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烃装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景小虎

液化烃装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景小虎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液化烃类物质都属于甲类和甲A类火灾危险性介质,具有明显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对液化烃产品装卸车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能够为液化烃产品的装卸车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防范事故发生。

关键词:液化烃;装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控制措施

前言:液化烃的成分一般包括;乙烯、乙烷、丙烯、丙烷、丁烯、丁烷以及其他碳氢化合物,还有微量的硫化合物,属多组分混合物。可以采取常压下降低温度或常温下增加压力两种方式储存。槽车运输是液化烃类产品主要的运输方式,装卸车作业是危险性最大的作业环节,本文根据液化烃装卸车过程中存在的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并制定防范对策,保证液化烃产品装卸安全。

1参照事故类别对液化烃装卸车存在的危险因素分类

1.1火灾

引发火灾的三要素为为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液化烃的成分一般包括;乙烯、乙烷、丙烯、丙烷、丁烯、丁烷以及其他碳氢化合物,还有微量的硫化合物,属多组分混合物。液化烃的点燃能量很低,一般都在0.25mJ左右(乙烷为0.25mJ,丙烷为0.26mJ,丁烷为0.25mJ),如果在装卸车过程中出现物料泄漏,遇点火源后会发火灾。

1.2爆炸和容器爆炸

液化烃常温下为气体的混合气,沸点很低,自燃点一般在250~480℃不等。常温、常压下极易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这种液化烃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密度一般比空气重(甲烷、乙烯除外),泄漏后极易在低洼处积聚,遇点火能量后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压力下储存的液化烃减压或升温都可以使其汽化,体积可在瞬间增大250~300倍,引起罐车的超压爆炸。个别工厂由于设备原因和管理的不规范导致液化烃槽车卸车后罐内会进入一定量的空气,如卸车时补入的氮气不纯,槽车内被抽真空等。进入的空气与可燃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装车时由于静电接地不良导致静电放电引起槽车爆炸。

1.3中毒和窒息

液化烃产品中的大多数组分经由人体呼吸道吸入后会会造成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会出现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丧失意识,甚至停止呼吸。

1.4冻伤

液化烃产品的运输和储存都要经过加压液化,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液化烃产品的沸点较低,常温常压时会吸入大量的热量而气化,泄漏物与人体直接接触会导致接触部位冻伤。

1.5物体打击和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液化烃槽车在装卸栈台行驶时由于违章操作、指挥错误或作业环境不良等可能会引起车辆伤害事故。液化烃槽车装卸车时如果鹤管脱落,在管道压力的冲击下造成鹤管强烈摆动,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物体打击。

2造成以上事故的原因分析

2.1设备设施缺陷导致的液化烃泄漏

液化烃产品的装卸系统管线密集,阀门管件、安全附件较多,输送介质压力较高,若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设备设施缺陷,可能会导致液化烃管线和阀门泄漏。

液化烃装卸车前工作人员未能发现槽车罐体或安全附件的缺陷,在装卸车过程中可能导致物料泄漏。

2.2有点火源存在

液化烃产品装卸车作业环节存在的着火源主要为明火、摩擦和撞击、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雷击和日光照射。

2.3液化烃产品超充装

液化烃是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的液体,其体积膨胀系数一般为水的10倍以上,气化后体积膨胀250~300倍左右。装车时由于设备缺陷或操作失误会导致槽车超充装,引起罐体阀门法兰泄漏或槽车爆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安全生产管理缺陷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管理的缺陷会导致一系列事故诱导因素的产生,严重时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3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3.1点火源控制措施

3.1.1防雷击措施

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区和释放源等级划分,汽车装卸栈台属2区、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出现或短时间存在爆炸性混合气体。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装卸栈台设置了完整的雷电防护系统,日常生产中要定期检查雷电防护系统的完好情况,遇雷电天气禁止装卸车作业,防止因雷电危害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3.1.2静电防护措施

控制装卸车流速,参照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4.3.1

a灌装铁路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1)计算:

vd≤0.8…(1)式中:v—烃类液体流速,m/s;d—鹤管内径,m。

b.灌装汽车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计算:

vd≤0.5...(2)式中:v—烃类液体流速,m/s;d—鹤管内径,m。

装卸车时要保证静电接地线与槽车可靠连接。定期测量装卸车管线法兰或螺纹连接接头的电阻值,当法兰或螺纹连接接头间电阻值大于0.03欧姆时,应有导线跨接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SH3097和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装卸车作业时操作人员要严格穿戴防静电劳动保护用品,进入栈台后触摸人体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

3.1.3其它点火源的控制措施

正确操作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线路完好情况。槽车装卸时要切断车辆总电源,严禁在栈台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使用的操作工具和检修工具必须为防爆工具,禁止违章使用火种。

3.2防止物料泄漏的控制措施

3.2.1装卸车相关设备设施的检查

建立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和槽车装卸前的检查制度,定期对装卸车管线、鹤管、鹤管接头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鹤管接头的检查要在每次装卸车前进行。定期对现场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测和检查,保证报警仪完好。

3.2.2槽车装卸前的检查与装卸过程控制

装卸前应当参照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要求对槽车逐台进行检查,未经检查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得进入装卸区域进行装卸作业。槽车内物料卸后完应留有0.05MPa的余压,建议在装车前用便携式测氧仪对槽车内氧含量进行检测。装卸过程控制应执行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中装卸过程控制要求,要求中第10条: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不得超过核准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严禁超装、错装。液化烃属多组分混合物,成分有乙烷、丙烯、丙烷、丁烷、丁烯、戊烷等,装车时要按混合物中的主要组分的充装系数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槽车充装,以混合碳四为例,混合碳四的组分有丁烷、丁烯、戊烷等,主要成分为丁烯,可选择液化石油气或更高工作压力的槽车充装。

3.3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液化烃装卸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保证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能够全部实施。

4结束语

对液化烃装卸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的发生,保证装卸栈台的安全平稳运行和作业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安全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3]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液化烃市场现状趋势战略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5]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论文作者:景小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液化烃装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_景小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