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采用延续性护理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我行为,改善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仅嘱按时复查,3个月后,比较2组的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能力、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防治知识、用药知识、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方面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可改善预后。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心衰;自护行为;预后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呼吸困难、发绀、心悸、水肿等症状。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46 例,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所有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3~76岁,平均(56.3±15.5)岁;病至入院时间0.5~12.0h,平均(5.7±2.9)h;原发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6例、肺源性心脏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5 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Ⅱ级15例,心功能Ⅲ级19例,心功能Ⅳ级14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出院指导,出院后不进行干预,嘱患者按时复查。观察组则采用延续性护理。
1.3 延续性护理
1.3.1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专职护士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实施一条龙服务,出院前对患者进行1次临床评估,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糖尿病掌握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日常生活习惯和方式等,并统计患者的联系方式,帮助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服用药物的种类、时间、疗程、家庭住址、电话等。出院时发放医患联系卡,内有主管医生、护士长的电话。出院后通过入户访问、电话随访、微信、QQ、邮件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随访,提供慢性心衰的防治知识。
1.3.2 干预内容:患者刚出院时每2个星期进行1次随访,随访1个月,此后2个月为每个月随访1次。①病情管理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继续介绍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致病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安全用药、配合事项以及出院后自我治疗和护理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如风心病重在预防感冒、高血压重在控制血压、冠心病重在扩张冠脉等纠正错误的认知。嘱患者长期用药遵循医嘱,避免漏服和改变药物剂量,以确保治疗效果;②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指导患者的饮食、运动、心理、用药、血压监测、测量体质量、腿围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措施,对患者的活动、休息、睡眠等生活起居进行管理,嘱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备用。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压疮等护理事故及感冒、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③饮食及运动指导:据患者生活习惯及病情状况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如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室内走动或以呼吸锻炼为主,有较强活动能力的患者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活动量以不引起明显胸闷、气急症状为宜。饮食方面嘱患者戒烟,少量饮葡萄酒、黄酒等酒精度数低的酒料以促进血液流动,但忌饮烈酒。有目的地控制水和盐(轻度心力衰竭患者钠盐在2~3g/d,重度者在2g/d 以内),增加食品种类,注意多样性,多食瘦肉、蛋类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证维生素(动物肝脏、瘦肉、鱼、蛋、芹菜、胡萝卜等)的摄入量等。保持大便通畅,多做腹部顺时针按摩,防止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肌耗氧量;④情绪指导: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教会患者一些心理护理的方法,转移不良心境。当患者出现并发症时,注意了解实际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回答疑问,协助患者解决困难,减轻消极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计量非正态资料的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 =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健康知识以及自护能力比较观察组在防治知识、用药知识、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方面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健康知识以及自护能力比较()分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认识的到护理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专家认为,慢性迁延性疾病的护理过程尤为重要。当患者治疗好转出院后,应定期进行跟踪随访,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预防保健知识讲座,使患者能够了解更多的用药禁忌,利于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改善其预后,提高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和行为,增强患者自信心,预后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及预防保健知识评分与用药知识、自我管理、心理、运动饮食、定期复查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实行延续性护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自我防护行为、预防保健知识、生活质量及预后均优于未行护理干预的患者。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行为、预防保健知识及生活质量,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辉.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4):492.
[2]徐娟,徐斌,刘宁,等. 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3):96.
论文作者:姜桂平,刘研,毛铁英,戈清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延续性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对照组论文; 自我论文; 心衰论文; 高于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