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大发展&对2003年和2004年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_高职高专论文

就业导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大发展&对2003年和2004年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_高职高专论文

就业导向:力促高职教育强势发展——2003、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强势论文,高职高专论文,毕业生论文,高职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委托天津职业大学组成课题组,从2003年开始,连续两年进行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2003年、2004年就业状况调查采取信函、传真、电话、座谈、专访、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全国的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扩展到全国20个主要人才市场;调查时限分别以2003年和2004年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主要依据。

一、现实状况与特点

根据对28个省市自治区347所院校19.4万名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截止到2003年12月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平均87.6%,未就业率平均11.7%、不就业率平均为0.7%;其中,“就业率”项目中5个具体栏目所占的比率分别为:签约率56.8%、待签约率平均18.4%、上岗率平均7.7%、升学出国率平均11.2%、自主创业率平均5.9%。

2004年,根据对28个省市自治区337所高职高专院校27.1万名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截止到12月底,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34%、未就业率6.66%。

2004年就业率超过95%、统计人数在500人以上的专业总计为16个,依次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酒店管理、初等教育、物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市场营销。

从中可以看出,教育部等部门提出的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软件技术、护理等四大类紧缺人才就业率都非常高,16个专业中涉及制造类的专业就有7个之多。

以此次调查与全国20个主要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做一比较,可以看出,与文科类专业竞争激烈的情况基本吻合,而工科类专业需求低迷与就业率走高的反差则比较大。

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八大亮点”充分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的现实状况。

1.类型特征鲜明——技术类普遍抢手,文科类竞争激烈

从2003、2004年开始,作为高级实用技术人员的主要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机械、电子、数控、精密机床等与制造业相关的毕业生,受到了全国各地用人单位的争抢,就业形势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技术类专业抢手,起薪较高”。以宁波高职高专模具加工类专业毕业生的薪酬为例,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就业工资起点一般在2000元左右,一年后其工资标准将达到3000元。

人事部2004年第三季度全国人才市场的统计表明,营销、计算机、金融等人才需求大户继续保持长盛不衰的吸纳力,而秘书与办公室管理、人力资源、财务人员、销售等职业供求矛盾突出,求职者竞争激烈。文科类毕业生大部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改行者居多。

2.整体走势明朗——非国有企业成为就业主渠道

资料显示,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我国城镇就业总规模的75%左右;外资企业、中小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0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走向看,大多数毕业生走向了三资企业、中小企业等非国有企业。

浙江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民营企业占据大半江山。随着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走势看好,毕业生到非公有企业就业的人数不断增长。2004年8月底,全省有5.9万毕业生到各类非公企业就业,占全省本专科毕业生的56.5%,占已就业毕业生的62%。其中到非公企业就业的本科生占已就业本科生的47.3%、专科生占已就业专科生的60%、高职生占已就业高职生的82%。

3.社会认可“双证”——持证上岗,就业不愁

在被调查的110个专业中,实施“双证书”制度的专业覆盖率为70.91%,就业率排名前10位的专业全部实施了“双证书”制度。福建省2004年在各类职业院校中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山东省在现有的基础上,从2005年起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而《珠三角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协议》的签署生效,意味着广州、深圳等珠三角8个城市已实现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认。

4.难度初见缓解——高职高专就业率赶上本科

从有关省份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得知,毕业生就业率“高职赶上本科”、“高职超过本科”的报道一再出现:浙江省普通高校就业率的一大亮点,是高职生的就业率与本科生基本持平,一次就业率达到92.6%,比2003年增长了13个百分点,其中工程类的56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北京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33%,比2003年提高了近30%,高于本科生初次就业率0.01个百分点;江苏省200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好于2003年,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由2003年的60%一跃为80%,成为全省一大亮点,也是整体形势好转的最大拉动力;贵州省高职高专就业率高出本科0.33个百分点;重庆市高职高专毕业生逼近本科就业率,与2003年相比增长21.2个百分点。

5.产学途径趋畅——“订单”培养渐成强势

在2004年就业压力大、就业规模大、增幅比例大的不利条件下,高职高专教育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其重要原因就是产学结合的办学途径进一步畅通。200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正式进入人才市场之前,已有一部分毕业生被学校与有关企业合作实施的“订单教育”所接收。“订单培养”由南到北,全面开花:“订单教育”一是数量逐渐增大;二是专业覆盖面逐步加宽;三是时间开始前移,即由过去二、三年级移至一年级或在招生时即实施订单;四是特点突出,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的“订单教育”(工科类订单数量遥遥领先)更为普遍。

6.人才市场趋于理智——需求方主动降低门槛

鉴于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知名品牌企业等用人单位出于对人才类型的特殊需要,已经开始从过去的单纯“看学历选人才”而转向“以能力选人才”。与前几年的招聘条件相比较,人才市场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学历愈发淡化,能力(实践与经验)陡然走俏,而这一要求恰恰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强项。

7.区域发展制约——东西部需求冷热不均

在调查中,我们非常明显地体会到南北方、东西部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从对专业需求差距的分析中看出,计算机与应用、市场营销、机械设计与制造、财会等4个专业同时名列东西部地区排名前10位的专业需求之中。西部地区需求量较大的师范、文秘、农学等专业,在东部地区需求较少;东部地区需求量较大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类、企业管理等,在西部地区需求较少。从数量需求差距的分析中看出,深圳2004年5~12月人才招聘需求的前10位专业总需求为159632人;东北三省2004年全年招聘需求的前10位专业总需求为80910人。二者需求差距较大,后者全年需求人数只占前者4个月需求人数的50.8%。

