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博奥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发展也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文章主要介绍BIM技术的特点、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使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概念;特点
1BIM技术的特点
1.1可视化
可视化是BIM技术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可视化即看得见。如今很多石化工艺工程的施工图纸均是平面的,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相关人员充满想象力。简单的图纸和线条可以使施工人员在理解时没有过多问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复杂工艺层出不穷,若依然使用此种方式则很难使图纸将整个工程的特点和构造等方面得以展现。BIM技术提供了可视化思路,在应用过程中,其可以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在整个设计图纸中将重点进行标注,通过不同构件之间的互动和反馈,使整个过程变为可视化的过程。
1.2协调性
在任何工程造价管理中,对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施工单位,业主,或是设计单位,均需要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做好协调工作。但在实际的施工中要依靠人力来进行沟通,不仅难以做到及时全面,也会为相关人员带来更多麻烦,而应用BIM技术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此方面问题,其可以贯穿整个工程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为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以便于能够及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1.3模拟性
BIM技术中,模拟性也是极为重要的,在应用时其可以将设计阶段的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在整个过程中,其不仅只是将工艺站场的模型进行模拟设计,也能够在模拟的过程中实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进行操作的事物。如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后会造成什么后果等,通过模拟即能够进行一定的模拟实验,如可以使消防人员进行模拟疏散,或是进行紧急逃生的模拟演练等,通过模拟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也能够有效优化整个设计。
2传统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
社会理念在不断的转变,市场体制也在随着发生着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政府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因此对该方面采取了相关措施,使得工程造价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今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很多地区已经采用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然而虽然此种形式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但鉴于各个地区各方面发展速度和现状存在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也有所出入,导致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计划特色依旧明显,同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工程造价水平的提升,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造价行业的健康发展。
2.2工程造价数据缺乏时效性
建筑工程的造价估算往往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建筑材料的价格往往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但由于在造价估算的过程中一般会定期发布指导价格,往往会落后市场价格,其与市场价格之间不能即时进行对接。另外,在项目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造价估算的消耗量指标往往达不到市场指标,导致众多企业在造价估算中使用政府之前颁布的数据信息,因其更新缓慢,无法对市场中的各种需求做出准确的反应,使得造价估算的相关数据失去可靠性。
2.3造价数据难以实现高效共享
在传统造价管理中,造价师需要对现阶段的施工工程造价数据进行分析,而若要对其进行很好的分析,则必须将所有数据进行整合,整合之后方可对其进行分析和加工。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造价师在工作中累积的造价数据分享方面,因其难以及时将相关信息与其他人员进行共享,也就导致其无法很好地与其他人员进行协同合作,由此而造成的造价管理问题也十分突出。
2.4造价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
人员流动在各个行业中均有所体现,造价管理工作相对较为繁琐,很多人员无法长期忍受,因此该行业的人员流动问题也较大。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各个地区均有其独有的形式和特点,在经过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个团队的运作后,其已经形成一种模式。而一旦人员出现流动,不仅会对当前的工作交接造成影响,原本的人员跳槽到其他单位后,其也无法很快的适应当前的工作,对于保障工作质量而言存在不小的困难,甚至可能为相关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信息管理中的可视化操作
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社会各个领域均在相继实现信息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并且在BIM技术可视化特征的影响下,其可以使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得到更大的提升。在应用的过程中,其可以将信息模型进行建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与数字信息进行整合,为各个工程提供更多的造价信息,包括空间、时间以及各个施工阶段,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并且可视化的工程管理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数据信息和资料,为造价投资决策方面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3.2工程在前期施工准备阶段造价管理及BIM技术的应用
首先工程中标后为了更好的控制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测算项目计划支出成本,项目对材料量控制审核时有相应的审核依据,在劳务、专业分包谈判时有相应的测算依据,在购买材料时有控制购买价格的依据等等,为了提供这些有效的数据就需要在工程中标后做出一份完整、准确的标后预算。目前标后预算只是根据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也是根据施工经验来编制,许多复杂的工程项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考虑的方面不是太全面,很难发现施工过程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到施工期出现很多变更,使得标后预算提供的数据存在误差。而且目前的详细的造价数据只有造价人员知道,项目其他管理人无法准确的了解,使得数据积累困难,项目及企业层对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存在障碍。
BIM技术可以在前期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反复的预施工演示,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变更确保前期标后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后期控制各项数据提供有效的依据。BIM技术还可以让以上数据通过相应的软件能快速、随时调出、查看、对比,构建起完整准确的建筑模型数据库,使过程化管理可以更高效、准确、精细,能有效的提高成本控制和各数据对比分析能力,使企业真正做到对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3.3工程施工阶段中的BIM技术应用
在建筑施工阶段,由于施工时间可能长,市场的变化速度较快,工程造价过程中相应出现了许多困难。如果合理应用BIM技术中的可视性、模拟性、和协调性,则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使工程成本大大减少,防止工程因出现问题而重新建设。因此,应该严加把控施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有条不紊的进行建设,这样能够避免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工程竣工时,应用BIM数据模型,可以将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保存,其信息数据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程结算效率,避免了出现相互扯皮等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发展,也与我国整个工程质量方面的提升息息相关,甚至与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如今人们对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种情况下除了要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外,做好造价管理工作也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汪茵,高平,宋蓉.BIM在工程前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4,08:64-67.
[2]韩学才.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2014,18:97-99.
论文作者:刘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造价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