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战略_乡村旅游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战略_乡村旅游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发展战略论文,乡村论文,我国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理论,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在拉动内需、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独到的作用。然而必须看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时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国家有关部门规划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美好蓝图:到2020年,中国将接待入境旅游者2.1亿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11%。[1] 到目前,几乎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和多数市(县)都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居民的旅游消费热情在不断攀升,新一轮的乡村旅游开发和生态旅游热潮正在全国各地形成。因此,认真思考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战略和策略,更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科学认识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综合价值及其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村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让人们刮目相看。由于乡村旅游的综合性和关联性,使其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影响。在经济效益方面,乡村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重要选择,更是我国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中国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人民脱贫致富和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典型,如革命老区井冈山、延安、西柏坡,贫困山区张家界、黄山、长白山,少数民族地区九寨沟、西双版纳、丽江、延吉和西北的很多地区,领袖故里韶山、广安等。据测算,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有6000~8000万,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4~1/3。[2] 在社会文化方面,旅游业涉及一个包含众多环节的产业链条,是第三产业链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开拓了巨大就业空间。统计表明,仅就2002年我国旅游行业直接从业1685万多人口中,就有来自1055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业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活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面对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需要将日益凸显。在环境效益方面,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业是一门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行业,资源和环境代价相对较小,是有效解决农村“脱贫”与“保景”矛盾的现实选择;乡村旅游业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了社会公众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丰富了知识,引发了全社会对发展方式,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发展的关注。还必须指出,乡村旅游业是我国广大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人流、物流、知识流,冲击和改变了局部农村地区和人群的陈规陋习,使他们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

念,促进了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同时,也正是因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有着上述综合性的产业效益,特别是在发展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乡村旅游业在本地区的发展。各地乡村的旅游投入迅猛增加,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强化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功能而忽略其社会文化价值;重视规模发展和数量化增长指标,重复建设严重,行业效益不高,资源与环境代价巨大;贯彻以旅游消费者为本的发展原则,旅游东道社区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旅游对“三农”的忽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成分,也有属于发展战略失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通过领会其精神实质来认真纠正业已存在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使乡村旅游业真正走入健康的轨道。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的局限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才能达到发展旅游业的目的。首先,要充分认识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要片面强化旅游的作用或意义,而忽视其依托性和发展前提。经济社会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旅游业的健康运行需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作保障,离开了这个前提追求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或超前发展最终都会导致失败。乡村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混乱和很难看到效益的旅游“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都是最好的印证。其次,旅游也是一门有着文化和环境敏感性的行业,不适宜的旅游业必将导致乡村优秀的文化传统丧失,资源环境退化,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口环境压力大,社会变革中传统文化显得非常脆弱,同时还面对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人民的生活还不够富裕。乡村旅游是以传统朴实的民情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优势的旅游形式,以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内需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化大众旅游还不符合中国国情。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快速进入乡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探索“双赢”的结果,发展“适度乡村旅游”才是必然选择。再次,我国地域广大,各地情况非常复杂,仅就各省份的人均GDP水平来看,其最大的差距可达到10倍。各地乡村旅游的市场发育程度不同,旅游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与接待条件各异,农村文化、环境等状况对旅游的容量要求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总之,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村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乡村旅游业发展战略创新的方向与途径

1.完善科学的乡村旅游业评估体系

在我国,旅游业是近20多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行业,它既是一门经济性产业,同时又具有十分鲜明的社会文化性质。改革开放以来,受发展经济、拉动需求和增加创汇等经济目的影响,衡量行业发展状况的标准往往以经济指标为主,特别是重视旅游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指标的评价。在各级旅游统计中,入境旅游人次、旅游创汇、国内旅游者人次、旅游收入及其增长率等成为统领全行业的指挥棒。从全国到地方都围绕上述目标,作规划、定计划,指导、监督和评价行业的发展,有的甚至置资源与环境的容量于不顾,置旅游地百姓的切身利益或长远利益于不顾,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急功近利、欺上瞒下,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针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际,笔者认为评价旅游工作的好坏的标准有三条:一看是否符合当地农村百姓的根本利益,在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上的作用;二看是否符合旅游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旅游开发工作能否全面满足旅游者需要,旅游者的满意度如何;三看是否有利于乡村的文化进步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如何。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所谓的旅游增长,农业旅游项目搞得再大,民俗节庆活动弄得再火,哪怕是游客来的再多,政府部门和开发商的钱袋装得再鼓,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发展。