8.观念得以改变——眼界放宽去就业

择业观念的改变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压力——社会就业难度大,高职高专就业更难。就业形势、就业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毕业生心理压力,使毕业生由自卑、自弃进而引发出自省、自觉。二是推力——教育部及各省的政策措施和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推动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进行。三是动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岗位技能的提高、适应能力的增强,强化并形成了高职高专毕业生接受考验、迎接挑战的信心与动力。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包含着社会众多方面的工作与心血。近几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2004年教育部新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使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据统计,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健全了省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其中有19个省建立了地市级领导协调机制,28个省市建立了就业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和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实施了“一把手”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了200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收到了良好效果。

“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的工作要求,就是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真实写照。

面对竞争激烈、困难多多的就业形势,高职高专院校主动地采取六大举措,即以准确的培养定位服务就业、以内涵建设的方针推进就业、以社会需求的导向拉动就业、以高技能人才的品牌实现就业、以产学合作的途径促进就业、以基地建设的依托保障就业,从而主动迎接挑战,积极适应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

然而,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绝不是简单地归结为“供大于求”所能概括的,其间包含着社会供求矛盾、教育结构矛盾、人事体制矛盾、学生自身矛盾等诸多因素,存在着众多深层次的复杂原因。

——培养模式不适应是关键问题。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按照产学结合的发展途径办学,仍旧按照传统的“三段论”安排组织教学,三年教学时数高达3000学时以上;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实践环节仍摆脱不掉验证性的实习内容;“双证书”制度缺乏针对性,只作为教学计划之外的“体外循环”。

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旧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导致办学特色不明显,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差。鉴于开办工科专业所需投入大、效益低,一些院校便把精力用于开办文科或管理类专业,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大于求。

——办学条件不具备是主要矛盾。高职院校并非对市场需求不敏感,投入不足是主要掣肘因素。一些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标准,一些从中专升为高职的院校,现在拿到的财政拨款还是1993年办中专时的标准。相当数量的新建高职院校没有生均经费等各方面的投入,只是依靠收取学费维持学校的正常支出。有的省高等教育经费,如生均经费、专业和课程建设经费等,基本上没有高职院校的计划安排。发展资金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就业途径不畅通是制约因素。

一是户籍壁垒制约“无障碍就业”。一些城市出于地方保护的考虑,对外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本地就业采取了限制落户的做法,造成学生异地求学容易、异地就业艰难的不利状况。

二是到基层、到农村就业更难。城市街道、社区建设需要大量专门人才,但高职高专社区管理专业毕业生很难进入街道就业,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的编制限制及用人制度存在问题。部分地区农村缺乏中小学师资和医护人员,但这两类人才很难充实到农村工作。城乡工资收入水平及保险、福利差距是主要障碍,政府的调控及鼓励措施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三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支援西部建设的愿望远远得不到满足。团中央2003年计划招募人数不超过6000名,但全国各地共有43763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学生渴望去西部的热情,大大超出了组织者的预料,仍有37000多名大学生被“挡”在志愿计划的大门之外。此外,由于此次计划以本科生为主,在报名者中占多数的大专毕业生大都未能如愿。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26000个岗位仍然处于空缺状态,而2004年计划招募人数也不超过6000名。大学生渴望在实践中了解国情、锻炼自己的迫切愿望得不到满足。

四是人才市场中介作用还未完全到位,部分卜才目前还只能被动地接收供求双方的“访问”。另外,一些学校与用人单位直通式的“体外循环”也弱化了人才市场的中介作用。

——择业心态不适应是重要障碍。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外,更注重是否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于部分毕业生存在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感、自我为中心,以及个人修养缺乏等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应归咎于毕业生在校期间“修炼”不够,企业不会承担对毕业生这方面的培训成本。此种情况很多时候成为毕业生就业路上的绊脚石。人才培养的支持体系不科学、学生个人一技之长的欠缺、整体素质的差距,以及“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态,使得“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局面同时出现。

三、改进对策及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对经济发展进程、社会调控政策、教育自身适应状况的整体反馈。根据2004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我们认为应该突出三个方面的工作进程。

1.全面推进高职高专教育就业导向机制的发展进程

解决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实现人才适销对路,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要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在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坚持产学结合的发展途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评估、投入、调控、推动的过程,力求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使人才供求逐步走向动态平衡,缓解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2.大力推进“无障碍就业”机制的实施进程

充分借助人才市场的中介作用,逐步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以此推动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实现“无障碍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我们建议:取消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户籍限制、实行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并落实未就业登记制度、免费实行职业资格培训制度,鼓励毕业生灵活就业,试行创业指导制度。

3.建立健全就业评价体系

鉴于就业工作在制约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议推行毕业生就业公布制度,通过政府向社会发布“教育发展动态”,接受社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了解与监督。建立健全就业评价系统,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作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逐渐形成就业导向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就业工作的动态推进机制。运用综合评估与社会监督的方法,建立就业调控制度,形成就业推动网络。

标签:;  ;  ;  ;  

就业导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大发展&对2003年和2004年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_高职高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