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语焦虑和口语参与度关系研究论文

大学生外语焦虑和口语参与度关系研究论文

大学生外语焦虑和口语参与度关系研究

罗 影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639798)

[摘 要] 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外语焦虑和口语参与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外语焦虑水平较高,不同因素对焦虑的影响程度有轻重之分。大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口语参与度不高,学生自身的外语知识、自尊心及性格、教师公平性、教师权威等皆是影响学生口语参与的重要因素。外语焦虑与口语参与之间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促进性焦虑并不存在。

[关键词] 大学生;外语焦虑;口语参与

随着口语表达在二语/外语教学中地位的凸显,愈来愈多的外语教师开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参与度。关于“口语”和“外语焦虑”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作了诸多探讨,如Phillips[1]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外语焦虑对其口语表现不存在任何促进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呈负相关。焦虑对语言学习的消极作用非常明显,当学习者的焦虑水平处在较高状态时,其口语表现会非常糟糕,许多人会出现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身体短暂失去平衡等生理反应。[2]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在与他人对话的过程中,焦虑会对他们的语言输出的流利度和准确度产生干扰。[3]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探讨中国大学生外语焦虑和口语参与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处理 连续变量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分类变量以例数(百分比)表示。各组比较采用Wilcoxon’s秩和检验(连续变量)和卡方检验(分类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发生夜间睡眠中重度低氧(minSaO2<85%)的相关因素。多元统计模型中调整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和吸烟史。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探讨的关键问题如下:大学生外语焦虑现状如何?有哪些影响因素?大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口语参与现状如何?受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外语焦虑与口语参与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是否存在促进性焦虑?

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于使用视频、音频、文字、PPT等多种模态来进行教学。而作者所面对的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在高中学习阶段属于中下等生,所以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上课时缺乏注意力,缺乏兴趣的习惯。所以在课堂上不听课,课下不复习,日复一日下对所学专业越来越不感兴趣,英语已经成为一种负担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后无法从事英语相关行业。所以面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已经变成大学英语教师难以攻克的难题。在英语课堂使用多元识读能力也就是不断变换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从而达到英语知识传授的目的。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问卷(n=200)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Horwitz[4]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信度=0.93)确保数据收集的有效性。采用吴冠宇[5]设计的“课堂活动参与和教学方法选择”问卷(信度=0.78)对学生的课堂口语参与进行调查。对于影响大学生口语参与的深层次原因,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随机采访了10位被试学生和5位在职英语教师,以质性分析方式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一定补充,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全面。

二、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外语焦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谈及报纸的未来,张军相信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同,对不同阅读媒介的选择也不同,目前以及未来,很多人仍会倾向于阅读纸质新闻。在他看来,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有起伏,虽然相较以前,纸媒现阶段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脉搏,强化管理、开拓创新,找准切入点、迎难而上,还是能抓住机遇迎来新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可以得知“学生对错误以及嘲笑的恐惧”是影响学生课堂口语参与的最重要因素,这与外语焦虑问卷体现的结果呈现出一定的相符性。即“对错误和负评价的恐惧”造成学生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又会对他们在课堂上的口语参与度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学生语言专业性”紧随其后,说明学生认为自身的外语专业性在其决定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的意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何时何地,学生自身水平的高低都是影响他们课堂参与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提升学生的外语专业水平对促进其在课堂上的口语参与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的不耐烦程度”和“教师公平性”分别列在第三和第四位,说明这两项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外语课堂口语参与度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和组织语言的时间,尽量不打断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参与度也会有相应提高。此外,外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权利。“教师的语言输入”排在最后一位,说明教师的语言输入与学生的口语参与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相较于其他四类因素,其作用并不明显。

(二)口语参与的影响因素

通过进一步分析访谈内容,我们发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口语沉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个人的性格因素在其口语参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此次访谈内容进一步证明了学生个人性格特点和其口语参与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学生访谈的基础上,几位英语教师的回答也为笔者以上的结论提供了新的佐证。当被问及对学生口语参与度较低这一现象的看法时,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强烈的自尊心也是影响他们课堂口语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确保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口语参与度,教师一定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

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可知,“演讲自信”与学生焦虑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大,紧随其后的是“一般性因素”类型。这说明,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焦虑水平受这两种因素影响的可能性最大。“演讲自信”在学生外语课堂焦虑的形成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学生缺乏在人前发言的自信,那么其焦虑水平相较于他人一定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相反,如果学生可以克服自信心不足带来的消极影响,其焦虑水平也一定会相应地降低。

