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评价方式初探论文_陈光其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评价方式初探论文_陈光其

摘要:综合实践课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其明显特征是活动性。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评价,是提高本学科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具体阐述了初中学生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综合实践;有效评价;教师;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对课题实施进行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如何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们实践基地一线教师的重要课题。笔者拟从实践出发,就初中学生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探究。

一、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原则

1.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比如,手工活动中的剪纸,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有些学生可以这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画出的图形不甚对称,结果影响剪纸的效果。对此,学生只要能够专心投入这项活动中,在剪纸的过程中体会细心的重要,尽管作品不很完美,我们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2.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中国结”的制作,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激励性原则。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二、评价的内容

综合实践是以活动为主,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的内容比较在写,因而其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不能以单一的作品效果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收集资料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是关注过程的活动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收集资料是学生进行主题研究的主要活动,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学生在资料获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帮助解决这些困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常情况下,教师、家长、图书室、阅览室、书店、因特网是最直接的信息源。这些人或者物所提供的信息量大,方便快捷,但仅靠这些信息来源是远远不够的。要广泛开辟信息渠道,与学生一起分析信息可能存在的处所,特别是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单位或个人要积极联络,多方咨询。必要时,带领学生亲自进行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而这些资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的寻找,自己的发现,他们会有切身的感悟。剔除无用的材料,使不明朗的材料明朗化。然后再进行分析、思考,用摘抄、剪贴、统计、综合归类的方式对材料进行精选或重新组合。在对材料的精选和重新组合时,教师硬挨指导学生学会找资料的方法,如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结构顺序和大小顺序等。以《各种各样的桥》为例,学生收集到的桥种类繁多,如把这些都放一起就杂乱无章。教师在指导学生整理时,可提出按年代对各种各样的桥进行整理,这样可以知道不同时代桥的建造水平和建桥速度;也可提出按空间位置整理,如南方的桥、北方的桥。让学生感受到南北两地桥梁的建造风格。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结合教学实践,我发现最为适用于我和我的学生的结果表达方式是考察活动内容,根据内容选择结果表达的形式。首先要了解学生进行了哪些活动,活动有些什么内容,在结果交流中需要达成什么目的,并据此来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表达方式。当然,表达方式应该是追求实效而不拘一格的。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总结评价过程中,学生要将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和整理,提炼观点,形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这些都是有形的成果。在结题的指导中,教师固然要就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但同时,活动过程中的很多无形成果却常常被忽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评价指导中,不能把目光仅仅定位在那些有形成果之上,还要从无形的成果中发掘出其中的人文价值:比如,通过环境调查的实践,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的严重的环境危机,而且还要使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通过回顾解决困难的过程和感受,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体验,而且要引导学生养成通力协作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并鼓励其迎难而上的勇气;通过让学生总结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和走过的弯路,不仅要使学生吸取教训,而且要引导他们学会反思。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要成功地开展,科学的评价意义重大的,对于保障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起着极大的作用。教师要遵循评价的原则,按照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对综合实践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文滢.形成性评估理念及其实施[J].广州大学学报,2012(12).

[2]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9).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四都学生实践学校 325600)

论文作者:陈光其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  ;  ;  ;  ;  ;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评价方式初探论文_陈光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