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学会欣赏与倾听论文_董海燕

教师应学会欣赏与倾听论文_董海燕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星河幼儿园 董海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110-02

首先,我想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在讲话的时候,希望别人做些什么呢?可想而知,“认真倾听”。没错学会倾听不但能听清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那么孩子在讲话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我应该怎样去引导,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呢?

一、做好孩子的榜样

幼儿很喜欢模仿老师,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教师就像一面镜子,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对幼儿有着深刻的影响。那么作为老师也应当正确的去教育引导。有很多老师可能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当有孩子想和老师说话的时候,你要耐心的听孩子说话,并且要看着他,这样让他也能感觉到你是在听他讲话而不是在敷衍,这样,不仅会让幼儿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可以交谈的对象,而且会带动影响幼儿学习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话。

例如:在晨间谈话中,有很多小朋友想把他自己遇到的事情讲给老师听,那么就会表现的非常兴奋,当老师在提问其他孩子时,则表现为异常激动或是不耐烦,举着小手对老师说“我也有事情要讲”这时,老师就要正确处理,让回答的孩子更有自信说,让倾听的孩子更耐心等。

再如我班的小佳,性格较内向,说话断断续续,所以回答问题一直很被动。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发言的时候,我用鼓励的眼神,耐心倾听的态度,终于孩子变的大胆了,爱说了,不再担忧小伙伴是否嘲笑他,反之其他幼儿很认真的在听,不会因为小佳说话声音小、口吃不清而去笑或是表现很反感。

再如我班的奕奕,胆子较小,口齿不清,还有些“结巴”,他的自尊心很强,怕大家取笑,所以很少举手发言。考虑到这点,我经常与他个别交流,一边耐心的听,一边慢慢跟他讲,使他尽可能组织好自己的语言,然后在大家讨论的时候,鼓励他把自己刚才说给我听的话再讲给大家,当他勇敢的站起来后,我就一直用鼓励的眼神和微笑看着他说完,别的幼儿受到我的感染,也就安静耐心的听下去了,我非常高兴的表扬了孩子们。

因此,当孩子有需要时、当孩子想辩解时、当孩子有“悄悄话”想告诉教师时,教师一定要抽空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引导幼儿学会倾听

像我们班里有个别幼儿看起来“特别不会倾听”,在很多时候,比如:谈话中,提问中,这些孩子就表现的非常急切,喜欢插嘴抢嘴,故意打断别人的说话,还有在上课时,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注意力分散,表现的“心不在焉”。所以,教师要指导幼儿学会倾听。这就要求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向幼儿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具体和可以理解的。

例如:吃完餐点,准备要学习了,很多孩子会在上厕所、放餐具后还会不自觉的在活动室内嬉戏打闹,我就安静的坐在小椅子上敲小铃,用固定的节奏来告诉幼儿需要坐好了。如果孩子还没准备好或是情绪还不稳定,我就会换种节奏边说“小铃姐姐在叫你……”幼儿必须集中注意才能跟上说:“一、二、三,静下来”。然后我再导入学习内容。时间久了,幼儿一听到固定的铃声,就会马上理解“老师要向我们说些什么了”、“我们要学新本领了”,让幼儿形成倾听的常规。

三、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孩子们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教师就要利用这些资源来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比如:吃中饭前的一段音乐,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往往唱不准歌词或记不住,这样一来,孩子们倾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另外,我还选择比较好听的故事,同时也适合表演的一些故事情景来说给他们听。每当这时,孩子们就会集中注意力,有的还情不自禁的表演起来。

在实践中我发现,经常适时的开展一些听说游戏和安静游戏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提高倾听的效果。如:游戏“我是谁”,我说一句话,请孩子们猜猜说话的人是谁,比比哪个小朋友听的认真,猜的又准,孩子们在听的时候就十分的仔细,都想做最好的。又如游戏“说相反”,教师说出一个字或一个词语,请幼儿说出他的相反字或相反词语,说出来才可交换角色。这样的游戏,幼儿百玩不厌,在全身心的投入游戏活动中,体验到认真倾听带来的乐趣。倾听能力也逐渐提高了,达到了语言学习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又如:在"我是小小传话员"中,教师先将幼儿分成几组,把传话内容悄悄地告诉每组的第一个孩子,然后按顺序在组内依次传下去,最后一个小朋友接到传话后,立即到前面告诉老师,又快又准确的那一组获胜。活动前,教师要指导幼儿如何“听清楚”、“传准确”;活动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讨论成败的原因,总结传话的要领:听得清、记得牢、传得准。该活动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再如:我轻轻的呼唤某个幼儿的名字,他要很优美、很轻的走到我面前与我握手或是拥抱。幼儿们对能够听到老师轻声呼唤他的小名以及随后感触到老师的扶摸很感兴趣。所以每次都会安静的倾听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另外还可以开展“听故事回答问题”、“你说我猜”、“你说我画”等活动。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自己的语言上要多下功夫,让孩子们喜欢听、听的懂。每回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也发现,当我拿着故事书,用夸张的表情、时而中断的节奏形象的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来讲故事时,幼儿表现的特别专注。

