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及浙江“十四五”规划研究的若干建议论文

对上海及浙江“十四五”规划研究的若干建议

□秦诗立

上海作为全球中心城市、长三角龙头,其“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不仅事关上海市,对长三角省市一体化、引领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升级有着越来越重大影响,需进一步增进共识、共生共赢

当前及其未来一个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抬头风险将依然存在。上海“十四五”规划研究需对此高度重视,对经济增长等的预期需在谨慎乐观中保持冷静、清醒。同等重要的是,对上海市及其背后的长三角区域,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专业化分工细化在不断深入,有效市场在不断扩大延展、升级,这已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动能;所需资源要素也已越来越难以由一个城市单独储备,越来越需要深度参与、引领区域一体化、开放全球化,以在更大空间、更高层级上实现资源要素的配置优化,特别是对致力于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来说。上海“十四五”发展需首先加大市场化改革深化、加强创业创新鼓励、一流营商宜居环境优化,加快做大做强综合实力;需充分认识到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的腹地广阔,是上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依托,上海只有积极主动加强对长三角区域的开放合作、引领担当,才能建好全球卓越城市。浙江“十四五”规划研究的起点亦应类此,需进一步就“十四五”规划增进与上海深度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级、结出合作硕果。

主要路径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城市为主载体、城市化为主动力的阶段。只有城市,才能有效集聚科研、金融、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并保证有足够的创新驱动所需密度。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主形态已从制造经济升级为服务经济,城市形态已从独立城市升级为大都市区、超级城市群,以能汇聚更多的教育培训、创业创新、健康休闲等高端资源。

上海“十四五”发展更需从此视角来深度参与和领衔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更多是世界级金融、科研、教育、医疗、文化、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世界级高端制造、高端信息、高端商务、高端航空航运等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做强的主平台、大“子宫”,更多是国际一流的基于政商现代健康生态的营商环境优化,以及国际一流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宜人环境营建。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上海“十四五”发展的高质量、高能级。

“十二五”以来浙江省的城市化主体形态已转为都市区,“十四五”亦需进一步以杭州都市区为中心,联动宁波、温州、金义都市区等,共建浙江省大都市区,有机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组成部分,作为浙江现代化发展的主方向、主路径。

经济升级

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是由“五大”国际中心为支柱有机构成的,其中规模大、能级高的国际经济中心有着核心性基础地位,并由此支撑和衍生国际创新、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也因此,“十四五”及其未来一个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转型升级上海经济,仍是关键、迫切而任重道远的中心任务。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非常综合、系统的大工程,需统筹谋划、整体升级,就上海来说,“十四五”时期需有机推进产业体系、经济形态、经济业态、经济生态“四位一体”的建设发展。

综合交通上,上海需进一步完善与郊区城镇间的通勤网络,尽量减少换乘和待车时间,提升其宜居宜业品质。要以长三角主要城市间通勤一体化为努力方向,积极建构时速600公路的新一代磁悬浮高铁网络+时速350的高铁网络+时速200的城际铁路网络,前者需上海牵头加快谋划,加快建成长三角重要城市“1小时通勤圈”;后者要充分利用原有动车、普通铁路资源,加强改造更新,作为市域轨道交通,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4 图表要求 图中文字、符号、数字标清楚,并注明图号、图题。表格一律排成三线表,由数据生成的图或表请附带上数据源。照片一律用.tif或.jpg格式随稿件一起发来,并保证所描述特征清晰。图表标题增加英文标题。

功能布局

国家正积极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多规合一”理念和要求。上海市地处长三角沿江沿海平原地区,城市规划建设需在强调紧凑、精致的同时,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建构,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加强市郊区镇的高水平开发。特别是要抓住“五大”国际中心、上海自贸试验区及其临港新片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快补齐浦东新区的原南汇区域、奉贤区、金山区等功能区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与科研商务人居功能、先进制造与港航金融服务等短板,积极加强与主城区间的多层级城市中心建构、快捷通勤网络健全与人口人才集聚,做大做强上海“金南翼”。

进一步,需充分注意到上海“金南翼”做大做强特别需充分依托和带动好浙江杭州湾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共建共享好世界级港口集群与海事服务、数字经济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及其所需的世界级科研创新、创业创意、休闲养心等服务生态,进一步加强上海与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城市的长三角南翼城市群的快捷通勤网络完善、医疗教育社保同城化、科研发明与创业创新生态圈共建,共同做大做强长三角“金南翼”。

因篇幅有限,本文没有提供沿线相关国家的现行测绘标准目录,只提供了一些国际、区域标准组织的现行标准目录,介绍了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一些国家的标准化工作概况。同时,根据笔者搜索的资料及我所编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现状译文辑》,总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基础设施

这四大领域的基础设施补短板、增优势也是浙江省“十四五”需重点着力的。同时,也需积极探索、增进四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间的有机联动,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通知要求,试点省份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当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获得符合政策要求的贷款优先安排贴息。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相关贷款的利率原则上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对地方与农业银行合作建立增信机制的,原则上按照存放在农业银行资金额度的10倍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进行放贷。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出资的财政股权投资基金、农业银行出资的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要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中积极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投资。