为了深入了解影响大学生外语课堂口语参与的因素,笔者随机选取了10位样本学生和5位来自该中学的英语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过程中,受访者被要求根据笔者访谈提纲上的问题自由阐述观点和看法。通过访谈,我们发现“教学内容或者口语话题的选择无法紧跟时代发展”是造成学生外语课堂口语参与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康琴莉[6]也认为学生外语课堂的口语沉默现象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不能将教师和学生割裂。

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样本学生口语参与意识的水平显示为38.83,略低于理论均值。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口语参与度呈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外,单样本T检验显示被试学生OPW得分的标准差为5.94,同外语焦虑得分一样,学生的口语参与意识得分的差异性也比较大。

研究表明,外语课堂焦虑问卷的理论分值范围为33~165,本研究中样本学生的得分范围为63~146,在理论值范围内。大多数学生的得分在理论均值96.5左右分布。数据表明,高焦虑水平段学生占比为42.62%,中水平段学生为51.36%,低水平段学生为6.02%。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外语课堂焦虑水平整体较高。在此基础上,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学生的FLCAS得分均值高于理论均值1.48,“大学生外语焦虑水平整体较高”这一结论得到进一步验证。此外,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学生的FLCAS得分的标准差值为12.7,表明学生个体间外语焦虑得分的差异性较大,学生的外语焦虑很可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三)外语焦虑与学生口语参与之间的关系

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焦虑和口语参与之间的关系。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与其口语参与整体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学生的语言专业性”“对错误和嘲笑的恐惧”“教师对学生口语沉默的不耐烦程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公平性”均会对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而教师的语言输入这一点与学生外语焦虑的相关性体现得不太明显,说明语言输入并不是影响学生产生外语焦虑的主要因素。高焦虑水平段学生的口语参与得分为37.44,排在最末位;中焦虑水平学生的口语参与得分为39.82,居第二位;而焦虑水平最低一组学生的口语参与得分为48.09,远远高于其他两组学生的得分。可以看出,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与其口语参与之间的关系呈直线性负相关,即就口语参与来讲,焦虑对其产生的只有消极影响,促进性焦虑并不存在。

三、结论与启示

研究中,我们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当前大学生的外语焦虑呈现较高水平,且不同因素类型对整体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分。例如,学生的发言自信心、英语课前准备、对错误及负评价的恐惧等对外语焦虑的影响较大;而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交流恐惧障碍、考试等也与其焦虑水平密切相关,但影响相对较小。第二,大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口语参与度依旧不尽如人意。其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学生的语言专业性,对错误以及嘲笑的恐惧,课堂公平性,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权威等。第三,学生的外语课堂焦虑与其口语参与之间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且从口语参与的角度出发,焦虑对其不存在任何促进作用。

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也得到两方面的教学启示。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名人演讲、学习演讲技巧等方式提升自信心,在上英语课之前做充足的课前准备,努力转变对错误及负面评价的传统看法。教师应该尽量以积极正面的评价方式回应学生,保护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转变传统的教师绝对中心模式。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提高口语参与入手,给学生更多的准备和思考时间,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课堂公平性,降低学生焦虑水平,从而提升课堂参与度。

其实,在我看来,正书和闲书,就是一个人知识的纵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和工作以后的专业书是自己知识的纵向部分,它们会使你深刻和专长;而那些闲书是你知识的横向部分,它们会使你丰富而多彩。就如一棵树,正书是你的主干,闲书是你的枝叶,没有枝叶的主干必然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主干的枝叶也无以繁盛。

[参考文献]

[1]Phillips E M.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Anxiety on Students’ Oral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2,76(1):14-26.

[2]Young D J. 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xiety and Speaking[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90,23(6):539-553.

[3]Gudykunst W B,Nishida Tsukasa. Anxiety, Uncertainty, and Perceiv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across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1,25(1):55-71.

[4]Horwitz E K.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J].TESOL Quarterly,1986,20(3):559-562.

[5]吴冠宇.解决外语课堂上焦虑问题的可选择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6]康琴莉.语言焦虑与外语学习[J].宁夏大学学报,2005(1):83-84.

[收稿日期] 2019-06-23

[作者简介] 罗影,女,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02(2019)11-0189-03

标签:;  ;  ;  ;  

大学生外语焦虑和口语参与度关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