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宝宝身边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全隐患论文,身边论文,宝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让数字来说话!
1~4岁,是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
0~4岁,主要为跌落、烧烫伤、触电、割伤等。
1/3受到意外伤害而住院的儿童完全痊愈。
2/3受到意外伤害而住院的儿童留下后遗症。
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发布的《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有61.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
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频发生,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
大多数儿童意外伤害并非发生在充满危险的户外,
而是发生在被认为是安全港湾的家中。
儿童安全,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作为与孩子接触最多的家长,
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认知,
帮助孩子避免伤害的发生。
据我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死亡的第一杀手,而那些受害的宝宝和他们的家庭所承受的身心创伤不言而喻。这些“灾难”有一半以上是在家中发生的,尤其是4岁以下的宝宝,他们走路不稳,平衡感不好、判断力不足、内心幼稚而自信,常常因莽撞而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下面,我们将存在于家中的安全隐患做一个梳理,给家长们提个醒。
◆各种包装袋
床上不要放置衣物或其它的东西,特别是各种包装袋、塑料纸、尿布、衣服等杂物,避免婴儿窒息。
◆细小物品
宝宝常用嘴来探索周围的世界,喜欢把任何东西都想往嘴里放。不要给婴幼儿玩带有易脱落小零件的物品,如钮扣、玻璃球、豆子、棋子等体积较小的东西应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防婴儿吞入口中,造成伤害。
◆易碎物品
玻璃器皿和瓷器都属于易碎物品,宝宝碰到或玩耍时抓握不慎就会弄碎,割伤或刺破皮肤。
◆尖锐利器
随着宝宝活动能力不断增长,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刀、剪刀、毛衣针等尖锐锋利的危险品必须收妥。避免宝宝拿到后模仿大人摆弄,误伤自己。此外,尖头的筷子、削好的铅笔等带有锐尖的东西,也不要让宝宝拿在手里玩耍,以防戳伤,特别是眼睛。
◆药品和化学用品
药品用完后应盖紧瓶盖,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化学清洁剂如洗涤剂、洁厕灵、漂白水、洗发沐浴液等更应妥善收藏,避免宝宝误食。
◆烫伤物品
开水壶、暖瓶、热锅、热水袋、装有热水的杯子、刚用完的电熨斗等都应放在安全的地方,稍有疏忽就容易烫伤宝宝。冬天的取暖器一定要有围栏保护。
◆电源电线
电源插座最好放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或家具后面。暂时不用的插座应该贴上胶布。婴儿可能触摸到的灯口一定要按上灯泡。另外,要教育宝宝不拉电线、不咬电线,不玩电源插座、插头、电器开关及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要在屋内燃放鞭炮。
◆家具的锐角
有锐角的家具是危险的地方,应贴上海绵或安全防撞台角,同时诱导宝宝在比较宽敞的房间里玩,防止碰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