但是也有几个幼儿很不专注,缺乏耐心。比如:在活动中,让幼儿进行点评或介绍时,奇奇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总是打断别人的话“老师,你怎么不叫我啊?”这时,我就适时的培养他的倾听的礼貌。我会平静的告诉他:“雷雷说完就轮到你。”轮到他说时,我会说:“奇奇轮到你了,老师很高兴看到你能耐心的等雷雷说完。”渐渐,奇奇知道了“老师喜欢有耐心的小朋友”,他开始不插话了,我赞许他说:“奇奇刚才听的很认真,你又有进步了。”

不管怎样,教师首先要做到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然后在点点滴滴中去教育、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去倾听、去耐心等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四、教师要有耐性去倾听、要学会欣赏孩子

我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事的时候,总要讲给别人听,总想着身边有人倾听你的故事,孩子们也是一样的。

又比如我们班爱说的冯亮天看到任何一位老师都觉的很亲近,尤其是他的带班老师,他总有说不完的话:“老师,我亲一口你吧!”、“老师,你在干什么呢?”、“老师,我和爸爸,妈妈逛街看见你了”、“老师,我今天举手回答问题了”、“老师……”等等。他总想表现自己,就在老师身边唠叨个没完,而老师总是表现出不耐烦和不想听的样子,“老师都知道了”、你坐回去”。

今天上语言活动《看谁猜得快》,老师组织了猜谜语比赛。冯天亮的谜语可多了,当孩子们没有谜语可猜的时候,他就举起手又来一个,老师突然觉得冯天亮不烦人了,仔细想想以前的举动,真是太不应该了。想想冯天亮一定还许多想说的话,老师的举动他很失望吧!如果老师能专注的倾听,冯天亮不是会更喜欢老师吗。是啊!孩子们也一样,他们也有故事,他们也喜欢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而且很多孩子喜欢把自己的故事讲给老师听,让老师关注他们、喜欢他们,进而表扬他们,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增加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所以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更要学会去欣赏他们,老师们要以欣赏的态度去表扬他们,相信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心中都是最好的。

学会倾听、欣赏孩子,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倾听者,老师要从新做起,就像曾经演过的小品《粮票的故事》里的小孙子那样,做一个别人的倾听者。

有一个关于学前教育的网页,它的首页写着这么一句话:“儿童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倾听孩子的心语。”这句话给我很深的感触,特别是其所说的“倾听孩子的心语”。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注重培养孩子学会倾听,让孩子倾听老师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其实,老师倾听孩子表达,倾听其所言,倾听其所想,对加强老师与幼儿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以及促进孩子的口语发展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那么老师如何倾听孩子的表达呢?总结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一点初浅的见解。

五、在倾听中培养幼儿的成功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当孩子见到了美好的事物,他会兴奋的告诉老师,这时,你要认真地欣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倾听;当孩子讲了一个幼稚的故事,你也要耐心地听完,哪怕他已经向你讲过好几遍,同时鼓励孩子更出色地讲述,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当孩子受了委屈向你倾诉,你不要不耐烦,要让他说完,让他宣泄,让他感到老师重视他。引导和帮助幼儿把话说完,完整、丰富、准确地表达有关意思。随着孩子的生活经历日渐丰富,交往面日渐扩大,他想说的也就越来越多,但他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因而往往语言不完整,不丰富,甚至不准确。老师在听的时候就需要帮助他们扩充词汇、加长句子引导其完整地、丰富地、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倾听,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倾听,能让孩子更愿意说;倾听,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老师要强化倾听意识,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倾听的技能,在倾听中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董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2月总第2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31

标签:;  ;  ;  ;  ;  ;  ;  ;  

教师应学会欣赏与倾听论文_董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