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论文_曹军钱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01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后,我国根据这一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资源的节约型发展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而园林的建设作为我国的城市发展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实现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提出了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通过对园林建设中硬质材料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建设;硬质材料

我国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达到最终的城市化建设的有利发展。在我国的园林建设上,节约型园林建设是近几年内提出的一项新的理念,将园林建设中的绿化建设、运营、维护一系列环节进行统一的规划,从最大限度上节约资金的使用情况,实现最大效益的绿化建设,从而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根据这一目的对现代园林建设中园林的硬质材料的节约化使用上展开具体的讨论。

一、园林建设中硬质材料的应用现状

(一)设计建设缺少特色理念

现代园林建设中,怎样实现节约型园林建设是主要的展开探讨的话题,基于其基本要求是因地制宜,在园林的建设中就需园林设计师要同当地的情况相结合。但现代许多设计师为了迎合新型设计的大潮流,将园林设计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隔断,使用一些“求新潮流”的硬质材料,将一些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置之不理,使得园林的设计上与当地的周围环境不和谐,缺乏当地独有的特色,盲目的跟风式设计和高成本的建设彻底破坏了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理念,使园林的建设缺乏特色。

(二)建设中材料的不合理维护

一座园林的建成不等于园林建设就此结束,后期的维护工作才是最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环节。将园林的各个设施定期维护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但在这其中,一些材料的使用期限较短,并且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材料长时间的损坏,不仅会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更会因为材料的频繁损坏和不断的更换让生产环节产生了过多的浪费。比如木材、玻璃等易损易坏的材料,有关部门需在园林建设落成后派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材料在使用性能上大幅度延期,这样才可以将节约型园林的理念有效的实施。

(三)不重视环保性能

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绿化的发展,从而园林产业也在各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的创新出新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的变化和园艺水平的提升将园林产业的整体发展样式变得丰富多彩。设计师们在园林建设上大展身手,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园林样式。同样,伴随着这些样式的出现,园林建设中使用到的材料也逐渐变得多姿多彩。如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中,透水砖透水材料的运用,在火力发电厂中利用煤矸石为原材料烧制的煤矸石砖等。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在环境污染上极大地减少。但许多设计师为了建筑上的美观,将可利用的资源抛弃,反而将高成本的硬质材料引进,虽然提升了视觉上的享受,但也极大程度的浪费了大量可利用资源。其实,对于可利用资源的再生利用也是对设计师实现节约,创新思维的肯定,设计师对于一座园林的建设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美观,同样要体现出当地的独有特色,更是设计理念的展现,在美观的同时进行生态的良性循环利用,最大程度的保证园林建筑中的生态系统平衡。

二、节约型园林建筑中硬质材料设计

(一)根据当地材料进行园林设计

节约型园林的设计理念主要是以节约为主,设计师将园林建设的主题设定要于当地的风格特色相适宜,植根于地域的文化特色,在设计时要选择当地的材料做为主体设计理念。因为其代表的意义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最能反应出园林建筑的地方特色景观理念。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提升了生物的多样性,使其更具有生态效益,大幅度改善了园林建设的设计成本问题。例如,在德国杜伊斯堡北部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这里的占地面积约200公顷,曾是赫赫有名的德国鲁尔社伊斯堡A.G.Tyssen钢铁工厂。1985年无数的老工厂房和构建物的关闭,使这个赫赫有名的钢铁厂彻底衰败,所以,当地政府决定放弃钢铁厂,改建为景观区。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彼得?拉茨利用生态的手段将这片破碎的地段进行改造,将之前的废弃工厂中的原材料加以利用,形成了现在的著名节约型园林的设计案例——以煤铁工业背景为主的大型工业旅游主题公园。具体如图一、图二所示:

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工厂的改造建设中,更适用于平时接近生活的普通绿化内,比如环形广场的绿化设计,在现代交通带中,许多环形广场的出现使交通线的景观变得千姿百态,具体如图3、图4所示,不仅为城市的绿化做出了贡献,更为普通大众的出行提供了视觉的美化效果,同时也遵循了原本的交通建设。此外,还有许多建设都可以如此,将堆放铁矿砂的混凝土料场设计成青少年的活动场地,铁架改建为攀援植物的支架,墙体改为攀岩的训练场地,仓库则可以改建成音乐厅和游戏场地等等。这些处理方式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同时也让人们能了解过去的历史以及当地的特色,而不是拒绝过往,盲目的追求新事物,将过往时期的纪念物进行保留,不仅能供人欣赏,更是对时代的一种见证。

(三)园林设计与自然相结合

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建设场地的节约型改造固然重要,但园林建设主体无法离开绿化方面的建设,当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文化,保持当地所独有的生态体系,植被的选择尽量选择本地植物,结合设计的整体进行植物上的合理化配置,将原有植被进行保留和维护,实现生态化的自然生长。除此之外,设计师也可以开发新型的环保材料,体现节约型园林的概念,通过研发生产等环节,将新型环保材料投入应用。比如,将树脂作为开发生态草甸的原材料,尤其这种生态草甸的抗压能力极强,能使草甸下的草根正常生长,不受人为践踏,从而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噪声污染,热气污染等污染,为普通大众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更在极大程度的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态化需求。

三、园林中的硬质材料设计理念与实际相结合

园林的建设需要和时代的进步共同发展,对于园林的设计理念要遵循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适宜的设计,所以,硬质材料的选用从某一方面来讲,是对于城市社会形象的一种体现。而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园林的硬质材料选用上更是体现了城市的地理文化,在诸多因素的考虑中,合理化利用资源,保证资源的有效使用率,同时也不要为了过多的节省成本而浪费了原有的设计理念,节约型园林建设并不是让设计师选用过低成本的材料进行设计,而是在场地原有的建筑基础上进行部分的保留,节约型改造要在整体建筑上要以建筑的质量优化为基础进行建设。比如,像玻璃,钢板这样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材料是塑造园林风格的首选材料,而像砂岩这些粗犷的石料则具有野生主体的气息,是野生公园的园林建设中首选的材料。

此外,合理的利用材料,进行材料的循环利用,保证园林建筑中硬质材料的生态效益,对于淘汰的硬质材料,可以进行重塑,再造处理,使其能再次投入到园林建筑之中,降低园林建筑的建筑的建设成本。

结束语: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理念是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提出的新型理念,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不仅要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更要加强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在基于环保的理念上,进一步将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特色体现出来,为我国的整体的社会效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朋飞.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优化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0(10):89-89.

[2]米川.园林建设中硬质材料设计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6,8(7):467-467.

[3]邢艳春.关于节约型园林硬质材料的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6(12):114.

论文作者:曹军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论文_曹军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