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_软件园论文

我国软件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_软件园论文

中国软件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软件园论文,中国论文,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软件产业是一个新兴、附加值高、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而软件业的发展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园的发展。因此,认清中国软件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对中国软件园的发展、提高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乃至国家的经济安全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软件园发展的外部挑战

1.1 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的挑战

中国软件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和评估竞争能力时,应当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综合分析其技术、人力、客户、管理、品牌、渠道、服务等优势。只有具备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入WTO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是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认清形势,以备迎战。相比而言,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中国软件业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重复开发低技术含量的软件中国软件市场正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转型的过渡时期。中国的软件业虽然也有过北大方正排版系统等一些成功的软件系统,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软件生产企业均在较低层次上进行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目前,国内的软件开发大都集中在管理软件、财务软件等基于数据库应用的软件开发上。这些工作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很难得到技术积累和较高的收益。而且,同类或相同的软件在不同的公司进行着大量的重复性开发,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技术的含量无疑是决定—个软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能源。由此看来,国内的软件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尚不成熟的国内软件市场目前国内软件市场还很不成熟。由于盗版行为,加上缺乏行业规范及有效的管理,使得软件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就造成了软件产业无法进入良性循环。

(3)软件设计未与国际接轨 中国的软件开发人员普遍缺乏开发国际商业化软件产品所必需的概念、规范与经验,对于国际软件市场也缺乏必要的了解。事实上,目前国内软件产品的开发无论在设计规范、测试技术与测试工具等方面都没与国际接轨。因此,产品难以推向海外市场,而对于国际软件市场的不了解也造成了软件产品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无法参与国际竞争。

(4)尚未建立适合国际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 中国软件公司要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质量,合乎国际标准的质量。拥有CMM国际软件开发认证资格这张进入国际市场通行证的软件企业也为数不多,因此,没有成熟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是中国软件企业的致命伤。

(5)软件产业基础薄弱 软件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也就决定了软件业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个继续发展的平台。首先,软件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软件产品以版本升级作为更新的主要手段,而继承的旧版本这部分无需重写代码,可以说是零费用,但却可以作为新软件进行销售。因此,能给软件开发者带来很大收益,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后进者先天不足。其次,软件构件的可重用性。一些标准件不仅可用于本软件的升级,而且也可用于其他软件的开发过程,有效的缩短了软件产品的开发时间,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这又是不利于中国企业竞争的一面。再次,软件对用户的捆绑性,当用户熟悉了某个软件后,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别的同类型的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软件,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WPS2000办公软件,许多人都认为它优于微软的OFFICE2000,但作出更换选择的人并不多。

1.2 园区林立,竞争加剧

(1)现有软件园情况 为加速中国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国际化,科技部从1995年底在全国组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园,现已发展到19家软件园(科技部认定),这19家软件园的软件销售额为186亿元,自主软件版权的产值133.6亿元,占全国的80%,形成了一批全国一流的软件企业和集团,软件产业初具规模。

2000年底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开始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评选活动,各地充分重视,经层层考察、筛选,于2001年6月29日产生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地方性软件园更是数不胜数。

(2)软件园的动态发展 有人说市场经济不变的规律就是变。许多省市、地方都已意识到发展软件园对软件产业、乃至地方经济的强辐射、带动作用,都在不失时机地发展软件园区。因此,即使已被命名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还要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众多园区中出类拔萃。

1.3 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1)交通和生活环境有待改善 良好的交通和生活环境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软件园自身虽然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竭尽所能为企业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但由于软件园尸般都是在城市周边另辟一个独立的园区,因此应从大环境上逐步改善环境景观、绿化、交通、休闲娱乐、空气污染状况等,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和开发人员。

(2)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软环境对于企业投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要与有关部门发生联系。工商注册、纳税申报、报关等—系列工作都有待于进—步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1.4 高尖人才,争夺激烈

(1)软件人才缺口大,结构不合理 1998-1999年印度共有软件技术人员约25万人,其中67%从事软件开发,3%从事专业技术领域研究,11%从事市场拓展和客户关系,15%从事客户支持工作,其他工作占4%。而中国目前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总体约有25万人,中国一年正规大学教育仅能够培养3.5万个电脑专业的毕业生,同时人才外流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有专家预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每年要面对20万左右的软件人才缺口[1]。

(2)外企、知名企业人才争夺 国内软件行业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跨国软件巨头和国内知名企业“人才圈地”压力。实际上,印度、中国等已经被跨国软件巨头定为争夺软件人才的首选之地。目前,中国出现了猎头公司专为国外物色输送软件人才,加剧了国内软件人才的短缺。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软件人才的使用成本是中国的9倍,印度是中国的2倍。国外软件企业一边利用相对于国内平均水平的高薪诱惑,吸引中国高素质软件人员充实自己的人才队伍,包抄国内软件企业的后路;另一方面又利用这支熟悉国内环境的人才队伍,推进核心软件产品的本地化工作,从而在产品上击败羽翼未丰的国内软件企业,直至最后取得垄断地位[2]。

