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初探论文_张国栋

张国栋

青岛高新海润水务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本文从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城市水务供水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加强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

引言

近年来,城市供水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度不断提升,用水危机日益加深,供水安全保障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健全供水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应对供水安全问题势在必行。

一、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基本内容

城市水资源管理基本思路是将城市水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是城市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水行业管理机构与各级水行业管理机构有机结合;水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包括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城市防洪、废水治理、水污染防治、水量和水质管理;采取生态保护与基础建设综合措施;采取非工程措施,如教育、价格机制、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制度。

图1 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各项工作之间关系

图1显示了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各项工作间相互关系,从中可以发现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与传统方法不同,它克服了传统管理方法中单一管理水资源的弊端,融入了“综合管理”新元素,主要特点包括:在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中,考虑了多种水源作为城市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废水、淡化水、洪水、引水、虚拟水;考虑了包括中水在内的不同水源水质特点,以满足不同用水对水质要求;将城市中蓄水、原水处理、循环利用、排水作为城市水循环过程组成部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不是彼此割裂开来;将城市水源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保护;考虑了各类用水户需求,同时还兼顾了城市水源地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对政府、非政府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工作范围做了说明;考虑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之间平衡[1]。

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属于水资源综合管理范畴,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以水文流域作为管理单元。城市是流域重要组成部分,在流域范围内,城市水资源管理与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开展密不可分,因此,作为城市水资源管理主体的水行业还应掌握流域内其它地区水资源状况,如农村供水、农业灌溉、工业、能源用水等。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不能仅将城市自身水资源作为终极管理目标,它应该是一种手段,用于掌握流域内各单元水资源安全情况,从而改善供用水条件,减小用水矛盾和与水资源相关的各种风险。

二、城市水务供水主要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短缺。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考开始闹水荒,水资源匮乏问题逐步加剧,逐渐在全国蔓延,全国有7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北方一些地方降水量不足,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2、水质问题。根据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相关规定,生活饮水源水水质不得低于Ⅲ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重点内陆水系或者河流地段,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源水水质不达标。

3、用水供需矛盾。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一体化加快,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断攀升,城市供水矛盾日益凸显。其中数百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数量也超过了一百个[2]。

三、加强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的有效措施探究

1、供水预警机制的基本构架

供水预警系统要应用到模拟仿真技术,同时还要涉及到现代水环境模拟理论技术,再加上一些高技术手段,例如GIS(地理)、RS(遥感)、GPS(定位)等。通过高科技技术条件采集诸多数字化信息,其中包括地形地貌、水质情况以及生态环境、水资源分布情况等。实施动态全方位的监测,集中信息采集管理,建立起一套全流域水质基础信息平台和水质模拟仿真系统。

建立城市供水预警机制的目的旨在解决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当前我国城市供水普遍不足、水质质量较差、供水设施频繁发生故障。深入落实城市供水安全管理技术措施研究,加强水质的处理以及管网的安全运行管理。这一发展理念也顺应了国家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水预警机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供水量的大小、供水水质情况、供水设备故障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城市供水机制的构建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条文,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城市供水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3]。

2、建立模型

当前的水质评价方法比较多,最常见的水质评价方法有指数评价法、分级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首先对近几年的重点城市供水水质的一些数据进行搜集,构建水质评价模型,为供水水质预警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其中评价指数计算式、水质指标体系(包括指标构成、指标危害系数或指标权重)、水质标准值、评价分级构成了模型的构成要素。通过模型的建立实现可以对水质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直观的监测,实现供水水质的准确预警。

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了供水水量模型,最常见的包括灰色模型、霍华特指数平滑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动态等维新息模型、数学模型等。任何的理论模型都具有自己的有点或者缺点,因此单一的预测方法已经过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几种预测方式进行组合,相互弥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经过科学的分析对组合方式进行完善,选取出最为科学合理的组合方式,为预警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

3、搭建信息平台

水务信息平台建设对于现代水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水务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水务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提升。现代水务复合系统非常的复杂,其中涉及到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对于水务复合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及研究,各自持有不同的看法,目前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有许多急需解决完善的问题。当前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城市供水问题越来越复杂,单一的供水模型很难满足供水预警要求。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撑。供水信息平台的构建为供水水质以及供水量的预警奠定了基础,可以对供水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预警,为供水预警机制构建提供了保障[4]。

4、提高用水效率

在用水户中,提倡和鼓励减少用水损失、提高用水效率。居民供水系统面临主要问题是如何减少供用水损失,有的地方渗漏损失率达50%。提高用水效率应该在水处理、输送、储存、使用过程中减小水的损失。减少水的损失涉及供用水系统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以及用水方式。过去几十年中,新加坡在减少未计量水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西班牙萨拉戈萨市政建立一个减少供用水损失管理示范区,区内配备了节水设施,安装了供水监测系统,采集流量、水压数据,利用GIS和模型对整个示范区进行信息化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水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这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总结探索,结合多种方法的组合不断进行优化,造福于民,造福社会,造福国家。

参考文献:

[1]沙金霞.城市供水预报与应急调度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2]张钡,张世英.城市水务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211-215.

[3]荣四海,王玲,俞若雅.中原城市群城市水务产业管理机制及投资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38-42.

[4]刘芳蕊.城市供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框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175.

论文作者:张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  ;  ;  ;  ;  ;  ;  ;  

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初探论文_张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