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探究论文_周光峰

风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探究论文_周光峰

周光峰

国电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14

摘要:随着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研究经济环保性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风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且风能是一种可循环的、清洁的资源。风能的大小和风力级别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风力越大,产生的风能就越多。风能这种清洁、环保性的能源,所蕴藏的能量是源源不断的,利用风力来发电对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对于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在持续研究中,部分发达国家已建立风能发电系统,拥有较为成熟的发电技术。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虽然对于风能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全国范围内较多地区已经建设风电工程并成功应用风能发电。不过,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还稍显落后,风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风险性因素较多,制约着我国风电工程的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工程建设;模式;风险因素

引言:风电工程的建设及风能的开发、研究及其利用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潮流,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能源,在未来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阶段,我国应该加强风能的开发和研究,加强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中风险因素的控制和规避,减少风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因素,优化我国风能发展建设的质量,为未来我国风能发展工作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1.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

1.1传统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招投标和建造。现阶段我国的风电工程建设主要应用传统模式。传统模式中,风电工程建设必须严格遵守业主与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共同约定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其优势是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方法和过程清晰、具体,缺点是管理人员多,流程较为繁琐,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

1.2总承包模式

工程总承包模式指的是业主把工程委托给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所承包企业按照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对该项目工程进行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等方面实行全过程或阶段性的承包。总承包模式中,承包公司负责责任内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所有内容,具体内容由承包商和业主协定,协定结果以合同的方式呈现,承包商必须履行合同中约定的所有规定。承包可以分为阶段性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凡具有承包资质的承包商都可以参与承包。

1.3项目模式

项目管理模式指的是从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和业主签订的合同规定,对该工程项目的实施全权负责,或者过程中的一些阶段进行服务和管理。项目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管理行为属于委托性质,由具有项目管理资质的企业根据合同中约定的对整个风险工程项目实施综合、统一的服务和管理,其管理更加标准化,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和质量。项目管理模式代表着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成熟化,属于专业化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现已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国内的部分大型风电工程的建设管理中应用,相信未来我国的风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中的风险因素

2.1管理风险

从我国工程建设情况来看,风电工程建设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现阶段国内尚未建立起完全综合的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管理结构不够精细化,在风电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对风险意识的评估、计算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管理要求还未达到标准化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中,还缺乏对于风电工程建设管理风险因素的理论分析,缺乏对于风险因素的明确认识,导致在风电工程项目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面对我国风电网络结构弱化的情况,部分管理模式难以发挥实际的效果,管理理论与实际管理需求的差距较大,缺乏实事求是和针对性的管理操作。管理模式缺乏针对性,风电工程建设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自然会面临较多的风险问题[1]。

2.2实施风险

我国风电工程的建设投资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投资,而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主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风能管理也由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国家在风电工程建设投资方面,现阶段主要以投资决策为主,风电工程建设在国内还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建设应用及其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管理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原本存在着差异性,导致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中风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也存在差异性。以上问题主要与国内风电工程建设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内风电工程建设技术现阶段还落后于发达国家,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成本也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性,主要是由于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综合技术还尚未成熟,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效果较差,部分风电工程建设只看到了其作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而忽视了贯穿于项目工程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管理需求。

3.解决风电工程建设中风险因素的有效策略

3.1风险监控

针对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需要加强风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监控,了解常见的风险因素,仔细分析引发风电工程建设管理风险因素的根源。为了提高风险监控的准确性,可以应用智能监控设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控制技术、通讯管理技术等建立风电工程监控系统,并建立风险监控数据库,监控国内现已建成的或正在建设的风电工程,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及自动化风险监控,了解和认识风电工程建设及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确定风险对象,缩小风险因素识别的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和加强风险因素的管理搜集科学的信息数据[2]。

3.2风险评估

以我国云贵高原风电基地为例,在建设之初首先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充分了解该地区用电需求,同时根据高原风电基地建设的要求,考虑新能源开发利用后的吸纳问题,做好周边地区的用电调查和电网结构分析,找到地区风电消耗与风电基地建设启用后风力丰富的矛盾,从而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评估的内容是针对风电基地建设与开发的优点与缺点,正确的认识风能发电厂全面建设与管理的限制,同时客观的分析市场对风能的需求与消耗,对风电基地假设管理的整体情况利用大数据处理分析,做出风险评估表。此外,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综合情况分析出风险控制的主要环节,为风险管理及控制打好基础。

3.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风险因素的终极管理目标,目的就是减低或规避风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高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减少风电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安全隐患的存在,保证我国风电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性和综合利用的高效性。通过对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风险因素的监控、识别和管控,有助于降低我国风电工程建设投资的成本,提高风电工程运营的经济效益,真正发挥风电工程建设和应用的环保性。有效的风险控制是未来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趋势,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风电工程建设及生产技术的成熟,对于我国而言,代表着风电工程建设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标准。

结论:

简而言之,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潜在价值无可估量。对于风能的应用,人们早在风力发电之前就将风力用于磨面、抽水等活动中,通过风能创造带动生产活动的经济力。对此,文章针对风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方面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彭辉,郭晓花.高山风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39-140.

[2]陈广翔.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担管理模式系统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160-161.

论文作者:周光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风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探究论文_周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