另外,一切论文作者在论文末著录参考文献时,一定要项目齐全,以便为读者查找原始文献提供方便,并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顺序编码制(Sequential numeric)或“著者—出版年”制(Harvard)(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7714-87),也避免了原始论文的资料与中介论文资料相混,给读者造成错觉,导致不自觉转引现象。

标签:;  ;  ;  ;  ;  

论期刊论文中的引文现象_文献分析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