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工业产品价格变动及1995年预测_工业品论文

1994年工业产品价格变动及1995年预测_工业品论文

1994年工业品价格变动情况与1995年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品论文,变动情况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态势良好,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发展的势头得到有力的控制,国家出台了财税、外汇、金融、投资、价格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工业品价格尽管仍在高位上运行,但涨势趋于稳定,涨幅明显回落。1一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比1993年同期上涨18.7%,预计全年上涨18%左右,比1993年涨幅回落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1993年同期上涨17.7%,预计全年上涨17%,比1993年涨幅回落18个百分点。

一、工业品价格运行特征

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涨幅超过生产资料。1一10月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1993年同期上涨21.7%,比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高5.1个百分点。一季度,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涨幅逐月攀升,其中:1月份上涨12.6%,比生产资料出厂价涨幅低10个百分点,2月份上涨14.8%,3月份上涨17.2%,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差距急聚缩小,3月份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涨幅仅比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低1.1个百分点,已显露超过生产资料涨幅之端倪。从4月份起,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大幅度上涨。4月份比1993年同期上涨23.4%,超过生产资料价格涨幅6.4个百分点,以后各月涨幅均超过20%,且均高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7月份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涨幅攀升到顶峰,为26.9%,7月份以后涨幅有所回落,稳定在25%左右。

2.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回落较大。1一10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1993年同期上涨16.6%。分月看,涨幅呈逐月下降之势,其中:1月份上涨22.6%;3月份上涨18.3%,比1月份涨幅回落4.3个百分点;6月份上涨16.5%;8月份涨幅回落至13.2%,为1994年以来的最低点。在生产资料中,采掘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涨幅居高不下,1一10月比1993年同期上涨30.5%,主要原因是从5月份起国家调整原油出厂价格造成的。如果扣除这一因素,1994年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将低于10%。

3.与基本建设投资相关的工业产品价格涨幅回落显著。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过高的投资增长速度得到了控制,与基本建设投资相关的钢材、木材、水泥等工业产品供求环境相对宽松,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回落。特别是5月份以后价格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与1993年同月相比,钢材价格1月份上涨34.9%,5月份下降0.7%,10月份下降14%;10月份涨幅比1月份回落48.9个百分点。 木材价格1月份上涨25.7%,5月份上涨9.9%,10月份下降8.2%;10月份涨幅比1月份回落48.9个百分点木林价格1月份上涨257%,5月份上涨99%10月份下降8.2%;10月份涨幅比1月份回落33.9个百分点。水泥价格1月份上涨24.3%,5月份下降3%;10月份下降3.3%;10月份涨幅比1月份回落27.6个百分点。

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在高水平上趋于稳定。1一10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7.7%,其中:1月份上涨25.7%,2月份上涨19.7%,3月份涨辐猛跌到15.4%,从4月份起涨幅一直稳定在15一17%之间。由于购进价格受市场供求情况的影响,因此,各大类产品价格变动趋势也各不相同。1一10月,农副产品和纺织原料产品市场供求矛盾突出,价格涨势强劲,其中:农副产品类1月份上涨16.2%,3月份上涨28.9%,6月份上涨46%,10月份上涨56.4%;黑色金属类和建材类产品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大幅度下降,其中:钢材购进价格1月份上涨32.8%,5月份上涨2.3%,6月份下降2.4%,10月份下降8.9%;有色金属类和化工原料类产品购进价格涨势随市场供求的变化呈“V”型变动,其中:有色金属类产品购进价格1月份上涨8.7%,3月份上涨2.1%,6月份上涨4.9%,10月份上涨15.8%。

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原因

1.成本推动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1一10月构成工业产品成本主要部分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7.7%,虽然比1993年35.1%的涨幅回落较大,但涨幅仍然偏高,使是一些企业无法承受,纷纷靠提高产品出厂价格转嫁压力。据测算,1一10月由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个百分点,占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总水平的60%以上。

1一10月食品类和衣着类产品出厂价格涨势较猛,分别上涨20.5%和33.8%,两者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8个百分点,占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总水平的40%左右,而这两大类产品出厂价格上涨受成本推动影响也最为突出。

2.国家改革措施相继出台的影响。1994年国家在金融、外贸、利税、价格等方面相继出台了改革措施,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产生了一定影响。就价格方面而言,国家对煤炭、原油、电力价格进行了调整。据初步测算,因电力、原油价格的调整,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个百分点。此外,其它改革措施对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山西省反映,新税制实施后,煤炭生产和运输合计多增加税赋19.34亿元,于是在二季度山西召开的煤炭运销调整会和全省公路外运煤炭定货会上,原煤和洗精煤价格分别上调10元和15元。

3.1993年工业品价格上涨对199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滞后影响。1993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5.1%,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对199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据测算,1一6月工业品价格涨幅中,1993年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约占60%。

三、199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动趋势

199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经过回落阶段后,目前已稳定在18%左右,从10月份起,月环比指数涨幅开始回落,上涨幅度低于1%,其中:构成工业品出厂。

价格上涨的三大主力的采掘工业产品下降0.4%,衣着类产品下降0.2%,食品类产品上涨0.8%,环比涨辐回落1一2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势已进入回落期。同时考虑到,国家调控措施的生效,棉花收购秩序好转,近期国家不再出台大的调价措施,199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速度将加快。但由于199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将对199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预计1995年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维持在17%左右,全年涨幅在15%以下。

四、几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1.工业品内部比价关系变动速度过快。1月份,采掘工业产品、原材料产品和加工工业产品综合比价为100:97.7:91.6,到9月份三者之比降到100:82.1:79.3,原材料和加工工业产品比值分别下降15.6和12.3个百分点,给下游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2.通货膨胀压力加大。1一10月,衣着类产品出厂价格上涨33.8%,食品类产品出厂价格上涨20.5%,一般日用品出厂价格上涨11.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给零售物价的上涨带来较大的冲击,也给通货膨涨增加了压力。

3.农业的基础地位应进一步加强。 这一轮工业品价格的上涨与以住不同,其主要特点是:周期长。上轮工业品大幅度上涨,从1988年3月上涨10.5%,突破10%起,到1989年11月涨幅回落到11.7%,周期两年。这轮工业品价格上涨,从1992年11月涨幅突破10%后,到目前已两年,但涨幅仍稳定在18%左右。主要原因是,从4月起,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类和衣着类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构成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主力,从而拖长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周期。这表明我们的农业基础还不能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标签:;  

1994年工业产品价格变动及1995年预测_工业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