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市场经济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它不但迫使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向着与其相适应的方向转化,而且也对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曾经长期依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随之进行相应改革与变换,就很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正确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高低关键在人。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解决人的问题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企业的重要保证。要想搞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明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法规可以替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市场经济简单地理解为自由经济、法制经济,认为在企业无须行政手段。殊不知,解决企业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思想认识、道德意识以及价值取向等等问题,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因为法制并非万能,法制的作用和范围是有限的。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引导、保证和凝聚等这些特有的、重要的作用是法制根本无法替代的。

误区之二:片面地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中心之外的其他工作。那种认为只要企业经济效益上去了,其他工作就会自然上去了的思想,必然导致工作方法单一化,顾此失彼。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8页)并反复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跟上,群众的思想通,就什么事情都好办。工作中的梗阻,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梗塞。如果群众的思想认识没有统一,那就很难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都将是一纸空文。

误区之三: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搞政治理论灌输和思想说教,搞其他活动是“不务正业”。我们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政治。要克服单纯政治化,绝不是不讲政治,取消政治,而是要少讲抽象的政治,多讲贴近生活,为人民群众所想、所要的政治,从而实现讲政治的现实化,使之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形势下,要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重视并大力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使之与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整个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上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认识误区产生的重要原因,从主观方面来分析,一是由于近几年来我们有的企业领导干部在认识上的失误,注重企业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的工作手段,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由于有的企业领导干部素质低,缺乏应有的理论知识水平,缺乏带领职工办好企业的本领;三是由于有的企业政工干部有失落感,认为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是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是削弱了政工干部的作用,因而在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总是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四是由于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坚持两点论的工作方法,放松了对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从客观方面来分析,由于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道德标准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有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涣散。

(二)正确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抓经济工作是企业的主旋律。发展企业生产、搞好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促进这一中心紧张有序高效地运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合则俱兴,离则俱废”,切不可偏废一方。企业政工部门必须选准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把经济工作中的“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把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攻坚点”,把经济工作的目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

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导和保证。企业职工有了积极性,不是以机械的体力支付者的身份投入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满怀主动和热情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些为管理者所难以发现的薄弱环节就会被他们反映出来;一些制度、纪律难以约束的不良行为就会因他们有主人翁精神而大大减少;企业的效益就有可能提高,生产经营活动就会出现好的局面。若职工只是以机械的体力支付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抱有抵触情绪,则企业整体素质就不会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就难以取胜。总之,搞好企业经济工作,同时辅之以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必将进一步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导向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新旧体制与新旧政策的交替过程,必然会产生阵痛,并由此带来新旧观念的交错和新旧行为的冲撞。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价值观念上,人们判断事物的标准将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价值体系的中心将由高度的政治化、道德化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化和多样化。在社会心理上,人们的自强、自尊、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求富求美意识都会大大增强。在思维方式上,将由一元思维向多元思维发展,由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发展,由经验型思维向智力型思维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实施正确的政策导向,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尽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坚强的思想基础,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教育职能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义深远。我们在积极推进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客观上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教育功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职工头脑,使职工从各个方面受到教育和启发。当企业进行较大决策时,要企业发展,围绕企业的长远利益,对职工进行团结奋斗、再展宏图的教育;当企业面临“资金难”、“市场难”、“生存难”等重重困难时,对职工进行艰苦奋斗、共渡难关的教育;当企业遇到突击性生产任务时,对职工进行主人翁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围绕企业机制转换,对职工进行商品与市场观念的教育、开放和竞争观念的教育、效率与效益观念的教育;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抵制和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市场经济条件下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协调功能

作为社会大变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必然打破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原有利益格局,引发各种利益的变化与调整。在权和利方面,人们会有得有失,有先有后,在这种不能同时同利的情况下,要使全体劳动者做到同心,将是一件相当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功能,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人们正确对待各种利益,正确调整和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眼前与长远等各种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充分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现运行机制的转变

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变化,过去传统的、常用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中除了一部分可以继续采用之外,另有一部分已经被淘汰或逐渐被淘汰。我们必须敢于改变和抛弃一切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在运行机制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教育方式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形成了“我上你下”、“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我导你行”的一套单向灌输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一是变单向灌输为双向沟通。沟通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较好方式。二是变“无形”为“有形”。由于过去经济和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显得单一和落后,局限于学文件、读报纸、作报告等。如今是科技迅猛发展、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有了很大变化,我们完全可以把收听收看录音、录像等电化教育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达到声形并茂、形象生动的效果。三是变居高临下为平等交流。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自尊自主意识增强的形势,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性原则,尊重工作对象的人格和民主权利,与之平等交流,真正做到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爱护人、关心人,以民主的、互相切磋的方式,卓有成效地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二)工作载体的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载体和狭小阵地已经捉襟见肘,难当重任,迫切需要开阔新视野、拓展新阵地、寻找新载体。为此,必须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广泛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作为新载体,寓教于体(育),寓教于文(艺),寓教于乐,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教育作用,增加文化色彩,增强实际效果,就必须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这个载体,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做到用“爱”增强凝聚力,用“教育”增添原动力,用“制度”强化约束力,用“典范”发挥影响力,用“变革”强化创造力,用“激励”增添竞争力,用“文体活动”焕发青春力。二是把严格科学的企业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努力实现两者的结合。这样,不仅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而且还可以消除产生种种思想问题的根源,把工作做在问题出现之前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活动形式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统得过死、靠指令运作的问题。在活动形式上主要是通过大报告、大动员、大学习、大讨论等粗放的方式进行。这种不分对象、层次、特点的“一刀切”,虽然做起来省劲,但收效甚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活动形式越来越不适应。为此,必须加以改变。一是要破除对思想教育活动一味追求整齐划一的习惯。那种认为小型多样、点滴渗透的教育是“磨皮蹭痒”的错误观点必须根除。实际上,在解决具有不同特点的深层次问题上,恰恰必须个别深入,点滴渗透,仅靠大面积粗放作业是难以奏效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频繁开展大型整齐划一活动的条件与可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形式必须从整齐划一为主转变为小型多样为主。二是要彻底改变那种单纯以大型集体活动的多少来评定思想政治工作优劣的错误做法。那种眼睛只盯住大型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却成效不大的做法,实质上是形式主义的表现。适当减少和控制那些“一刀切”的活动,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实际表现。

标签:;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