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研究

对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研究

林达明[1]2002年在《对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定的济管理制度产生于一定的经济环境,并为经济服务。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外汇管理总是与一率。鉴于出口对我国经济的重要作用及因国内外经济因素的差研究摘 异导致的出口外汇收入流失现象,我国在1991年实行了出口收汇来保障我国出口外汇收入能安全、及时收回境内,以充分发挥出口要作用。 所谓出口收汇核销是指以出口货物的价值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外汇收回国内的一种事后管理措施。经国务院批准的1990年12月9日颁布的《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和以此为依据的、1998年6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是实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法律依据,构成了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基础。出口收汇核销制度明确了所有境内出口企业必须遵守出口收汇核销的有关规定。其主要内容为:出口企业必须凭由外汇管理部门印制的核销单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收汇、核销手续,否则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它的特点包括:1、 整个管理过程是围绕着核销单进行的;2、以事后管理为主,不妨碍出口的原有秩<WP=4>序;3、出口收汇核销制度是海关、银行、经贸管理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合作的产物。从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是特定的国内经济因素的产物,并呈紧、松波浪形发展,但总的趋势是向宽松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随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和金融市场发育的逐步完善,出口收汇核销制度需要将按市场的内在要求进行调整,以核销单作为监管出口收汇的功能将逐渐弱化。加工贸易和逾期未收汇核销是出口收汇核销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应该适时地调整产业政策,引导加工贸易抢占产业内分工的高级环节,这是加工贸易发展的关键。产生逾期未收汇核销的原因包括贸易风险、出口企业自身素质差和黑市、逃汇、骗汇行为的存在。为了对加工贸易和逾期未收汇核销进行有效的管理,外汇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与海关、外经贸等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改进工作方法,引导企业做好出口收汇核销工作。不可否认的是,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在提高企业出口收汇速度和出口收汇率,防范不法分子私自截留外汇在境外,从而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本身亦存在缺陷和局限性,表现在:1、逾期未收汇核销问题难以根治;2、逐笔事后真实性审核的管理方式监管成本和社会成本巨大;3、一些现行的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措施行政色彩过浓;4、对一些监管措施的细化做得不够,可操作性不强,比如不能适应加工贸易的发展形势而相应调整对其管理措施,给基层的核销工作带来混乱。<WP=5>造成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缺陷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外部环境看,外汇管理部门处于整个涉外经济活动的下游,如果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不规范,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外汇的汇兑管理压力最终必然集中到外汇局,使外汇局成为矛盾的焦点,同时,地方利益与外汇管理的目标的矛盾,令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措施的实施受到制约。从内部因素看, 除了外汇管理部门处于整个涉外经济活动的下游的不利位置外,外汇管理部门自身对出口收汇核销管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与 追求面面俱到的的管理目标的矛盾是造成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从深层分析来看,造成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弊端缘于其直接管理的方式。出口收汇核销制度是以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出口企业逐笔事后真实性审核为管理模式,由于这种的模式定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假定任何一笔交易都可能违规,因此全部交易均需外汇局直接管制的过程中加以鉴别。在外汇交易量有限的条件下,审批过程对正常交易造成的外部成本与实施逐笔审核可以预防到的损失相比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随着外汇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汇管理法规的日益完善,非法交易的实施成本日益加大会导致非法交易的发生率下降,但同时大量正常的交易则在费时费力的审核过程承受较大的效率损失,而且直接逐笔审核的操作成本也在不断扩大。 因此,现有的出口收汇核销监管模式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基层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成本与效率的<WP=6>矛盾激化。随着我国加入WTO,给我国外汇管理乃至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带来重大影响和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针对目前的监管状况,必须主动调整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思路,以配合我国整体外汇管理事业的改革。笔者认为,这种思路应该是:改变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方法的转变,确定管理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监管效果。改变管理观念是指改变过去被动管理的局面,实行主动管理,树立服务的意识,按经济规律办事;实现管理方法的转变意味着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方式转变,监管对象由面向企业向监管银行转变;确定管理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监管效果是指由“控制面”向“控制力”转变,确定重点,集中资源管理,摒弃“面面俱到”的管理思想,同时提高管理手段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有效监管的效果。 这方面也有国际经验可供借鉴,如南非等国非常倚重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对企业外汇收支的监管作用,他们的做法是:原则上将所有结售汇业务都由银行按照中央银行制定的操作指引办理,

