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视野下沈阳市居民广场健身情况调查分析论文

全民健康视野下沈阳市居民广场健身情况调查分析论文

全民健康视野下沈阳市居民广场健身情况调查分析

王诗悦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沈阳市居民广场健身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沈阳市居民广场健身基本情况、健身内容与时间、健身指导需求、场地设施与环境满意度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沈阳市居民全民健身的理念态度及认知需求,从而为沈阳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将发展全民健身落到实处,才有可能基本实现全民健康。

关键词: 全民健康 居民 健身

1 前言

目前,关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内涵、历史演进与现实意义、开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公共服务建设与评价、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等几个方面。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关于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但对沈阳市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沈阳市居民为调查对象,将落脚点定位在如何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来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推动群众体育全面发展,为相关部门完善全民健身服务,提高全民健身的效果提供实践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学、社会学等著作、期刊等,以“全民健身”为关键词通过中国期刊网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方法指导与理论支撑。

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于八一广场、滑翔全民健身广场内参与健身的市民进行抽样调查,依据随机原则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32份,有效率为 88%。

2.3 实地访谈法

根据需要,走访了部分居委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广场管理工作人员,了解沈阳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状况、组织过程和公共服务等。

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及统计分析。

体育活动开展好的健身广场,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社交交友以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容易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和和谐的体育运动环境。因此应当强化和完善健身广场的管理体系,组建管理队伍,同时还要加强社区体育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与素养的体育指导员,只有通过专业人才的指导才能够促进社区体育质量的提升,充分满足居民对社区体育的需求。

3 结果与分析

3.1 沈阳市参与全民健身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肿头龙的头部前低后高,嘴巴前端有角质喙。肿头龙的头顶高高隆起,光滑而厚重,是有效的防卫武器,肿头龙的名字正是来源于此。头顶的四周和前部长有瘤质突起,有些突起还很尖利,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

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政府与城市居民就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城市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即城市居民利益的代表。但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形是,居民个人利益指向与政府所关注的公共利益在总量上不总是完全一致。由于政府在决定提供某种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时需要考虑的信息和成本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在进行公共选择时公共政策又具有强制性与选择性,因此难免出现遗漏或偏颇。当在城市更新中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出现互动与博弈时,城市居民往往会因为个体的弱势以及高昂的利益诉求成本而望而却步。

3.2 沈阳市居民健身内容与时间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民参加晨练的较多,大多数市民大道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选择简便易行、锻炼价值大、效果好的身体练习项目,并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应大力发展老年文化体育事业,鼓励中老年人积极参加包括广场舞在内的健身运动以及传统武术和养生健身等项目,认真实施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战略,让体育活动成为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体育增强体质、养生祛病、延年益寿、调节情绪、促进交往的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中老年离退休群体参与健身的比重较高,在职人员的比重较低,说明中老年人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健康老龄化有更多的需求,也比在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锻炼,易于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而中青年人因为工作忙、家务多、没兴趣、照顾老人孩子等原因,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锻炼,或者容易中断锻炼行为。女性参与健身的比例高于男性,健身人群的数量与学历高低成反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提高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机能,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还可以调节紧张情绪,缓解焦虑与压力,体验运动愉快感。各年龄段居民应有明确的健身目标,在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的基础上,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活动。同时也要在科学锻炼原则的指导下,根椐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爱好、要求和原有的基础,以及生活条件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按科学方法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调查中得知:居民对广场舞、球类运动、散步、游泳都较为偏好。跳广场舞女性占绝大多数;男性会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和游泳来进行身体锻炼。77.7%的人会选择早上锻炼,不受季节限制;85.5%的人一次锻炼时长在一小时以上,14.5%的人的锻炼时间在30到60分钟内。90%居民锻炼频率为一天一次,10%居民为一周两到三次。

在被调查人群中,70%为离休人员,30%为在职人员,男女比例为3:7。在学历方面,初中及以下的有63人,占48%;高中及大专的有42人,占32%;大专以上27人,20%。97%的居民都了解全民健身的内容,只有3%的人不太了解全民健身的内容。在参加体育业余比赛方面,有84%的人经常参加比赛,一半的人经常获奖,一半的人以健身为主。

