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

杨海宝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关小学,甘肃 武威)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已成为我国相关人士的重要研究课题。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只有对其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继续深入研究,以期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展望

一、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单亲、祖父母或其他亲人来抚养、教育和监管以及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孩子。根据最新的报告得知有697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高达76万多,其次是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贵州等,以上7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总人数为484.4万,占全国总数的69.5%。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成为每一位教育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儿童时期是一个受教育、心理素质和性格形成的黄金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因而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使得他们更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从目前相关的研究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主要存有以下特点:一是不爱参与集体活动,喜欢独来独往,不善融入集体环境;二是内向软弱,存在严重的自卑、自我封闭、情感冷漠和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三是性格较情绪化,非常任性或冲动,易表现出暴力倾向;四是较早熟,为人圆滑世故,成人化特点明显;五是认知出现偏差,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通过相关调研我们还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比将近60%,在沟通方面存有障碍的有65%,还30%的农村留守儿童会怨恨自己的父母。其实,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对父母怀有强烈的思念感情,但由于长期缺乏关爱,其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导致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亲情疏离,甚至产生怨恨等。

3695例病例中,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用法用量均为说明书推荐剂量:每次20 m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用药频次为qd或bid,用药天数1~10 d不等,用药原因主要为胃肠道、胆道和泌尿道痉挛,以及胃-十二指肠镜及影像学检查,其中胆道痉挛1430例,平均用药天数1.37 d;泌尿道痉挛1420例,平均用药天数2.95 d;胃肠道痉挛及胃肠镜检查827例,平均用药天数1.1 d;其他原因18例,平均用药天数1.0 d。用药原因分布见图1。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1.家庭问题

父母的长期缺席、抚养方式的改变,使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一种情感缺失的状态,亲子关系不健全、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儿童很难从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2.教育问题

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理应重视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及心理辅导,但从当前的农村学校教育来看,要么是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局限,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鞭长不及;要么就是学校并没有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意识,没有相关的心理课程。

3.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作为国家职能部门,可以制定利于留守儿童中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政策;减少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歧视,适当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使他们有能力负担得起孩子在城市的生活和教育费用;国家相关部门可以资助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并鼓励农业生产,从而降低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数量。

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政府重视留守儿童工作

由于父母在留守儿童情感和教育上的长期空白,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引导和疏解,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甚至有犯罪的倾向。

2.重视学校教育

父母要多与孩子通话,有意识地和孩子进行心理交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关注他的成长,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或有条件直接把孩子带在身边更好,如果实在是各方面条件都不允许,家长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代理监管人,使儿童在遇到各种问题之时能有人进行沟通或协助解决问题。当然家长更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

3.加强家庭教育

学校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等,比如,学校老师可以开展帮扶留守儿童活动,多与他们进行交谈和引导;学校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或心理咨询室等,帮助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克服由于远离父母而产生的负面心理影响,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我们不能局限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发展,而忽视了城乡结合地区和城市的留守儿童群体。我们要全面看问题,比如什么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对负面影响更敏感?隔代看护对留守儿童某些心理特质的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与农村留守儿童相比,城乡结合地区和城市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又有什么区别?

1.4 观察指标 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民族、发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心功能分级、BNP、心脏彩超测量值等。

第二,留守儿童的干预对策与实际结合,并将其实际应用于留守儿童群体,其干预措施不能过度依赖家庭与学校,未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应更多地引入心理学专业研究或相关教育家。

第三,我国日渐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农村留守儿童与老年人两者关系密切,那么,留守经历对二者的影响有哪些共性与差异性?二者的相互影响是双方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还是风险因素?这些疑问,都是值得后续研究继续探索的关键所在。

什么是任意性?Saussure[12]67在论述语言符号的性质时指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他举证说,法语中的s-o-r与它所指的对象“sister”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不同的语言又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指代同一个人或物,如法语用b-ö-f指代“ox”,而英语却用o-k-s指代该种动物[13]2。

参考文献

[1]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1):11-13.

[2]黄俊霞,周春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6):106-107.

[3]牛英.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9):49-52.

[4]王玉龙,姚治红,姜金伟.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留守时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3):550-553.

·编辑 段丽君

标签:;  ;  ;  ;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