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公立学校教师的超额工资及其影响_工资水平论文

发达国家公立学校教师的超额工资及其影响_工资水平论文

发达国家公立学校教师的额外薪酬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达国家论文,薪酬论文,教师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5)07-0014-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教师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它被看成是影响学生成绩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富有竞争力的报酬对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并留住优秀教师至关重要。[1]国际教与学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简称TALIS)的结果显示,表现卓越的教育系统都是优先考虑教师质量而非其他因素。所以,许多国家开始从战略高度考虑教师质量,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然而,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教师的工资水平仍然低于期望值,甚至低于具有相同学历的其他行业人员。这样一来,这些国家不得不开始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教师待遇。

      一、发达国家公立学校教师薪酬水平

      教师的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与具有同等学历的其他行业人员工资相比)是教师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的象征。根据OECD《教育概览2010》(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0)提供的资料,在1996年至2008年期间,各国教师绝对工资都实现了增长,但是整体工资水平不高,而且各国教师工资水平相差很大。以具有15年教龄的初中教师为例,工资水平最低的国家为匈牙利和爱沙尼亚,年平均工资只有16,000美元左右,而最高的是卢森堡,教师年平均工资为98,000美元。[2]

      与具有相同学历的其他行业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相比,教师的相对工资也普遍不高,在25岁至64岁之间的具有大学学历的群体中,教师的工资水平只达到该群体平均工资水平的80%,甚至更低。捷克、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和美国的教师工资水平还不到同等学历的其他行业人员的60%。2008年之前,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只有西班牙的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具有同等学历的其他行业毕业生。在世界各国,就职于不同教育阶段(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其工资水平差异明显,教育阶段越高,工资水平越高。[3]

      根据OECD提供的《教育概览2012》(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2)的数据,具有15年教龄的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师,其年平均工资分别达到35,630美元、37,603美元、39,401美元和41,128美元,其中卢森堡的教师年平均工资最高,超过了100,000美元。学前、初中和高中阶段教师的工资水平也分别达到了其他行业具有同等学历毕业生工资水平的82%、85%和90%,与2008年之前相比已经有明显提高。同时,在卢森堡、加拿大、西班牙、韩国、英国和葡萄牙的初中教师工资水平已经高于其他行业具有同等学历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新西兰的教师工资水平达到了与其他行业相等的水平。[4]

      综上可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师的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其原因在于教师工资由单一的工资结构转变为“法定工资+额外薪酬”的工资结构,开始注重用额外薪酬来激励教师。

      二、发达国家公立学校教师的额外薪酬类型及影响

      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呼声之下,各国愈来愈关注教师质量问题,但是如何招聘并留住优秀的教师是许多国家都会遇到的挑战。在教师工资普遍低于具有同等学历毕业生的情况下,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难以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因为仅仅提高对教师的要求而不提高教师待遇只会使教师供应出现中断;仅提高待遇不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又不能必然提高教师质量。所以,有必要通过提高待遇来提高教师职业门槛,进而提升教师质量。同时,教师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对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提高教师质量至关重要,所以为教师提供额外薪酬就成了各发达国家教育政策制定者考量教师质量、进行教育经费预算、调节教师供求的重要因素。

      (一)教师额外薪酬的类型

      OECD对38个国家调查的数据显示,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国家采用增加额外薪酬的办法来提高教师的收入,但是各国的做法略有不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基于教师额外工作和特殊任务的额外薪酬

      在很多发达国家,教师大都“随着学生放学而放学”,他们没有义务从事额外工作。为了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各国又需要教师承担一定的额外工作和特殊任务,所以他们不得不对教师从事额外工作予以补偿。这类额外薪酬主要包括教学职责外的管理工作、超出课时工作量、特殊任务(职业指导或咨询)、特殊活动(参加体育和艺术俱乐部、家庭作业小组和暑期学校)、在普通学校中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教学以及特定领域的教学等方面的额外津贴。在OECD国家中有20个国家对教学职责外的管理工作、23个国家对超出课时工作量、20个国家对特殊任务(职业指导或咨询)方面提供额外薪酬。补贴形式也各有不同,有的国家采用年度补贴,有的国家采用不定期补贴,也有的国家两种形式兼而有之。总体上,年度补贴形式多于不定期补贴形式,并且对超出课时量的额外薪酬补贴实现了常态化。[5]