3.3 沈阳市居民健身指导需求分析

从健身指导需求上看,沈阳大部分健身广场由社会体育指导员来指导市民进行健身锻炼,市民也普遍认同健身指导员的指导作用,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每个健身广场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而且在健身广场进行锻炼的市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健身计划,而且能够按计划坚持不懈地锻炼。但是因健身场地有限,无法保证市民充足的健身时间。根据调查得知,影响居民健身的因素主要有时间限制、缺乏专业的指导、场地器材不足、身体原因、工作繁忙、家务多等。广场内健身的大部分人都是中老年人,患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员占到60%,适当的健身有利于减轻病症,延长寿命。在损伤方面,因为公园里进行的都是强度较小的体育活动,所以80%没有过运动损伤,只有两成有过运动损伤,但大多数市民能够继续坚持运动,在锻炼中逐渐恢复健康。

高校团委组织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传播创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促进创业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又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解读、资金支持、校园文化、创业经验等方面。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传统行业岗位的不断减少,劳动成本相继提高,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应与时俱进,开展相关的创业教育,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因势利导,高校团委开展创业教育工作从实际出发,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提高综合竞争力,不断发挥作用。

3.4 沈阳市居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与环境分析

从场地设施与环境调查方面来看,大多数市民的健身地点选择在公园和健身广场,在家中、健身房、专业的体育场馆健身的市民相对较少,说明公园和健身广场能提供基本的健身设施,并且有良好的健身氛围,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健身需求。多数人认为居住地附近基本没有对全民开放的免费体育场馆,说明体育场馆对市民免费开放的程度不高,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也没有贯彻国家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政策,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了解情况并提高场馆开放率。

对于课程建设而言,微积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比较困难,难于开发应用课程。具体表现为高职数学没有建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数学教育和专业技能、生产实践、生活日常联系太少,数学专业课程没有建立。学生没有学到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面对繁琐的推导和枯燥的板书,理论缺乏现实世界的支撑,把数学的应用变为死记硬背。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思维把现成的数学直接灌输给学生,通常知识让学生记住了抽象的定义、定理,而不理解它们的现实应用方法与前景,那么数学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2]。

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民更愿意选择免费的、廉价的、比较便利的体育活动场所,如在公路或街道边步行或跑步,在空地或公园跳健身操、打太极等,在小区中的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由于体育场馆大多分布在学校中,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馆很少,私人开办的健身场馆收费较高,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的锻炼需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积极发挥其功能,支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参与的体育活动,使广大居民能够就近就便自觉健身、便利健身、科学健身、文明健身,大幅度提高南疆各民群众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和体质合格率。

4 结论与建议

(1)中老年离退休居民比在职人员参与健身的比例高,女性居民健身比例高于男性,低学历的居民健身比例高于高学历。应加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居民对全民健身理念的认知,鼓励更多的居民投身全民健身中,从而提升健康素质,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2)参与健身的市民能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晨练为主,普及型、传统型项目参与率较高,大多数居民可以达到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政府和社区应该在公园规划相应的全民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进一步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对居民的全民健身活动予以有效指导或帮助,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3)体育场馆对市民免费开放的程度不高,将健身地点选择在公园和健身广场的居民较多。可在居民住宅区域建立实用性较强的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增加场地设施器材的数量,全方位向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馆,有利于拓展居民体育锻炼的空间,给居民提供更好健身环境,保障广大市民有更好的健身场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邵雪梅.天津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2):89-93.

[2]于志江,王欢,于德明.沈阳市全民健身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3(05):19-21.

[3]王安然.沈阳市五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4]郭帅.晋中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03):109-111.

[5]纵凤侠,王朝军.徐州市城区晨练老年人健身现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65-66,74.

[6]李炜,李宪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习近平新时代哲学思想的三个维度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18(03):7-1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Square Fitness of Shenyang Residents under the Vision of National Health

Wang Shiyue
(College of Sports Leisure and Tourism,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paper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square fitness of Shenyang residents,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henyang residents' squares fitness, fitness content and time, fitness guidance needs, site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reflects Shenyang residents'concept, attitude and cognitive need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nationwide fitness,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wide fitness, so as to basically realize nationwide health.

Keywords: national health Residents Fitness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9—0145—03

作者简介: 王诗悦(1997~),女,学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社区健身指导。

标签:;  ;  ;  ;  

全民健康视野下沈阳市居民广场健身情况调查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