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苏建培

苏建培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204

摘要:目的 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老年病科2013.4~2015.4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39)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39)基于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为(0.26±0.07)%,对照组为(0.30±0.09)%;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为(89.42±7.56)×109/L,对照组为(89.26±7.42)×109/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5%,高于对照组5.1%,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老年冠心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老年冠心病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该病基本病变为冠状动脉这一心肌营养物质供应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冠心病患者机体血小板集聚后形成血栓,此为冠心病患者冠脉闭塞的主要病理表现[1]。为此,对冠心病患者而言需将血小板各项指标有效控制,此为治疗关键。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二者均有一定效果,然而大量研究证实单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仍有较高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为此临床提出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为具体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患者78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老年病科2013.4~2015.4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39)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39)基于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对照组中23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为60~87岁,平均(68.3±6.5)岁;病程为2~8年,平均(4.6±1.2)年。观察组中21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为61~86岁,平均(67.4±6.1)岁;病程为1.5~9年,平均(5.1±1.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口服剂量为75mg,1次/d;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剂量同样为75mg,1次/d,两组均用药1年。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同时记录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主要应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标准差( )、均数(±),组间比较用t检验,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

注:*代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5。

2.2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8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5%;观察组2例出现,发生率为5.1%,对比差异明显(P<0.05,X2=6.361)。

3 讨论

冠心病因冠脉管壁上易损斑块溃疡或破溃后致使局部血小板黏附、聚集及激活后形成血栓,对心肌血供与血流产生影响后诱发的心脏急性缺血事件。在形成血栓过程中因凝血系统激活与血小板活化具备关键作用,故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可大幅度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阿司匹林为临床应用较频繁的抗血小板制剂,不可逆性失活循环中血小板环氧化酶,阻碍血小板膜上花生四烯酸合成血栓素A2,该物质为血小板聚集主要物质,进而有效防治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时应谨慎,因患者具备特殊性,合并较多基础疾病,且肝肾功能异常,耐药力与抵抗力差,小剂量阿司匹林难以确保疗效优良,若剂量增加又会增加出血风险。为此临床提出可采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某些情况下阿司匹林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主要受其作用机制影响。证据证实[2]给予冠心病患者75~150mg/d阿司匹林可充分抗血栓,而剂量过大会对血管内皮合成PGI2(前列环素)环节进行抑制,PGI2功效在于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并扩张血管,故而会导致抗血栓作用降低,且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氯吡格雷为选择性ADP(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不会直接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代谢。口服后形成活性代谢产物,对血小板表面ADP产生选择性不可逆失活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亦可对受到凝血酶、胶原诱导而出现的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故而相较于阿司匹林该药物有更优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因抑制血小板功能时氯吡格雷不会对前列腺素合成产生影响,故而该药物不会损伤胃肠道黏膜,即使患者存在胃肠道禁忌症或对阿司匹林过敏亦可应用[3]。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报道一致[4]。

综上所述,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优良,可降低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血管事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兆宇,崔瑾.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3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83-2184.

[2]热娜?艾山,黄建波.老年冠心病PCI术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4):419-419.

[3]黄辉.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119-120.

[4]刘士福.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736-737.

作者简介:苏建培(1979年10月—)汉族, 云南丽江,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老年病工作。

论文作者:苏建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苏建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