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_毛梦

浅论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_毛梦

毛梦南京炮兵学院 211132

摘 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取得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在现实中同样的教师和同样的教学方法会得到明显不同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效果的保证,但学习习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针对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教师不仅要用好的教学法教会他们汉语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留学生 汉语学习 习惯培养

一、来华留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我们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时,通常探讨教师的教学、教材和教法,把焦点聚焦在教者身上,却很少重视对学习者这一方面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探讨,缺少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我刚结束的留学生《汉语基础》的授课中,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在两个平行班中,我们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学法,不同的学生,效果明显不一样,甚至于在同一个班用同一种教学法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亦很不一样。刘珣先生指出:“第二语言习得有普遍规律,同时学习者又表现出很多个体因素的特点。”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学生的成绩好坏,学习效果好坏,通常会认为是学生是否刻苦、是否会学习的结果,没有意识到作为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其肯学习、会学习。吕叔湘先生指出:“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笔者认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技能也应包括自学的技能。

我们都知道,在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在言语主体、言语环境和言语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言语主体,言语主体的积极学习和善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譬如说,我们每个人在呀呀学语的阶段学习我们的母语的时候,这个体现得非常明显,不一样的孩子在同样的时期对于语言的掌握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语言还是帮助学生学言语?换言之,教学的目的是掌握语言的知识还是语言的运用?语言是习得的,而不是正式学得的,学生要主动习得语言,必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来华留学生的特殊性在于:他们都是他们国家军队中有培养前途的中下级年轻军官,有过军功;来华是变相的待遇享受;来华学习时间普遍有限。譬如,在我们学校,我们教授的留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中短期留学生,而且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生,汉语学习对于他们来讲仅仅是专业课之外进行学习调剂和补充的一种成分。在华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而且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还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进行汉语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要教会学生很多词汇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对来华留学生不可能只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他们通过短期的学习能掌握汉语学习的规律,养成适当的学习汉语的习惯,懂得较好的学习策略,回国后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得以汉语学习的自我持续。

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习策略范畴。正如刘珣先生指出,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研究发现,不同学习者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有很大的一致性和规律性。探讨学习策略的规律性有利于深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同时对教学实践也有启发意义。

二、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几种主要习惯之培养

1.记忆习惯,主要是培养听音能记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听音能记的习惯建立在学习拼音的基础之上。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因为从小到大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对于汉语可以说是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基本上全盘掌握,不管是说还是写,所以,拼音之于我们应该大部分时候都是局限在查字的用途上了。但笔者在曾经的教学中遇到过一位来自柬埔寨的学生,每当我说出汉语单词或者句子,他就马上用笔记下来,并且可以准确地向我复述出来。我没有写给他看,他如何能写下来?他告诉我他记的都是拼音,他以前学过拼音,因此所有的词句他都只用拼音书写和复习,靠这种方法,他能听能说汉语。结合这个事例说明,拼音不应该局限在查字的用途上,而且在学生自学中有着关键的作用。

2.求解习惯,主要是养成见字即查的习惯。仅仅养成听音能记的习惯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锻炼了听说能力,能听能说,但不能读不能写,因此字的学习是解决读写能力的关键。学生仅仅学习课堂上的字词句是不够的,无论是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字词,还是在课堂外大街上看到不懂的字词,如果学生能随时随地查学汉字的话,词语的积累就会丰富。因此好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使用字词典的习惯,使学生不依赖教师而是依靠自己积累汉字、词语和句子。可能不是每一次遇到不会的字词的时候手边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字典,但我们可以身边带上个小本子和笔,遇到了就记下来,等有字典的时候再来求解,俗话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实践习惯,主要是培养应用习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外语学院的老师包括一般专业的英语老师在教授英语的时候往往会采用全英教学,只字不用中文作为中介语,不论招致学生多么严重的不满和抗议,都不妥协,坚持全英授课并且要求学生讲英语,学生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接受没有中介语的条件下听和说,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那些采用中介语学习的学生来看进步会更快,而且更自如。学生的实践机会是非常宝贵的,最好的实践机会是面对具有汉语表达能力和纠错能力的老师,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有用汉语的机会,还可以有被纠正指导的机会。面对留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使用汉语授课以及课后交流,即使不是一开始就用全汉语授课,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少英语或者学生母语的使用数量,直至过渡到基本使用全汉语授课。

4.监控习惯,主要是培养自控习惯,即积极学习、主动生疑、自我检测巩固的习惯。教师上课前通常会细致备课,上课时把准备好的知识点全部讲解,学生只需要“听”和“学”就行了。这固然是教师授课职责之一,但不是全部。有经验的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自我监控的系统,即在开始讲课前,学生应先知道自己哪些是不懂的,养成“生疑”的习惯,然后提问,寻求“解惑”的途径,最后课后自己复习,检测自己是否完全掌握并进行巩固,完成自我监控的全过程。因此在讲课中,教师可以适当留一点空白点,即先不详细讲解,而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或者课堂讲课前先默读(朗读),看看有什么问题不懂的。这样实际上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是从师者角度出发教老师要讲的,而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回答学生要学的。当然,如果老师准备的知识点学生认为懂了也不要轻易放过,为了防止学生不一定真懂,教师可以按计划讲解或者举例测试。如果学生问的问题在其他课文出现过,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对比归纳,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兼顾了老师授课主体和学生学习主体。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培养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

1.教师的意识。在留学生汉语习惯的培养中,教师的意识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研究。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其汉语水平的关联,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加以总结,这样有助于教授后来的其他班级时提供更好的教学借鉴。

2.习惯培养的强制性。习惯的培养是具有强制性的,因此教师一开始要督促甚至强制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例如必须随身带字典,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字词时先不解说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先查字典,学生要表述某个意思时老师明明猜到了也不告诉他,而是要他自己查字典再表达出来,然后老师再引导或者纠错,通过这种强制的方法养成学生利用字词典自学的习惯。

3.学生的自觉性。除了强制性之外,学生的自觉性也很重要。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在要求学生培养某个习惯时,要和蔼地、风趣地解释其好处和成功的例子,学生在轻松的劝说中明白了老师的好意,会自觉地接受和运用,最终内化成自己的习惯。

4.日常渗透性。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通过某次专题教育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例如每次上课要带字典,初学者每天说一个汉语句子,中级学生每天讲一个故事或者新闻等,也可以每周教一种学习方法。例如跟读、复述、听述、听写等,这些都是学习听力的好方法,可以连续一周巩固一种方法并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会进行学习策略探索,养成良好习惯。

5.群体影响性。学习习惯具有群体影响性,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正面强化,及时鼓励和表扬。教师还可以不时地组织学习方法讨论会,引导大家比较各种学习方法,有利于留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论文作者:毛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4年2月(总第6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2

标签:;  ;  ;  ;  ;  ;  ;  ;  

浅论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_毛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