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监护高钠血症的应用体会论文_刘霑

湖南省永州市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425000

【摘 要】目的 探究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监护高钠血症的应用体会。方法 挑选2017年2月—2018年4月于本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高钠血症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需接受常规治疗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回顾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29例患者治疗后的血钠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而患者APACHEⅡ评分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所有患者心肌酶和血糖等指标未变化,APTT有所延长,肝肾功能明显改善,无任何不良反应,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在重症监护高钠血症患者中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效果较显著,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助于患者预后康复,在重症监护高钠血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重症监护;高钠血症

重症监护室是各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其中多为围术期重症、脏器功能衰竭者,由于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重症监护室患者极易出现高钠血症,一旦出现高钠血症需及时采取对症措施,否则容易引发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病死,因此需要为重症监护高钠血症患者提供安全、高效、连续性的治疗方法,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近几年临床重症常用疗法之一,能有效稳定患者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1]。该课题选取29例重症监护高钠血症患者,分析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应用体会,详细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挑选2017年2月—2018年4月于本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高钠血症患者29例,原发病:3例肝硬化失代偿、6例脑出血、4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重症颅脑损伤、7例肝移植术后;年龄范围18—80岁,平均年龄(50.24±3.52)岁;其中11例女患、18例男患;入组方法:连续2次监测血钠浓度均超过145mmol/L者;均为重症监护室者;排除方法:治疗依从性低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所有患者在高钠血症严重程度、症状表现等一般资料上无异(P>0.05)。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

29例患者于重症监护进行治疗,即为患者提供护胃、利尿、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基础治疗,另外静脉滴注低渗盐或经胃管注入温开水,从而为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并每天需为患者监测血清钠等指标,若患者两次血清钠监测结果均超过145mmol/L,即可以考虑为高钠血症,并为患者提供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

1.2.2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打开患者股静脉、颈内静脉等血管通路,并留置两腔导管,选用血液滤过机、1次性血液透析滤过器、配套管路完成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同时结合患者凝血功能和治疗情况,每隔24—72小时更换滤过器与管路1次,并制作置换液:由1000ml无菌注射用水、0—12ml氯化钾(10%)、2.5ml硫酸镁、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50ml碳酸氢钠(5%)、3000ml生理盐水等配置而成,配方具体剂量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适当加减,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区分各种液体和制作置换液,另外为患者静脉滴注肝素钠抗凝或枸橼酸钠抗凝,并静脉滴注5%NaHCO3(滴速每小时80—140ml),以此将患者血流量严格控制在每分钟150—180ml,治疗期间每隔2小时需测量患者1次血钠浓度,并血气分析1次,结合血气分析和血钠浓度监测结果,合理调整NaHCO3滴速和钠含量,且治疗前后需监测患者血糖、血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2]。

1.3评析标准

治疗前、后均需监测患者血钠浓度,并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理功能,另外需要观察和详细记录患者APTT、血糖、心肌酶谱、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血钠浓度正常值为135—145mmol/L[3]。

1.4统计学分析

由SPSS22.0软件整理、统计本实验结果,表示定数资料行百分数(%),检验行x2,检验定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值,表示用(±s),若P<0.05,则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实验29例患者经治疗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其中5例患者多次出现高钠血症需多次进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且所有患者治疗后血钠浓度均降低<145mmol/L,29例患者治疗后血钠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而APACHEⅡ评分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明显提升,而心肌酶谱和血糖等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无病死事件,具体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高钠血症指的是血清钠浓度>145mmol/L的病症,多发于重症监护室患者,一旦发生高钠血症特别是重度高钠血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高钠血症包括潴留性、浓缩性等两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初为焦躁、嗜睡,皮肤干燥、口干,进而出现进行性肌张力增加、反射亢进、惊厥、甚至昏迷。一旦出现高钠血症,患者脑细胞会发生脱水,进而牵拉破坏患者细胞间的桥接静脉,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减少钠摄入,或为患者补充血容量的同时给予利尿剂,以此促进钠排出,同时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血液透析,但 治疗期间患者血钠浓度波动幅度较大,效果并不显著,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近几年临床重症常用疗法之一,即应用血液滤过器模拟肾小球滤过功能,清除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分和部分代谢产物,而使用的置换液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似,能及时恢复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具有稳定血液动力学、消除炎症介质、溶质清除率高、调整免疫系统、营养支持等特点,可有效避免血钠纠正过快而引发多种并发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最大限度的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4]。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29例患者治疗后血钠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无任何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明显提升,而心肌酶谱和血糖等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均逐渐恢复正常,无病死事件。综上所述,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监护高钠血症的应用效果较显著,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生理功能,降低血钠浓度,还可减少脑出血、抽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预后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重症监护高钠血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谊蓉,马峰,周美兰,等.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度烧伤合并急性重度高钠血症[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6,25(1):35-39.

[2] 何玲玲,谢龙,杜春红,等.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应用[J]. 海峡药学,2015,27(11):192-194.

[3] 崔云,张育才,戎群芳,等. 高容量血液滤过与标准剂量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小儿严重脓毒症对比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2015,95(5):353-358.

[4] 白科,刘成军,符跃强,等. 改良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儿童连续性血液滤过中的应用[J]. 中华儿科杂志,2017,55(5):334-337.

论文作者:刘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监护高钠血症的应用体会论文_刘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