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探讨论文_杨,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探讨论文_杨,杨

芜湖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快速提升,在此过程中关于影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稳定运行的因素,则引起了管理人员及技术研究人员的重视。分析在实际作业中如何有效的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质量,并且合理的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成为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文章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检修维护;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L4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电力企业在相关设备以及系统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使它们不断地转型与升级。电力企业必须通过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的稳定运行,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为智能变电站的供电安全提供有利保障。总的来说,现代化的智能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保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智能变电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以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以及全站信息数字化为基本要求;②具有智能调节、电网实时自动控制、协同互动以及在线分析决策等功能;③可靠性高:高度的可靠性是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要求之一,智能变电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某一个部分或是某一个设施出现故障,整个系统的运行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智能变电站内的所有设备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从而为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保障;④交互性良好:智能变电站在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后,不仅能将这些信息在内部进行共享,而且还能在更高级的系统之间进行互动。

3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在继电保护方面的对比

传统变电站的装置,比如测控装置和保护装置,它们大部分都使用二次电缆以及传统的互感器等相互连接,这样它们之间每个层级都通过隔层进行分层,相关设备之间能够独立运行,且相互之间能够收集和传出信号。传统变电站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之间缺乏灵活性。它们之间的连接是固定的,如果要保证二次设备的安全使用,就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缆设备,还要保障空触点的有效运行,从而使设备之间发射出相关的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交换,这种单次的信号传输过程耗费时间较长,且会产生信息混乱的现象,不能保证传统变电站的安全性。此外,在传统变电站中,各种装置之间的连接线路较为复杂,如果要对这些线路进行重新规划,那么工程量相当大,程序复杂,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了小问题,就需要重新铺设大量线路,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且涉及的程序也会相应增加。(2)传统变电站的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且自动化系统较为落后。在传统变电站中,远动装置和其他一些保护装置等不能够独立运行,需要在小型的电磁模式和集成电路的参与下才能保证其有效运行,且在传统的自动化系统中,缺乏自我检测功能,不能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在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智能变电站中,其结构没有传统变电站那么复杂,可以方便人们操作。智能变电站主要由网络化二次设备和智能化一次设备构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高度智能型信息的自动调配与分享,减少变电站中信号传输时产生的混乱和短路现象。

3 智能变电站关于继电保护方面的优化和改进措施

3.1 加强智能化水平

为了使智能变电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在对其传统变电站改造与扩建的同时,还应该全面加强其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是提高智能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与现代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科学、有效的实现对智能变电站中信息的调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外部环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产生干扰的时候,计算机可以自动启动相应的保护措施指令,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在智能变电站当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电子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的缩短信息传输的时间,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整体的灵敏度,同时也可以实现更好的保护智能变电站。

3.2 需要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和新型技术

在智能变电站中,人们往往会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在安装时需要深入了解关于继电保护装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在“最优解”原则下,在需要被保护的设备旁边进行安装。这样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1)可以使继电保护装置及时对监控设备进行反馈,缩短信息传输所耗费的时间;(2)可以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在最快时间内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缩小故障扩延的范围,进一步保障整个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智能变电站采用新型的一体化微机线路进行铺设,在其铺设过程中往往与变压器保护措施同时进行,不能忽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应让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的规划处理,对目标设备进行合理处置,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此外,智能变电站使用科技含量高的继电保护装置,设备之间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下来,不仅方便对设备进行数据搜集,还能够提高关于数据搜集方面的精准度,方便后期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

3.3 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版本及软压板的校对工作

在优化改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应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版本的校对工作,以确保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版本是否为国家电网系统检测的版本,如若不是,则应及时上报更改。此外,还应加强机电保护装置软压板的校对工作。在智能变电站中,除了置检修状态这一功能使用硬压板外,其他的都应改为软压板形式,并增加SV接收软压板。在此之前,应认真核对软压板的正确性,从而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

3.4 加强作业监管及人员技能培训

从当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现状方面分析,加强作业监管及提升人员技能培训,则为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有效的措施。具体实施中关于人员技能培训,变电站企业可通过落实试岗操作,加强作业人员模拟训练的方式,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对操作系统的熟悉,确保后期在实践作业中的操作准确性,保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另外关于作业监管的落实,可通过实施班组作业的形式,形成作业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弥补效果,减少误操作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智能变电站已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正常运行,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成为当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该系统日常运行的稳定性,进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鹏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探究[J].低碳世界,2018(10):68-69.

[2] 庞东.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的二次安全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8(10):131-132.

[3] 陈翔.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8(10):146-147.

[4] 耿红杰.基于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检测方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8(19):69+71.

[5] 郑凤朝,胡小青,蒋小维.电子式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8(19):201.

论文作者:杨,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探讨论文_杨,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