      2.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额外薪酬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在职培训等活动在其专业发展中变得日益重要和必不可少,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激励教师参加这些活动,世界各国大都为教师提供这方面的额外薪酬,主要包括教师在职参与培训、获得更高的学历和证书、能够顺利完成专业发展活动、资格考试中获得较高成绩等几个方面。在OECD国家中,有10个国家对教师获得的学历高于该学段对教师的最低要求、11个国家对所获证书或参加的培训高于该学段对教师的最低要求、8个国家对成功完成专业发展活动的任务进行补助。这些国家的补助形式包括年度补贴、不定期补贴或兼而有之。[6]在首次参加TALIS的24个国家中,每个国家都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他们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是完全免费的,其中马耳他、比利时(荷语区)、斯洛文尼亚和土耳其有超过80%的教师认为他们在专业发展活动及培训方面自身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全部由学校或者政府买单。另外,在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分别有50%、30%和28%的教师不仅完全免费参加专业发展活动,而且可以获得额外薪酬以补偿他们在此方面的工作和劳动付出。[7]

      3.基于工作条件和个人背景的额外薪酬

      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由于在经济、环境和工作等方面的条件落后,很多教师不愿从业于此类地区或学校,长此以往造成教育发展不均衡。发达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为在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提供额外薪酬,甚至还会考虑教师个人的家庭状况,如婚姻状况和子女数量以及与教龄无关的年龄状况。根据OECD提供的资料,38个国家(包括OECD国家)中有21个为在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提供额外薪酬。此举为吸引优秀教师在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从教,提高本地的师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教师的婚姻状况、子女数量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已被证实为评价教师的弱指标,理论上也很难解释与学生学习结果的相关性,但考虑到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依然有将近一半的OECD国家在这方面为教师提供额外薪酬补贴,希望能够留住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差距。除此以外,如果这些教师的教学成绩突出,他们还将获得其他奖励。[8]

      (二)教师额外薪酬的影响

      虽然影响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因素有多种,但工资待遇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为教师提供额外薪酬对于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缓解师资短缺的矛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1.额外薪酬可以有效缓解教师短缺

      教师短缺意味着教师要承受超负荷工作,为维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学校不得不降低教师入职门槛的要求,扩大班级规模。这样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甚至令人担忧。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国家曾经遭遇教师短缺的问题,给他们的学校教学带来了挑战。进入21世纪后,各发达国家开始注意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从职前培训、教师招聘和在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奖学金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额外薪酬,使得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提高,教师短缺问题得以缓解。英国的教师培训与发展署(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曾为招募教师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为那些愿意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提供一次性的、免税的6,000英镑奖学金,紧缺学科教师还可以获得额外聘用金。这一激励机制实施5年之后,教师待遇得到提高,曾出现每有1个教师岗位空缺就会出现8个应聘者的局面,所有学科的教师空编率都低于1%,有效缓解了教师短缺的矛盾。[9]

      2.额外薪酬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教师质量是保障国家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又是教师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许多国家通过提供高额的优秀人才津贴(额外薪酬)来招聘优秀人才从而提高教师质量。英国在数学教师紧缺的时候,如果取得一级学位或二级甲等学位的优秀数学毕业生愿意从教,政府会提供20,000英镑的免税奖励。[10]些措施使得教师岗位成了竞争最为激烈的工作之一。新加坡政府也特别注意吸引优秀青年加入教师队伍,密切关注教师职业的起薪,确保入职初期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具有同等学历的其他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如果初中毕业生的学术能力处在前三分之一,又具有从教意向,愿意服务于不同的学生群体而选择了教师专业,他们在读期间将享受政府按月提供的相当于其他领域应届毕业生工资的补贴。如果入职后教学成果突出,年终奖励中还可以获得相当于其工资10%~30%的额外薪酬。[11]以上诸多举措无一不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从结果来看,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额外薪酬可以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质量