(3)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 软件业从业人员的争夺如火如荼,而在国内竞争市场上,许多大学毕业生都将择业城市选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非中心城市明显处于人才竞争劣势。

2 中国软件园发展的外部机遇

2.1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1)国家政策有利于软件园及软件业的发展 从1982年,科技部、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等有关部门就陆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软件园、软件产业的思路,2001年由国家计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对软件企业及软件园区进行认定,授予11家软件园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的称号,并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以加快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政府对软件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特别是政府采购对国产品牌的保护,中国软件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在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等应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中国软件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快速攀升。在行业应用市场上,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差距迅速缩小。

(2)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各省市都将软件园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个重要方面,并努力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带动地方发展。许多城市都成立了由省、市有关领导、行业主管负责人构成的软件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软件园发展战略,由相关领导组成的这一决策层,能够及时、有效地协调各有关部门的政策、利益,使决策迅速,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赋予软件园区更多的管理权限,使办事更加高效、简便,创造较好的投资软环境,提高园区的吸引力。

(3)税收等优惠政策 为了加快软件园的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软件园往往采取低房租,并还有一定的返还、减免措施,减少企业的财务负担;税收方面,落实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出口创汇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宽松的外部环境。

2.2 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1)软件产业,市场无限 200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美元。据赛迪顾问预测,2002~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将以21.3%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预计2005年将达到748亿元人民币。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的快速成长将拉动IT技术的应用普及,拉动IT培训和资源外包等相关市场领域的孕育与发展。

推动21世纪各国生产力现代化进程的决定因素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信息产业还是促进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工业自动化、金融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服务自动化,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但能提高社会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同时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

统计表明,2001年全球PC软件前100家公司的收入总和为318亿美元,其中微软占69%,其他99家加起来也只有31%;这就是上游软件和下游软件的差别。由此可知,软件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利润丰厚,而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利润较高、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综合国力的操作系统。因此,中国的软件业在占领广阔的应用软件市场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技术。

(2)软件业发展的新方向—外包 ①经济效益。据权威报道,1999年一年,仅美国就提供了约400亿美元的软件外包业务,而且这个市场的增长率是十分惊人的。2000年美国提供了约600亿美元的软件外包。而中国即使仅承包美国每年软件外包业务的2~3%,就完全可以使自己跻身软件出口大国的行列了。Gartner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的收益,到2006年将与全球领先的印度并驾齐驻。届时,两地的有关收益均会超过270亿美元。

通过软件外包业务,可以扩大中国软件的国外的知名度,使中国的软件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台阶。大大提高中国的软件开发水平并进一步带动中国整个IT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另外,还可以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利润率,增加外汇收入。利用和学习国外先进的软件开发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对国际软件市场发展的敏锐性和判断力,为进一步实现自有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奠定基础。②市场效益。虽然中国软件市场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但整体来说国内市场还相当狭窄。虽然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推动的信息化发展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激励和约束机制均显不足,软件产品的用户主要是一些发达地区的一些高科技或管理先进的企业,还有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如邮电、银行、能源等企业,而且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改观,面对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软件企业,扩大出口,实现软件外包是中国软件业发展近期的必然选择,③人才效益。软件外包并不是只有经济效益,还可以培养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这些人才是素质全面的人才,包括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调研、项目研究和具有优秀外语水平的公关人才,而这正可以弥补中国软件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缺陷。

(3)海外留学人员 ①技术优势。在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现已有数万名处于各个领域的掌握高新技术的海外留学人员。这些留学人员之中已有许多人在各大公司掌握着核心技术。目前,这个留学人员群体已经开始组织起来,协同工作,随时准备为国效力。如美国硅谷地区的“中国国际互联网技术协会”已吸收了近300余名掌握国际互联网高新技术的留学人员,该协会以交流国际互联网的最新技术、促进中国与国际信息行业的联系加速中国信息化建设为宗旨。又如“北美中国半导体协会”正在着力促进中国与美国硅谷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已有会员1000多名。②市场优势。许多留学人员已经在一些大公司从事着中上层管理工作,更有一批佼佼者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工商界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并与欧美许多国际大公司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他们清楚国际工业界对软件产品的需求,对未来软件产品市场前景有着准确的估计。同时,有些留学人员已经参与了国际软件产品的规范和标准化协议的制定,对软件产品未来的发展规范和趋势有着相当准确的把握。显然,把留学人员的这种技术和市场的优势与蒸蒸日上的国内信息产业结合起来,将进发出一种难以估量的超速发展效应。

收稿日期:2003-06-10

标签:;  ;  ;  ;  ;  

我国软件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_软件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