产业体系上,需侧重先进制造,如大飞机、核电等高端成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智能机器人等新硬件,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医疗装备等先进制造,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科创服务等现代服务和智慧旅游、智慧医疗、在线培训等新兴服务的培育做强;经济形态上,需坚定推进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把先进制造纳入服务经济,来有机延伸和衍生研发设计、消费体验、增值服务,积极成为我国服务经济培育做强的示范城市;经济业态上,需着力支持“数字化+制造”“数字化+金融”“数字化+贸易”“数字化+科研”“数字化+创业”等新业态的涌现、培育与普及,学习借鉴杭州梦想小镇等新空间建设的先进模式创新做强上海自贸试验区及其临港新片区等新平台;经济生态上,需学习借鉴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模式,优先在浙江、江苏、安徽建立一批特别合作区,积极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共生共赢的经济生态。近期可重点加快探索建设浙沪洋山特别合作区。

智慧化信息上,上海要牵头建立长三角5G网络建设与商用联盟、工业互联网联盟、车联网联盟、城市大脑联盟,加强长三角信息安全的联合保障和商业秘密、个人信息安全的法规制定。这也将是“十四五”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领域,需在关建技术与标准制定、重要节点与基础设施布局、投融资与费用安排等方面加强研讨和决策。

金融科技上,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着力加强数字货币、区块链、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的联合研发,保障长三角区域的金融安全与现代化;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在线监测与动态监控、预警与解决方案提供,加强在跨界电商、市场采购、人民币国际化、自由账户等领域的金融技术支持与人才供给,加强绍兴等长三角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布局优化与建设指导。

幸福作为人类生活永恒的追求的向往,近乎是生活美好的代名词。“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10]292法律的幸福人形象建构立基于人类生活世界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生活世界是以人和人的生活为中心的世界,实质上是探讨优良和最幸福的生活的观念。作为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法律,通过法律中人之形象“幸福人”的建构,可使法律的幸福价值彰显。“幸福人”的形象在法律上是一个总括性假设,是诸部门法的人之形象的诸多特性的集合呈现,它在宪政上的架构是在否定性框架上极具丰富的概括性内涵,具有广阔权利发展空间。

生态环保上,上海需进一步健全与江浙皖的大气联防联控,加强长三角内河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特别重要的是,亟需加快加大长江口及其附近东海海域的污染综合防治与水生态修复。亟需学习莱茵河治理保护经验,由长江流域最下游的上海牵头,国家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指导,创新建构长江流域水生态综合保护体系,有效实现长江口及附近东海海域的水生态环境修复。

浙江省“十四五”经济升级也需“四位一体”,特别要坚持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做大做强有机纳入服务经济形态的培育形成中来,有机纳入浙江省大都市区的建设发展中来,才能事半功倍、可持续富活力。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应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综合交通、智慧化信息、金融科技、生态环保,“十四五”期间上海都有积极引领、带动示范的大空间、大作为。

近期浙沪需从战略高度加强包括上海“金南翼”的长三角“金南翼”整体规划,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的深化细化。

两大蓝海

围绕“五大”国际中心建设,“十四五”上海市高质量发展可打造、形成的蓝海较多。从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提升城市能级高度的视角,还需着力打造高等教育和品质旅游这两大蓝海。

高等教育蓝海。新时期国家和区域间的竞合,很大程度上是创新驱动能力的竞合,更深一层则是高等教育的竞合。上海是我国高等教育重镇,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亦集聚了较多优质高教资源,需进一步建构国际化的长三角高校联盟,打响类似美国常春藤的高校群品牌。

品质旅游蓝海。长三角汇聚有大量优质旅游资源和品牌,需着力在旅游品质提升上下大工夫。一方面要进一步为长三角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高品质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与住行、文化、娱乐、购物等体验,用高品质服务替代其境外旅游;另一方面要加强过境免签政策的升级与长三角区域共享,加强国际医养服务区的联合创建与服务优势互补,加强新的标志性国际旅游景区建设与品牌打造,复制推广海南国际旅游试验区建设成功经验,不断增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这也是浙江“十四五”时期需重点培育、做大的蓝海,和上海、江苏、安徽等长三角省市一道,积极形成国际品牌和竞合优势。

库坝正面开阔,一组人物造型刚劲有力的工人塑像耸立在坝顶,应该是这座库坝的标志。迟恒拾级而上,慢走细看,登上坝顶转头下望,低处民居密集,尾砂库地势险要。

潍北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沂沐断裂带内。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钻探,在孔三段玄武岩、孔二段砂砾岩和孔一段粉细砂岩中均已发现工业油气流,且存在轻质油、普通原油、稠油等多种油气藏类型,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前人对潍北凹陷的原油类型、烃源岩、热历史及构造演化做了一定研究[1-4],但凹陷中烃源岩类型多样,成熟度差异较大,烃源岩的横、纵向生烃潜力不均衡[5-8],生烃范围不明确,导致油气成藏问题尚不清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利用实验分析化验资料、石油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等技术手段,对孔店组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孔店组油气藏油气充注期次,总结潍北凹陷孔店组油藏成藏模式。

作者为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标签:;  ;  ;  ;  ;  

对上海及浙江“十四五”规划研究的若干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