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论文_于春玲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论文_于春玲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新课程改革标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切实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足。然而,很多语文作业的设计单调枯燥、缺乏弹性、脱离学生生活,读读、写写、抄抄、背背已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大大削弱了作业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作业设计已成为语文学科课改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小学生喜欢语文作业,并通过完成作业促进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呢?笔者认为,一是教师要改变观念,摒弃通过完成大量作业提高成绩的做法;二是改变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升作业效能。

1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作业设计通常会局限在重复及再现方面,设置作业的内容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抄写背诵和重复性的套用,既不具备有效的思维训练价值,又不能满足学生创新素质、人文素养、实践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在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空间,导致学生的语文素质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影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进步。因此,对作业进行合理设计与布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有很多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如果小学生能够每日坚持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到期末时通常可以记住所学知识的90%左右,如果学生只是每日坚持听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到了期末时则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20%左右。很显然,这两个数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也给予了师生深刻的启发。作业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已经对语文教学和学生能力发展形成了限制,影响了作业在巩固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方面价值的发挥。为了转变现状,教师需要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着手,改变学生不愿意主动完成作业的情况,调动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在创新性的作业支持下拓展学习空间和锻炼语文能力,扎实有效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

2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方式

2.1锻炼学生思维,保证作业设计科学化

作业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重复单调的作业会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倦情绪。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提高其科学性,把知识和技能都融入语文作业中,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其一,设计直观性作业。直观性作业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能促进学生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历事物,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知与了解,保证作业完成效果。例如,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观赏校园风景,进而布置关于校园美景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作文水平。其二,设计实践性作业。语文课程本身就有鲜明的实践特点,所以教师要推动学生语文实践素质的发展,并将作业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分组收集资料,了解家乡英雄人物的语文作业,在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再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画一幅庐山瀑布图的实践性作业,促使学生在实践创作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庐山的宏伟壮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有效课堂,百花齐放

课中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在安排课中练习时需要紧扣教学内容,布置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题,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尽可能使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如教学《郑人买履》,如果教师只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我会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建一个情境,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演一演,以此为课堂作业,再让学生说出“郑人最可笑的一幕你有没有演出来”,并在课堂结尾通过欣赏同学的表演回顾课文,就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印象,更有利于学生背诵。

2.3语文作业设计类型应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多表现为文本写作,教师大多采用命题式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固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写作的训练,这种方式机械性和重复性较强,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因此,教师应通过创新方式打破传统作业设计的局限性,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拍照手工制作等形式感悟语文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学生需要复习的教学内容整理出来并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在课后观看,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教学视频与教师进行密切交流,将自己在课后完成作业时遇到的疑难点反馈给老师以提升复习的效果。其次,教师还可以举办辩论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表达自己对课堂上所学文章、人物的看法,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教师通过设计各种情境提升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这不仅符合现代新课改课程标准,也适应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教学活动,通过对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量,实行统一的奖励措施,坚持对小学生全面的作业评价,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之后,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诗意画成一幅画;在教学《小小的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学唱歌曲,引发学生对夜空无限的遐想;在教学《书圣王羲之》后,可以安排学生拿起毛笔完成一幅书法作品,感受书圣王羲之笔势开放的书法特色。

2.4举一反三中实现“精”

“举一反三”是数学学科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通常会挑选最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虽然看似只讲了一个题目,但却可融合一节课中所有的教学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而在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中,教师也可以借鉴“举一反三”的方法,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任务,也可以让学生对条件、问题等进行自主补充或设计,以及自编题目,使学生在作业这一环节能够体会到较高的自主性,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举一反三”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小学生成绩,忽视了小学生的素养发展和身心健康,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语文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重视的一门学科,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语文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关键的作用。学生在合理作业安排的指引下能够积极进行学习,减轻自身的学习负担。新课改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设计有新的认识,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金跃.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33.

[2]王家平.巧设作业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2(01).

论文作者:于春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论文_于春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