王艳萍[2]2011年在《出口收汇核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环境的根本性改变,我国的国际收支和外贸金额都已经有了较大的飞跃,这导致目前的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和实际出现脱节,产生诸多问题。文章列举了一些出口收汇工作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的想法,改进出口收汇制度也是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共识。

穆志谦, 裴建君, 陈婧, 廖小鹃, 王健[3]2004年在《贸易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系列介绍之二 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新体系》文中认为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适应加入WTO后出口贸易发展的新局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出口收汇核销制度进行了改革、创新和完善,开发了“出口收汇核报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 于2003年10月8日和11月1日分两批在除广东省外的全国其他省市分局推广。新系统是新的核销制度赖以生存的技术土壤,两者共同构架成出口收汇核

郑建良[4]1994年在《加强出口收汇监管 努力提高出口收汇率》文中认为加强出口收汇监管努力提高出口收汇率郑建良为了确保国家外汇及时如数收回,防止外汇流失,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从一九九一年起,我国全面推行了出口收汇核销制度。从近叁年的实施情况看,出口收汇核销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可以肯定,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

付重益, 陈卫和[5]1997年在《对九江市出口逾期未收汇问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九江市出口逾期未收汇问题的思考付重益■陈卫和自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商品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出口和出口收汇是不同的概念,出口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汇,然而商品出口以后,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保证出口货款全部按期...

王井岗[6]1991年在《浅析出口收汇情况的考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口收汇率”是考核外贸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出口货款能否及时、安全收回。但由于出口、出口收汇统计口径多种多样,各地计算“出口收汇率”的方法不统一,使得数据的利用价值、可比性不高。如何界定和计量出口收汇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目前计算“出口收汇率”的缺点以某省数据为例,按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口收汇率,将会出现下表所示结果:

石杰[7]2007年在《为进出口企业减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商务部联合发文,宣布自今年7月起废止1999年3月发布的《出口收汇考核试行办法》及相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有关出口收汇考核问题的相关条款。这对进出口企业是个利好的消息,它减少了政府与企业的人力和管理成本,也为进出口企业减了压。

佚名[8]2002年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调整出口收汇考核指标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随着联网等监管技术手段的提高和鼓励出口政策的出台,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了对出口收汇核销单(下简称"核销单")使用期限的规定。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于1999年3月联合发布的《关于下发<出口收汇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汇发[1999]103

孔祥贵, 吴志峰[9]2001年在《骗子诡计多端 汲取教训严格把关──对出口收汇项下伪造、诈骗核销单证案件的分析》文中提出近一年来,广东省内接连发生多起诈骗、伪造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案件,从中透射出现阶段外贸出口项下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动向。这些案件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凭伪造单证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案和外贸代理出口项下出口收汇核销单被骗案,其中前者共发现7起,后者19起。现结合典型案例归

参考文献:

[1]. 对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研究[D]. 林达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

[2]. 出口收汇核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 王艳萍. 现代商业. 2011

[3]. 贸易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系列介绍之二 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新体系[J]. 穆志谦, 裴建君, 陈婧, 廖小鹃, 王健. 中国外汇管理. 2004

[4]. 加强出口收汇监管 努力提高出口收汇率[J]. 郑建良. 浙江金融. 1994

[5]. 对九江市出口逾期未收汇问题的思考[J]. 付重益, 陈卫和. 金融与经济. 1997

[6]. 浅析出口收汇情况的考核[J]. 王井岗. 国际贸易问题. 1991

[7]. 为进出口企业减压[N]. 石杰. 国际商报. 2007

[8].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调整出口收汇考核指标的通知[J]. 佚名. 国家外汇管理局文告. 2002

[9]. 骗子诡计多端 汲取教训严格把关──对出口收汇项下伪造、诈骗核销单证案件的分析[J]. 孔祥贵, 吴志峰. 中国外汇管理. 2001

标签:;  ;  ;  ;  ;  ;  

对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