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龙永刚

创设情境,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龙永刚

湖南省凤凰县两林九年制希望学校 416200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安排给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掌握知识也就轻松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活跃思维的关键因素。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课,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通过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搞好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兴趣的产生

在小学生中,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主要以好奇、好动、不随意注意占优势。枯燥的数字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于是,我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空插一些故事作为讲授新课的媒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组织:“让5名学生戴上小山羊头饰,表演寻找羊妈妈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只小山羊都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5只小山羊一共有几只耳朵?小朋友们凭着直觉观察,很快列出了算式:2+2+2+2+2=10(只)。随着游戏的表演,教师抓住时机,介绍更为简便的计算:2×5=10(只),引出新的数学概念——乘法。通过游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知识间的过渡自然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二、利用儿歌、幻灯创设情境,实破教学难点,促进学习兴趣

儿歌,少年儿童喜欢闻乐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让刚入学的孩子理解“1能表示单个物体,也能表示一个群体”,我让学生熟悉这样一首儿歌:“你拍一,我拍一,我们大家来唱一。一顶帽子一双袜,一个花瓶一束花,一只小鹿一群鸦。”在教学“>”、“<”及“周长”、“面积”时,我分别穿插了一些儿歌来创设形象思维情境。“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叫。”这首儿歌很快帮学生区分了“>”“<”。儿歌“周长团团转,只是一条线。面积大一片,指的是表面”,有效地帮助学生区分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幻灯片画面优美,直观性强。我常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幻灯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到美的境界中学习数学。三年二期教学“行程问题”应用题时,为了突破难点,我用幻灯片演示了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几种情况:

1.相遇。

2.相对而行不相遇,还相隔一段路程。

3.相遇后各自己返回。

4.相遇后继续一段路程等。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幻灯片的演示进行计算。先以“相遇的问题”为基础,再逐渐深化到其他情况。这节课难度较大,但孩子们自始至终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攻克了难关。

三、利用游戏创设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保证兴趣的延续

游戏是少年朋友十分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学生的思维紧张状态能得到很好的放松,又让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中,从而达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例如在中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可让学生做摘苹果、夺红旗、开火车、登山、找朋友、送信等趣味游戏,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从而很自然地激起了高潮。

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论文作者:龙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创设情境,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龙永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