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导航的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治疗价值评估与分析论文_任占虎

(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创伤科 甘肃 定西 748100)

【摘要】目的:分析带导航的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新型组和传统组两组患者,每组50例患者。新型组采用带导航的交锁髓内钉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交锁髓内钉术治疗。结果:新型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关节功能评分等均要优于传统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带导航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交锁髓内钉术,对骨折部位的定位更准确,对患者的损伤性较小,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术;股骨干骨折;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222-01

临床对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常用交锁髓内钉术治疗,此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优势[1]。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带导航交锁髓内钉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锁髓内钉术。本次就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00例为分析对象,对100例患者分别采用带导航交锁髓内钉术与传统的交锁髓内钉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新型组和传统组,每组50例患者。新型组中有男性患者28例(56.0%),女性患者22例(44.0%)。年龄17~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7±3.2)岁。致伤原因:机械损伤16例,高空坠落15例,交通事故14例,其他5例。传统组中有男性患者27例(54.0%),女性患者23例(46.0%)。年龄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3.4)岁。致伤原因:机械损伤14例,高空坠落16例,交通事故15例,其他5例。两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X线片及CT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适合的髓内钉长度。手术器械分别采用磁力导航与配套器械(磁力导航探测器、带磁块探针、髓内钉、定位杆、调整装置)。采用传统髓内钉系统与配套器械。

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的交锁髓内钉术治疗,新型组采用带导航交锁髓内钉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新型组患者仰卧,将患者放置在牵引床上,将患肢持续性牵引。装好已消毒的磁力导航交锁髓内主钉、定位杆及远端瞄准器,在交锁钉探针远端的小槽内装入长方形的小磁块。并且在髓内钉内部插入带有磁块刻度的探针,将选好的髓内钉加用卡口器固定在近端的瞄准器上。将磁块与交锁髓内钉远端的第二个空对准。采用常规的手术入路,在患者股骨部位的大转子上2厘米,做纵行切口,将骨折牵引复位,将导针钻入梨状窝。通过透视取得位置良好后,使用小号空心髓腔软扩开到骨折端的部位,将软扩取出,将长导针再插入,再复位骨折部位。在髓腔内旋入主钉,调整远骨折端。在套筒内导向装好的探测器,调整好定位杆上面的微调螺丝,确定及记录指针的刻度。将主钉远端第一空钻通,再将探针取出进行四碰实验的第一碰,保留钻头,在导向套筒内将第二孔的探测器装入,进行四碰实验第二碰。将钻头取出,并使用带钉器进行固定。将远端第一孔钻头取出,再进行测深、攻丝,并将锁钉拧入固定好,进行第三碰。与以上方法相同,将远端第二孔进行锁定,进行第四碰。将瞄准器取出,采用X线机将锁钉与骨折复位的位置进行确定,调整好骨折旋转移位,在尾端倒抽加压的骨折端,使用极端瞄准器将近端锁钉锁近,尾钉装入,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关节功能评分以百分制及,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2],各患者的治疗指标情况以(x-±s)表示,行t检验。比较P<0.05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新型组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下地负重时间要短于传统组,新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关节功能评分要优于传统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所示。

3.讨论

股骨干骨折采用传统交锁髓内钉术进行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远端锁钉成功率不高的现象。带导航交锁髓内钉术治疗可以规避这一弊端,提高治疗效率,损伤性较低,有效度及安全度较高[3]。

本次的研究数据显示,采用带导航的交锁髓内钉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关节功能评分均要优于传统的交锁髓内钉术治疗的效果。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带导航交锁髓内钉术治疗可以缩短手术的时间与术后下地负重的时间,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以将手术对患者的损害降到最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且对患者手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患者早期恢复行走功能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带导航交锁髓内钉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传统交锁髓内钉术,可以大幅度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早日恢复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一民,徐开明,黄醒中等.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696-697.

[2]何启新,廖穗波,黄建军.磁力导航髓内钉与传统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4):372-373.

[3]史海山.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髓内钉与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骨折稳定性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7):2724-2725.

[4]阿布力米提?阿木提,张谢卓等,徐超等.带锁髓内钉与髓外钢板修复股骨干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7):2575-2576.

论文作者:任占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  ;  ;  ;  ;  ;  ;  ;  

带导航的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治疗价值评估与分析论文_任占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