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方法浅谈论文_余韬,李银领

桐庐县地理信息中心 浙江桐庐 311501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地理国情普查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为更好的掌握地理国情现状,加强对地理国情普查的质量控制成为关键因素,本文将针对地理国情普查现状,具体分析质量控制的内容、原则、影响因素,从而探讨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地理国情普查;控制方法;内容与原则;影响因素

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辽阔,地形地貌相对复杂,为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国务院加强对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视,对国土范围内的人文地理、自然地表,以及地理空间分布等,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全面地理国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统计,并实现了相关数据库建设,为地理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支撑。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质量是关键因素,只有提高普查质量,才能保证普查成果的有效性,从而更好的开展各项服务。笔者现结合普查的区域实践,浅谈地理国情普查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一)控制内容

基于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等特点,地理国情普查难度相对增大,该项工作不仅需要人员众多,同时运用的普查工艺也相对广泛,为此应从如下几个环节,加强对普查质量的控制。

第一,准备阶段的质量监督。开展普查工作前,需要进行装备配置、技术培训、人员安排等多项前期准备,在其期间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则是针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测评。其一,对普查仪器进行检验,同时检定各项内外业软件,保证仪器质量。其二,监督人员培训,根据普查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检验培训工作是否全面合理。其三,对基础资料进行成果检查,包括资料的完整性,以及资料处理方法是否合理等[1]。

第二,通过抽查的方式,对普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这部分涉及内容相对较多,普查过程往往划分为多个环节,针对每个环节需要进行相应的抽查,从而对普查技术、工艺、方案等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特别重要的是,业内数据的采集、影像图的制作、一级检查、外业核查等需要加大监督力度。

第三,验前成果监督。对验前成果实施质量监督,则主要针对资料的完整性,包括成果内容的全面性,以及附属资料是否齐全等,同时需要对二级检查进行监督,主要以抽查的方式进行。

(二)基本原则

由于地理国情普查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为更好的提高普查质量,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从而完善质量。

第一,分级控制。多重的质量监督与检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资料进行完善,保证普查质量,为此普查需遵循分级控制原则,依据四级检查制度要求,先有作业人员自检,并彼此之间相互检查,之后送往质量检查站进行系统的三级检查,最后通过全面的跟组记录,对成果资料再次检查完备。

第二,过程控制。分级进行检查虽然比较关键,但是普查作业时间较长,实施全过程控制一样至关重要。针对项目的实施开展,对普查全过程进行监控,对各环节的作业质量进行把关,从而提升普查数据的真实性。

第三,全员控制。提升普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提升普查质量的关键,对作业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检查人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为普查活动构建一支强有力的主力军,坚持持证上岗的理念,并定期进行人员培训,以保障全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基础[2]。

二、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普查质量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针对该项工作的实际特点,影响其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五方面,如图1所示,现对这五项因素加以分析。

图1 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将对普查的工作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这里所指的环境,不仅包含外业环境,同时也指管理环境。由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量大,需要借助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质量保证体系等全面的管理机制,同时,各项作业环境也会对质量控制带来影响,比如说地域的地理、气候、人文的等等。

(二)人员因素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普查人员是开展的主体,人员的素质将影响普查质量。一方面,普查工作人员的技能,包括人员的组织能力、规划能力技术水平、质检能力等,另一方面,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也很重要,其中人员的质量意识高低将直接影响普查质量。

(三)数据因素

数据的完整性是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数据存在质量缺陷,或者数据真实性有待提高,将对普查成果形成重大的质量威胁。

(四)工具因素

普查工具不仅指仪器设备,同时包含各项软件系统,如果仪器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或者内外业软件存在质量问题,都会制约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3]。

(五)工艺因素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普查工艺也不断的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普查技术得到改善,普查工艺也日新月异,为此工艺选择也会影响质量控制,包含技术的可行性、方案的合理性、工艺的经济性等。

三、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

(一)改善普查环境

普查工作的外业环境将无法改变,但是内部管理环境可以通过人为活动进行改善,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机制保障。改善管理环境可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加强人才管理。在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以及重要的岗位上,比如说质量检查岗位,或者是技术指导岗位,需由专业人才进行组织负责。第二,完善机构设置。质量控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应对其机构设置进行完善,成立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以及技术处理机构,为质量监督创造优良条件。第三,制定激励机制。激励是人才管理的重要方式,以奖惩制度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可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并未提高质量认识奠定基础。

(二)加强人员培训管理

优选普查人员至关重要,为此应严格遵循质量控制原则,加强全员控制,并通过持证上岗方式,对普查人员进行优选,保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应定期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更应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对普查人员实施分级培训,或者分层培训,培育更多的岗位专业人才。另外,人员的思想道德培训也不容忽视,只有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在实际的普查过程中发挥效果,提升普查成果质量[4]。

(三)普查人员之间多沟通协作进行技术交流

普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或者其他突发事件,作业人员之间需要多沟通协作,对遇到的困难进行技术交流,通过内部学习可解决部分问题。由于地理国情普查存在一定的区域性,针对不同的区域类型,技术的适用情况不尽相同,为此需要对地域资料进行分析,普查人员之间通过经验交流,探寻合理的技术方案,对重大的质量问题及时上报,并对技术处理做好记录。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普查十分复杂,因其内容涉猎广、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在,在具体的开展实施过程中将面临较多的困难,加强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环节。针对普查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既要从准备阶段进行质量监督,同时在其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查,并对验前成果做好监督,从而保证普查质量。为此,在具体的执行上,需改善普查环境,加强人员培训管理,进行技术交流等。

参考文献:

[1]罗鹏.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控制及检查方法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06:192-194.

[2]穆志杰,卢志华,郭新玲.运用统计方法对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技术的分析[J].测绘技术装备,2014,02:9-13.

[3]赵彦刚,徐喜旺.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内业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J].测绘标准化,2015,03:15-17.

[4]陈丹华,姬世君.浅谈地理国情普查的质量控制与检查方法[J].测绘技术装备,2015,02:73-74+72.

论文作者:余韬,李银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方法浅谈论文_余韬,李银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