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专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分布特点研究论文_杨燕儿

精神病专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分布特点研究论文_杨燕儿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流程进行分析研究,以完善院内护理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2018年1~12月登记在册的143例精神病急诊患者的安全护理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者81例,约占总急诊人数的57%。因此完善院内转运流程,提高科室间的分工合作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结论: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的安全护理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急诊室接诊、院内转运两个环节中的安全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精神病;专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特点

引言

联络精神病学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综合性医院属于精神科诊治范围的病人极为多见,但国内仅有少数医院正式开展此项工作,且报导的会诊率较西方国家低,实际上综合性医院对精神科会诊的需求十分巨大,会诊率高低主要不是因为精神障碍的严重性、频率在东西方之间或中国各医院之间有明显差距,而取决于临床管理方面意识到的困难和各科医生对精神科的态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12月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急诊患者143例,男性69例、女性74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4例,其他有59例,其中精神障碍伴随精神药物中毒12例、精神药物反应3例、意识障碍2例、发热11例、外伤12例、压疮2例、妊娠2例,内科躯体疾病15例等。

1.2急诊科环境设计情况

1)病房设计设有单独的抢救床一张,病房有4张床,床与床之间有帐幔相隔,使病人之间不相干扰,中间有活动护士站,方便护士观察病情,护士在护士站可监视全科的监护仪,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病房设备抢救室及每个床单位放1张多功能床,床的两旁有安全防吊臂,床头上放置心电监护仪,房间配有5个呼叫机、吸氧装置等。另配有呼吸机、活动输液架、负压吸引装置,输液泵和注射泵,除颤仪、气管插管装置、保护性约束具等。3)病房人员配合由于我们是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同时建立了综合医疗服务模式,故除收治普通急诊危重病人外,大部分都是由精神科病房转来的精神障碍伴危重疾病的病人,因此要求医护人员配合密切,除要治疗严重的躯体疾病外,同时经家属同意还要应用保护具约束,以保证护理和治疗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心理治疗师还要及时跟进,以解除家属和患者心理疾患,使患者的病情得以及早控制。5)实行科学性护理排班首先在科室建立护士长与护士之间沟通联系本,由每位护士年初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具体休假时间,护士长根据工作具体情况给予协助调整,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实行科学排班,在病人多时,护士长与护士都在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病人少时尽量安排大家人性化的休息,同时在每次排班外增加1名听班护士,以便在忙时及应急时随时调动,这种科学的时间管理、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服务理念。6)建立各种应急预案建立建全急救的各种应急预案,使各项急救措施迅速有效的实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7)培养护士“慎独”精神,用制度管人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连续性和具体性,多数护理活动是在无人监视下完成的。加强护士责任心,培养护士“慎独”精神,在急诊科十分重要,一个责任心强的护士应具备较好“慎独”精神,组织护士学习“慎独”精神内涵,强化风险意识。8)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医院的一切护理都是以方便病人和有利于病人康复为宗旨,在实行人性化护理中,管床护士负责病人的一切治疗与护理,平时护士长每日带领护士实行床头两次查房,了解病人要求,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另外护士在工作中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将心理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等措施灵活的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既满足病人的要求也有利培养了护士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了护士的专业知识范围。

2结果

精神病急诊患者办理住院流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者81例,约占总急诊人数的57%。其中预逃跑26例、冲动伤人6例、自伤4例、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6例、休克1例、坠床1例、护送人员对病情不熟悉5例、转运前未监测生命体征6例、未联系接收科室8例、送错科室1例、被接收科室要求转科3例,急诊室护理人员被家属及患者攻击打骂的有12例,被接收科室投诉1次,被家属投诉1次。

3讨论

随着精神病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卫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精神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不同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来源于地区经济水平、当地生活习惯、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等。杭州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杭州都市圈”等区域规划的实施,本市的发展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我院,门诊量逐年升高,精神病发病年龄也出现年轻化趋势。虽然急诊科接诊的患者数量少于门诊,但接诊后转入院率显著高于普通门诊,这与急诊科的接诊病种、患者发病特点等有关。在发病季节分布方面,3~5月份发生率最高,其余月份发生率无明显波动。表明精神性疾病的发病与气候季节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春季时与气温剧烈波动,人体内分泌及神经系统代谢速率变化较大,从而易引起情绪变化。同时,在一天24h内,9:00~11::00、15:00~21:00是全天中急诊收治人数最多的两个时段。这提示在不同月份,不同时段,急诊科就诊患者人数具有波动性,在调配医护人数数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时段的具体需求,不能实行全年固定的排班制度。由此可见症状学可以帮助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更容易分辨出各种疾病类型,这有利于医生对疾病的经验判断。其中“兴奋状态”、“精神分裂症”仍是最常见疾病类型,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预案,提高急诊科与病房间的交接、救治效率。急诊科医师常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病房床位紧张、患者或家属拒绝、部门病症无法在本院处理等,导致部分急需入院的患者无法及时入住,只能选择转院或在留观病房处理,这将不利于患者的系统治疗。同时,由于急诊科主要承担急性病症的处理工作,医患之间、医护之间交流少,常常短时间内无法准确鉴别诊断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也导致许多首诊患者选择留院观察或平静后离院。这就对急诊科医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急诊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否则错误的精神疾病的诊断极易导致医患矛盾,错误的躯体疾病诊断又会耽误患者治疗时机。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患者住院与否的最主要躯体疾病,同时也是精神疾病患者最常并发的类型,住院患者合并的躯体疾病数量也更多。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在许多患者中合并存在,且相互影响,躯体疾病的困扰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诱发烦躁抑郁情绪,加重精神疾病。因此,精神科医师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外伤等系统性疾病的学习,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司天梅.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及挑战[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6):349-352.

[2]李向青,杜敏霞,李荣.2005-2012年中国精神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4-7.

[3]庞小丽,沈小青,朱永红,等.轻性精神疾病对躯体疾病患者病情的影响分析[J].广州医药,2017,48(2):55-57.

[4]邵海燕,杨洪娟.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诊治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6):8948-8949.

[5]李超,黄海波,吴江,等.专科医院急诊精神疾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柳州医学,2012,34(4):785-787.

论文作者:杨燕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精神病专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分布特点研究论文_杨燕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