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鸿顺通路桥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200
摘要:随着交通数量及重型车辆增加,我国的公路经受着迫在眉睫的考验,公路竣工后,若要最大化其使用价值,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年限,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养护及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公路免遭破坏,在保障人民安全出行的同时,发挥公路的使用价值,实现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现有的公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损经久未修、道路狭窄拥堵、部件陈旧老化等,因此,对于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以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毕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同样重要。
关键词:公路;养护;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逐步取代普通公路,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的主动脉。公路的养护管理是公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对于保证公路的畅通运行,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
1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积极意义
目前,虽然诸多公路工程已经竣工,但是由于工作并未结束,还得需要专业化的养护管理技术人员来定期的针对其实施养护作业施工,确保公路工程功能得以很好的运用。利用公路养护工程,可以尽快的找到在持续性高荷载的形势之下所出现的变形、坑槽与裂缝方面的问题,运用相应的管理题词,来达到人员的高效化配置,从而来针对公路的病患部位实施修复,进而确保人们交通出行的安全稳定性。各个区域的公路段均配备相应的公路养护队伍,对于养护队伍实施合理化的管理,从而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将养护管理部门各项功能得到显著的发挥,从而确保得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减小后期所出现的更为繁杂的公路养护强度与难度,最终从根本之上来确保公路企业运用的效益。确保公路工程养护管理队伍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可以显著的改善公路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积极维护整个国家的财产安全,强化其自身的安全可靠性。
2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多数公路的养护管理仍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这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养护管理模式导致管理观念陈旧,人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现象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相关单位内部机构设置缺乏规范性,缺少科学的监督机制,以至于经常出现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并且很多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都是按照上级安排完成,而不是由于市场需要,养护公司形同虚设。
2.2养护技术落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不够
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给检测、预警、通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在促进养护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提升养护管理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出了突出的作用。然而,部分养护管理未能充分利用这一先进技,养护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和经验层面,存在病害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养护质量。
2.3养护人员整体素质差
由于重建轻养的思想意识影响,公路行业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精英都集中在公路建筑单位,养护队伍多是公路行业的老年职工和原筑路一线职工,相对建筑队伍,存在文化素质低,技术能力差,思想保守的现象。因此,养护管理技术能力,现代化科学养护管理手段的运用等,自然落后于公路建设的发展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健全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积极构建公路养护管理机制要始终秉承“集中统一”的理念,要严格的实施分级管理,一一将公路养护管理的计量定额、评判标准和技术标准的统一化;其次,要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将专业化的养护队伍构建出来。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之下,公路养护要积极租金技术水平高的养护队伍;最后构建公路养护质量评判标准和技术决策体系,所制定的决策要迅速的将专项专家系统型予以实现,并积极的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
3.2加强政策投入,建立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不足,即政策投入不够,会导致公路管理养护出现问题。因此,政府应保证政策资源的充足性,其中,必要的经费和人力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很多政策应对此有相应的规定。同时,完善公路管理养护要真正认识到公路的公共属性,明确政府是公路管养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充分体现公路管养的公共性、强制性要求,使公路的公益性得到充分保障。此外,执行每一项政策都需要人力、物资方面的投入,因此公路局及相关公司要尽量减少投入,实现成果最大化。
3.3制定明确的养护管理标准
为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最终达到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目的,需要制定明确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标准,该标准的实施要遵循统一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实质性的养护和管理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要面向于建筑市场,制定明确的用人标准,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确保在实际开展养护工作中不会出现缺陷问题。其次,公路养护管理要顺应市场变化要求,结合经济水平,构建开放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实现公路的管理与养护的有效分离。最后,为了保证经济效益的增长,全面推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公路养护管理可以采用合同化管理方式,从而使公路养护管理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求。
3.4运用科学手段,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检查、检测、评价是公路养护的基本手段,在继续发挥传统检查、检测手段的基础上,要积极引进现代电子技术,提高检查检测准确度和精度。如通过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随时掌握的受力与变形情况。通过温感系统来了解桥面和结构受热、气温状况。通过传感器来感知风力对作用效果,通过地面承载变形感应车辆超载情况等。加强对的全天候检测,实现对各种潜在危险的及时预警。通过使用GPS(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系统)技术等,对实施定位监控,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便捷度。依据检测数据,对公路状况采用检查分析结合法进行评价,对结构状况采用静载试验与动载试验两种现场试验方法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养护类别,制定养护计划,实现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和程序化。
3.5及时更新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资料
养护管理部门应周期性对辖区内的道路进行调研,熟悉附近的道路情况。对道路的缺损、异常等情况予以记录,养护管理后也应一并记录到档案上,最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为养护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3.6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队伍建设。一是要严把养护管理队伍入口关,杜绝关系人员进入,从源头上保证队伍素质。二是对在职养护管理人员以及新入职的养护管理人员进行养护技能、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系统培训。特别要注重对原筑路一线老龄职工的学习培训。三是为技术人员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保持养护管理技术和理念的更新。以此逐步提高公路养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4结语
总之,目前,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而言,公路工程养护的作用尤为关键,其可以直接性的确保公路工程的各项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我们公路网结构发展的形势之下,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在其中的作用愈发的凸显出来。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喆.浅析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7(17):182.
[2]孙美英.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分析[N].山西青年报,2015-08-30(006).
论文作者:李保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公路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队伍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政策论文; 对策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