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课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论文_杜朝彪

探讨课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论文_杜朝彪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第四中学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在多元思潮与多维视角共同作用下的当下,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与学生健康、全面协同发展。基于此,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持续性,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独立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来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全面型人才,最终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本文将以体育课外活动与体育教学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就其二者关系及实践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策略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抓课堂,又要抓课外,立足于学生成长需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的有机组成和补充完善,体育教师要准确把握体育课外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将课外活动与学生成长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立体化、素质化体育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本文主要针对体育课外活动的作用,以及实施路径进行分析。

一、尊重差异

体育运动实施效果的关键在于不能注重形式,不能形成单纯的以上课为上课的目标。针对每个学生的喜好和特点,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重复强调一种理念,可以通过对学生采用调查问卷或投票表决的形式,总结异同,求同存异。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我独特的思维和见解,作为体育老师,首先聆听差异,合理分析,合理规划,分析利弊,我们不可能顾及所有人的想法,但一定要做到顾及大多数人的想法。

比如,在课外活动的调查中,男生喜欢的综合类的项目的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各种球类活动;女生喜欢的综合类项目是跳舞、唱歌、健身操等,也有喜欢乒乓球的女生。可以以此分组,男生组队,第一次课程打篮球,先为每一位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会打篮球的带领不会的,一起组队合作完成;第二次课程就可以转换为足球。对女生来说,学校理应聘请相关专业操课老师予以指导。从整体概念来讲,教师协调学生一起完成活动,比如乒乓球项目。互帮互助的活动,既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和睦的感情,也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兴趣的多元化,从学生身心健康考虑,我们提倡室外活动,或者可以伸展跳跃的瑜伽活动,但我们不应排斥静心活动,比如绘画、练字等,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学生身体健康,心态安详上进,才是我们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学宗旨。因生有别,尊重差异,合作教学,这里的合作,也包括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二、满足兴趣

很多学生在体育方面有许多爱好,例如,有学生对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比较感兴趣,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将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兴趣小组,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兴趣小组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成长作用很大。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需求量身定制一些体育活动。例如,男生对武术感兴趣,女生对形体比较在意,因此,教师可组织男生开展中华武术训练,组织女生开展健美操训练,以帮助男生强身健体,帮助女生塑造良好体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教给学生一些防身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需求确定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措施,又要发挥导向把关作用,确保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另外一些学生体育潜质较好,具有专业培养的前途,教师要善于做伯乐,将这部分学生发掘出来并进行针对性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体质、体力、耐力等方面综合分析,筛选出一些体育基础较好,有可塑性的特长学生,为他们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对那些有志于从事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专业化训练,并妥善处理体育训练与文化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体育训练、文化学习两不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一届学生中都有擅长体育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发掘和培养。因此,体育教师要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作为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着眼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丰富活动

根据活动类课程是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这一特点,在活动形式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安排要有较强的弹性和灵活性,既可以个别活动,也可以分组、分班活动。一次课外活动既可以安排一个项目的练习,也可以安排两个或更多项目的练习。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生理机能变化的特点,安排一些具有竞争性、游戏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应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运动基本技能、战术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运用社会力量进行管理

体育课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也希望课外活动以多种形式来展现,因此,学校可以从实际出发,丰富活动内容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学校可以采取与体育俱乐部联合开办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形式,除了开展一些专项的体育活动以外,还可以开展裁判、技术的培训讲座等,或者是由俱乐部开展一些院系或校比赛,提高同学间的竞争能力。通过这种联合教学形式,向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使他们的兴趣得到激发,进而使学生专项技术的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也达到了学校的有效管理。学校通过这些体育课外活动管理策略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而且构建了学校体育锻炼管理网络,真正将中学体育纳入综合全面的教育,为学生打下了—个良好的身体基础,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要求必须以科学的理论做教学指导,又要求教学内容兼具实践性,而体育课外活动的合理开展,既符合素质教育减负和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素质教育要求,也符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所以,将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合理搭配、有机融合,使二者共同作用于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广大体育教师应予重视,且在日后教学中反复摸索、不断研究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林昭波. 课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 考试周刊, 2016(5):96-96.

[2]崔成奎. 中学体育教学中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J]. 都市家教月刊, 2015(8).

[3]李玉芳.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外活动的开展[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8).

论文作者:杜朝彪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探讨课外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论文_杜朝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