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缺乏——职院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论文_刘熹

苦难的缺乏——职院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论文_刘熹

刘熹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职业院校作为工科院校,其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有其独特之处。本文试图从苦难这一角度出发,从“对成长主题的规避”和“信念与信仰的缺失”两个方面分析职院学生因苦难的缺乏而造成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苦难;职院学生;心理问题

有学者将苦难定义分为三种;一“从狭义的个体角度”,定义为“现实苦难(艰难和不幸的遭遇)”和 “精神苦难”;二是从社会学层面,将其定义为“社会苦难(贫穷、动荡、战乱等)”和“大地苦难(自然、生态苦难)”;三是从哲学角度出发,将苦难“看作是人存在着的本质困境和永无止境的痛苦遭遇。”[ 张宏《新时期小说中的苦难叙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页]这个词的三种概念,在用于讨论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日常语言中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区分,通常被一概而论为苦难一词;上述“三分法”概念所各自包含的思想也融汇于苦难这一概念中。本文仅用日常语言中苦难这一概念,指称与其相关的思想蕴含和有关问题。

苦难的缺乏是职院90后学生所存在的普遍现象之一。90后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阶段,且普遍是独生子女,以“自我和追求个性、自我评价普遍较高”为特征 ,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苦难。苦难的缺乏导致他们在社会责任感的承担、不懂感恩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成长主题的规避

苦难是一种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因受到内在或外在的压力而造成的生命发展受阻”现象。[ 徐方《逆境打垮弱者 造就强者——面对苦难和挫折的人文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苦难在自我的成长和超越的过程中起着“无法回避的清醒剂”的作用。事实上,艰苦的生存状态和改造灵魂之间的联系就在于“苦难改造灵魂”,应对苦难的态度决定着主体自我接纳苦难现实的程度;苦难会激发人的生存潜能,以抗争的姿态,从精神上实现对苦难的“释义和转化”,理解苦难的意义和必要;对苦难本身的接纳程度越高,自我成长和自我超越的可能性越大。而90后职院学生注重物质享受和短期的“眼前快乐”,把痛苦和带来人生境界提升的苦难划上等号予以逃避,不去担忧以后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在影响90后的实用主义、功利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三大思潮的带动下,对自我成长的规避成为主流。它表征为:自我评价普遍较高,不接受苦难的挑战。90后职院学生在反思自身的时候会给予自己较高的评价,批评的声音会被看作是对自我“个性”的压制,拒绝接受经历苦难过程中会带来的多次的失败、不断的挑战以及情感受挫引发的“忧愁、抑郁、沮丧、孤独、绝望”等等;但是苦难过程中的多次失败也就意味着人的不断尝试,“表明他们在为自己承担责任并挑战自我”,而人“只有从自我挑战中才能真正学习和成长,失败通常比成功更能令我们进步和成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泰勒·本-沙哈尔著 倪子君 刘骏杰译《幸福超越完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30页]同时由于人生阶段性阅历的限制,盲目的满足自己的欲望,拒绝自我成长所带来的低龄的心理状态在成家立业的过程中起着负面效果。

2、信念与信仰的缺失

“多元”价值观的混乱和缺乏苦难带来了90后信仰的缺乏和精神的空虚;因为苦难的重要价值之一是让人对生命终极意义进行追寻,把人在现实世界所受到的苦难看成磨练,充实精神,获得信仰,让苦难体验获得“审美化的表达”。

从社会语境分析,90后成长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息时代使得各种思潮大量涌入,旧的优秀传统价值并没有承继下来,新的价值伦理规范还在建立过程当中。 追求自我和“个性”是90后职院学生中的普遍现象,但他们所追求的所谓的“个性主义”实质上是在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下,过度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甚至会出现“心理上的闭锁性”。

“个性主义”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渊源的词汇,它起源于五四。“五四“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充分认识个人的价值与认真体现个人的责任”。[ 魏邵馨《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再认识》,《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这一思想基于知识分子为打破阻碍中国社会乃至个人发展的封建主义所作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的深沉思考。它的核心在于“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其群”,即“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魏邵馨《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再认识》,《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五四作家在经历过社会苦难之后,结合中西文化资源对苦难的内核进行了发掘。一是认为苦难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带来了人的人生境界的提升、人的全面成长;二是认为无论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还是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资源都必须对苦难进行精神超越从而达到拯救自己、拯救社会、拯救民族的目的;

与五四作家相比,90后职院学生的“个性主义”只为关注自己,其提倡“个性”的参照物是基于反抗社会主流观念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等成人化的要求;90后职院学生不再关心社会、民族未来命运等宏大命题,只关注自我的“个人化”欲望能否实现,追逐及时享乐;这种具有一定蒙昧色彩的“个性主义”,在90后职院学生群体的激进的自我表达中受到跟随信徒的欢迎,它显示出跟随的信徒们并没有学会自己独立的思考,而是沦为了无个性的群聚效应的群体精神状态。这表明: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教学培养模式对形而上的人文、宗教、信仰进行自然的驱逐过程中,90后职院学生只能抓住眼前可得的所有物,不去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经济的相对繁荣和苦难的缺乏加速了他们在信念和信仰丧失之后对于生命的神圣与崇高性不再相信。这种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与信念与信仰的缺失互为因果,不断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宏 《新时期小说中的苦难叙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 徐方 《逆境打垮弱者 造就强者——面对苦难和挫折的人文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

[3] 泰勒·本-沙哈尔著 倪子君 刘骏杰译《幸福超越完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4] 魏邵馨《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再认识》,《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

刘熹(1985.8.6——):女,汉族,湖北黄石人,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叙事文化学研究。

论文作者:刘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苦难的缺乏——职院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论文_刘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