      为了保证教师能够在落后地区的学校任教,丹麦、英国、芬兰、韩国、墨西哥、荷兰、瑞典和美国等国把财政刺激整合到工资范围之内,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的教师增加20%甚至50%的额外薪酬,有效防止了教师流失。如美国北卡莱罗纳州为在极度贫困和表现不佳的学校中任教的数学、科学和特殊教育的教师提供每年1,800美元的留任奖,这一项目使教师的流失减少了17%。[12]美国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从2002年开始逐步完善专业报酬制度,从2006年开始实施“教师奖励基金(Teacher Incentive Fund)项目”为教师提供额外薪酬。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波尔得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该制度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提高了整个学区的成绩,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提高了教师的效能和保留率。不仅如此,美国科罗拉多州政府还扩充了教师奖励项目,继续完善额外薪酬的体系与奖励方法。[13]这些激励机制的实施,提高了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师质量,成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于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31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2012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也正式步入“4%时代”。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师的绝对工资和相对工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国教师的日常工作的繁重程度远远超过外界的估计,课堂教学之外的大量隐性工作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报酬,教师工资也远低于大家所期望的水平。发达国家都在从单一的工资结构转向“法定工资+额外薪酬”的工资结构,通过增加额外薪酬来提高教师实际收入,以此激发教师动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优秀教师留任,并最终提高教育质量。这些具体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在现有工资之外增加工作拓展额外薪酬

      在我国,教师的工作往往被误认为就是完成课堂教学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其实他们的工作范围和任务远不止这些。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他们需要从事大量的隐性拓展工作,比如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考试、试卷分析、教学总结、班级管理、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等。特别是当教师的职称达到了某种程度之后,其工资便相对稳定下来。但是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外,他们还要承担教学之外的诸多特定任务或活动,比如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指导和提供咨询等。由于没有额外的薪酬补贴,他们在从事额外工作时会显得“动力不足”。目前,大多数OECD及其伙伴国家每年都为这部分教师提供额外薪酬和岗位津贴。为了调动这部分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我国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在现有工资结构之外增加工作拓展额外薪酬补贴。

      (二)为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提供额外薪酬

      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教师职业是一个最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仅凭职前教育中所获得的知识已经不能胜任现代的课堂教学,更无法一生“吃老本”,必须及时学习、更新知识。这主要依靠教师在职参加各种专业发展活动来实现。目前,大约有70%的OECD国家会根据教师的资格认证、完成在职培训的情况以及教师的工作业绩予以发放补贴。在我国,教师不但不会像大多数国家那样“随着学生放学而放学”,相反,他们的在校工作时间要远多于大部分OECD国家,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及其相关配套工作之外,他们还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活动。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会被安排参加各种在职培训等活动,这些活动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我国现有的工资结构不包括教师在职接受培训、进行教研活动以及教师进行科研和校外交流活动的薪酬补贴。这导致他们在参加此类活动时缺乏积极性,甚至感觉身心俱疲。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量来提供额外薪酬,激励教师参加这类活动,从而实现自身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统一。

      (三)为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的教师提供额外薪酬

      “马太效应”在教育领域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不同地区之间,教育发展水平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正相关。发达地区或学校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容易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使得教育质量逐步提高;而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在竞争中会每况愈下。久而久之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14]事实表明,提高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是提高这些学校的教师质量,而能够让优秀教师在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留任的最有效手段是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为教师提供相应的额外薪酬。

标签:;  ;  ;  ;  

发达国家公立学校教师的超额工资及其影响_工资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