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交流牵引电机检修线的设计论文_张成强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 430000)

摘要: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这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就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而言,如何更高效的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成为重要问题。通过提升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运用的效率,来实现整体运作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轨道交通的牵引系统和辅助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检修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辅助系统;故障;检修

1前言

众所周知,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之一,为城市居民出行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帮助。轨道交通在兼具经济、便民和实惠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高效运输、减排以及速度的目标,为此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健全车辆检修模式的支撑保障。只有构建与之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检修管理体系,才会有效降低运营及维修成本,进而实现车辆安全平稳运营的目标。

2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与牵引网两个部分,通常采用的是直流和交流两种形式,面对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城市轨道交通,需要采用更高效的牵引供电系统来提升整体运作效率。相较而言,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较为繁杂,且维护成本较高,因此逐渐趋向于使用交流牵引线供电系统。

图1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2.1直流交通牵引供电系统运用中的问题

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部分城市采用的是直流电。这一形式需要搭建直流牵引供电网,将城市变电站、接触网和牵引网等联系起来,如图2所示。

图2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

如果采用这一形式的供电系统,一旦部分供电电路出现问题,就需要立刻更换供电线路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在构建整体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时,需要采用相对杂散的电流保护措施来确保电能的均匀分布,进而维护整体供电体系的稳定。面对日趋繁重的城市轨道交通压力,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以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再加上这一系统技术需要采用繁琐的维护措施,耗费较多成本。因此越来越多城市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方面趋向于交流牵引供电系统,提升维护效率,进而整体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在城市轨道交通交通中采用交流牵引供电系统,通过单向链接来实现电网和变压器之间的协调运作。使用中首先需要安装两台采用双绕组单项变压的变压器,然后通过电网来使整个结构形成开口三角形,以此实现供电系统的高效运作。这样整体化的供电系统由于合理配置电网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实现各端口与牵引母线的紧密连接,进而保障了供电系统的高效性。由于对整个系统采取了加压系统设置,以此来保障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正常供电。但另一方面,由于交流牵引供电系统需要在长时间动态取流的状态下运作,因此在系统设备安装过程中要提高其耐磨性,进而提升系统的使用寿命。

3牵引系统故障与检修

3.1牵引系统故障

第一,运行状态存在异常。当前,地铁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地铁车辆刚刚启动或者是在高负荷的运行状态时,就非常容易出现过载的现象,过载现象在地铁的运行中属于异常的运行状态,给地铁运行埋下了隐患。一般来说,地铁的过载现象会导致地铁电网的电压和电流发生波动的情况,达到某一程度时,系统就会自动识别为短路故障,从而导致继电器发出错误的指令。第二,金属性短路故障。通常情况下,地铁牵引系统的金属性短路故障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钢轨和三轨发生直接接触时出现的金属性短路故障;第二种是在绝缘支座被击穿之后,由内部与供电系统相连的接地扁铜与三轨接触引发的金属性短路故障。简单来说,造成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地铁车辆完成定期的检修之后,出现了检修人员的工作疏忽,将金属的检修工具遗漏在地铁的钢轨个三轨之间,在地铁进行试运行时,就会发生此类金属性短路。

3.2牵引系统的故障检修

对于地铁牵引系统的故障检修,由于大部分的地铁牵引系统故障都是发生在距离牵引变电所较远的部位,在进行故障的检修时就可以利用仿真系统对故障进行分析。通过仿真系统可以清晰的对馈线电流进行识别,根据电流的变化找出牵引系统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利用仿真系统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时,还可以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的掌握故障特点,对故障进行精准的检修。另外,检修工作人员还要对检修工作认真负责,制定严格的牵引系统检修流程,避免地铁运营中的不必要损失。

4轨道交通常见的检修模式

从我国当下的国情来看,我国目前大部分检修基地仍然采用计划预防维修制度对车辆进行维护,无论其执行模式还是设计模式都与传统的制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计划预防维修制度是一种日常维护制度,其侧重于对车辆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因此,其检查方面并不是十分全面,维护保养工作做的也不是十分认真,再加上其技术主要用于修理周期性的结构,对于一些永久性的结构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养和维护作用,在发生突发状况时也没有强硬的技术支撑,最终造成车辆使用年限缩短等问题。

4.1日常检修

日常检修是确保车辆正常运行的基础,主要包含日检和双日检。其检修范围囊括了车门系统、蓄电池箱、地铁车体、照明系统、制动系统、电气装置等设备,同时包括当日上报的各类保障数据信息。此外根据周期为区分,检修模式还包括双周检修和月度检修。其中双周检修的检修内容为制动系统、电气柜、车门以及照明系统等,并对其性能进行排查和试验。而月度检修则是对车辆核心零部件进行必要的除尘处理或试验,尤其对临近期限区域内的设备要及时处理和更换。

4.2架修、大修和临修

首先,架修在架修室进行,多以运行时间为主,即达到5年以后就必须进行一次架修。为此一般来讲架修工程的规模较大,既要对转向架进行分解、清洗、维护,还要对电路及相关部件进行相关测试和例行检测。其次,大修主要对全车线路进行重新设计,其宗旨就是为了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一般以运行10年或是行驶100万km为数据标准。时间大约要消耗两个月的时间。最后,在临修中,一般就是短暂性检修,多是临时出现的故障或是未预先设计到流程的检修,而且包含两种模式,分别为在线临修和场内临修。

4.3返厂检修

返厂检修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是也存在理论可能。即存在重要安全隐患或者问题无法解决时就需要将车辆送回厂家进行返厂修理。

5结束语

总之,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城市人口激增以及城轨建设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为车辆检修模式的创新改革提供新的动力支撑。为此地铁公司要加大新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力度,与时俱进地引入先进的检修手段,拓宽检修人员的技能视野,实现资源高度共享的同时,为车辆整体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最终确保地铁运行安全性、效益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郭新 李春广 黄挺等.地铁车辆检修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04)

[2] 黄迪 韦忠朝 陈时春.铁路机车牵引电机检修线的设计与优化[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01)

[3] 张伟.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牵引电机检修流水线工艺设计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2(03)

[4] 代兵.试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艺[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

[5] 李达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模式及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11)

[6] 韩孟.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及电力技术[J/OL].交通世界,2017(36)

论文作者:张成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轨道交通交流牵引电机检修线的设计论文_张成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