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楼的平台,从土壤的积累开始--注重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_中学生论文

九楼的平台,从土壤的积累开始--注重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_中学生论文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关注中学生基本能力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起于论文,九层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将来能不能成才、能不能有所建树而言是个关键时期。基本能力就是这九层之台的累土,那么,中学生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又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培养这些基本能力呢?

NO.1 主动学习能力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满足生存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仅靠课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平时做个有心人,凡事要主动学习。这种学习能力是一种求取上进的意识和自发思考的习惯,将对其他能力有着根本性影响。

No.2 倾听接受能力

倾听是借助听觉器官接受信息,以达到认知、理解的过程。在中学阶段,锻炼并提升倾听能力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

所以,我们说课堂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倾听能力培养的极为重要途径之一。有了课堂听课能力的提升,其他方面的接受能力也才有可能水涨船高。课堂上不仅要听具体知识,更要把自己的思路跟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以找出差距,培养和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而把加倍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和做作业上,就会使学习处于穷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同时,要使倾听具备深层动力,还要培养旺盛的求知欲,做到敢于探索,敢于提问。

No.3 了解自我能力

了解自我不仅仅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常识,更包括能力、情绪与个性等,这些都是人之所以发展的条件,因为了解自我能使生活和学习有更明确的目标,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等。

要了解自我,就要随时随地地真实记录自己的身心,在字里行间探究自己的身心常态和情趣所在;多读书尤其是人物传记类书籍,以见贤思齐,反省自身;学会以人为镜,多与父母、老师或信任的朋友交流沟通,听听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善于分析自身的成败,比如学习成绩,以进一步纠正和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妥善安排相关事宜等。只有了解了自我,才能发现和激活自身独有的天赋和优势,控制个性弱点,培育健全的性格,进而打开进取的大门,实现卓越的人生。法国作家纪德曾说:“人人都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你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赖在我。’”

No.4 统筹安排能力

中学生普遍都有这种经历:每次放假,刚开始都是疯玩;而开学临近,就开始疯补假期作业,直写到手发酸、腰发疼,最后只好草草了事或抄抄完事。不过,成人也会存在由于缺乏合理安排而做事颠三倒四的现象。这反映了统筹安排能力的普遍薄弱或缺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生活中,培养和锻炼统筹规划能力的机会很多,比如合理安排各科作业的完成与复习时间,课前预习以批准听课重点,恰当处理学习与休闲娱乐的关系等。作为中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只有有了这种科学的规划意识和能力,今后才有可能在人生这块画布上绘制出五彩缤纷的生活。毕竟,幸福而成功的人生绝对不是偶然的,只有精心安排才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的梦想。

No.5 分析表达能力

中学生要想将来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提高分析表达能力。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大量的词汇等应该是首要条件,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人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毫无思维阻塞的感觉。当然,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应是最根本的条件。平时,要多思考所学文本或材料的内容结构,关注每部分内容的着眼点,以进一步理清思路,使其分析能力被激活成为可能。当然还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分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不是停留在想当然的阶段。

No.6 学习迁移能力

古人曾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等,意在引导把某一知识技能顺利地运用到和其相类似的其他新知识新技能的领域中,从而产生连贯性的长期效果。这种基本能打,我们称之为“学习迁移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效率,大半依赖于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寄托的柱石。实践也表明,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或有所建树之人,往往都是能顺利地将知识技能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要培养学习迁移能力,不妨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分析能力的水平。因为分析能力越强,产生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培养迁移的意识。在学习上,不要仅掌握知识,更要学会使前面的学习能对后来的其他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No.7 观察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为此,中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十万个怎么办”;在思考问题时,要善于问“还有其他理解,还有其他方法”吗等,让自己的思维“信马由缰”。教育者要重视对思考问题的过程的评价,而不是仅仅盯住结果。

No.8 审美鉴赏能力

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养成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体现在生活习惯、处世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

希望在时尚流行的今天,中学生能够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提升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养成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审美心理的扭曲,追求一些不合乎身份年龄的“奇装异服”等。

No.9 运用工具能力

运用工具能力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充分利用工具的能力远远要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当然,工具仅仅是手段而已,切不可过分依赖工具,甚至于沦为工具的奴隶。比如,过分依赖计算器而忽视独立运算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沉溺网络而不能自拔;过分依赖词典而不去独立思考和推测所遇到的新词意思等。

为此,中学生要对身边的具有工具性的任何东西认真思索,积极学习使用它们的基本方法,以使其服务于生活所需。

No.10 自我调控能力

就中学生而言,对自身的调控能力和对环境等的调控适应能力是这一能力的主要部分。

这种能力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质量,甚至于对生命的态度,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是太理想。要提升这一能力,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多体会啊!注意在各项活动中适当疏导,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自我暗示法、转移注意法、自我鼓励法、躬行反思法等。

标签:;  

九楼的平台,从土壤的积累开始--注重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