2.重视特色乡镇、村建设,突出解决旅游区“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突出解决“三农”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旅游业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的战略重点在解决旅游区的“三农”问题,解决旅游区“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搞好特色乡镇、村的建设。发展农村旅游,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其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广大农民参与旅游,通过参与旅游使他们得到实惠,实现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让农民参与旅游不仅是把农民看作是旅游市场的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外出旅游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并从中收益。

开发“三农”旅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特别是景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问题的焦点。农村旅游特色乡镇、村与乡村旅游业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农村特色乡镇既是景区的出入口和游客集散地,是游客的主要食宿、购物、商务活动、信息交流和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基地,又是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农村特色旅游,可以有效地推动景区城镇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景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景区资源环境压力。因此,景区城镇和景区旅游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无论对于景区城镇还是对于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3] 武夷山景区通过三次大的整治,将景区内的居民逐步迁往隔江对岸的旅游镇,旅游镇的风貌建设和建筑的单体设计与武夷山的风貌相匹配,既有利于武夷山景区的保护和提高景区环境质量,同时又让景区农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与管理,带动了村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九寨沟采取了“保护性开发、规范性建设和人性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安排了600多名居民从事保护、环卫和经营服务工作,实现了居民由农牧型向旅游环保经营服务型角色转换,妥善地处理了“保景”与“富民”的关系。实践证明:景区与当地的乡镇、村本来就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优秀的特色旅游乡镇、村建设,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提高了旅游景区的整体价值,同时也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真正富了一方百姓。

3.拓宽思路,强化乡村旅游业独特的社会文化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长期将旅游业定性为经济性产业,在资源开发、行业管理及效益评估等领域存在着经济职能、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居统治地位的现象。旅游行业是一门综合性的特殊行业,在确定行业性质、行业发展职能时都必须针对我国的实际,特别是针对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实际。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其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旅游行业作为关乎社会、文化、宗教、民族、资源、环境等诸多领域的特殊部门,不仅要看到它在创汇、增加国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等经济领域的重要价值,更应看到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职能,特别是在解决就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旅游业总体上看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农村富余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乡村城市化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旅游行业的就业成本低(仅相当于第二产业就业成本的1/5),就业岗位多,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包容性强,就业乘数高,能带来可观的相关就业机会。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旅游行业的特点,就业优先应该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必须得到有关政府和部门的真正重视。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中的特殊行业,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教育职能,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地开展爱国爱乡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科学普及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等,特别是针对城镇广大青少年、学生更具有实际意义。“乡村教育旅游”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政府、行业、社团、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打造精品,真正把“乡村教育旅游”这一健康的旅游形式做大做好。

4.“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农村百姓的需要为本

在旅游界长期奉行市场导向即旅游消费者导向的思想,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旅游消费者为本,贯彻“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游客为导向发展旅游的原则无可厚非,但片面追求顾客导向而忽视地方百姓的利益则是错误的。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在我国的旅游开发实践中,不顾当地农村实际需要,甚至损害农民利益的“旅游工程”不断上马。有的项目以“评优”甚至“审遗”等为借口,大拆大建,追求轰动效应。有些旅游项目经营后严重干扰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社会冲突不断。另一方面,在旅游开发中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十分严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行为普遍,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一些农村旅游景区商业气息极浓,几乎就是城里人吃喝玩乐的游乐场。什么广大农村的长远利益,什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什么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统统都被抛在脑后。

发展旅游业是要依赖旅游市场的增长,没有游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发展旅游的目的不是促进游客增长,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事业带来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带来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福利的增加。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以旅游者为本,更要以农村百姓的实际需要为本。特别是那些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要把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为首位的要求或原则。这些旅游资源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在它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上,体现在它所拥有的潜在的利用价值上,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科研、教育、环保、旅游休闲等精神文化等体验性活动。它们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留给我们和后来人的宝贵遗产,是人与历史、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文化交流的场所,而不是经济开发区,更不是地方政府的摇钱树。还应指出的是,那些有着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地方往往是最需要生活改善的贫穷落后乡村,发展经济与民族文化、资源环境的保护常常处在艰难的矛盾中。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数据显示,经济实力居全国前5位的广东、江苏等地,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39.05%,财政收入总和占全国37.65%,但其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全国2.12%;而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川等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五省,其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74.55%,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7.36%,财政收入总和仅占全国4.42%。[4] 这些数据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对这些地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国家必须首先给予最大的投入,政府才是最大的责任方,单靠市场化机制来运作,其结果只能是动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时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是发展后劲的永久丧失。

标签:;  ;  ;  ;  ;  ;  ;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战略_乡村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