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洪荣,王仕雄 杨成兵

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洪荣,王仕雄 杨成兵

李洪荣 王仕雄 ?杨成兵?

(四川省西充县人民医院 四川 西充 637200)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术后Cobb角较之于术前更小,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脊柱骨折,效果肯定,具推广意义。

【关键词】脊柱骨折;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Cobb角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50-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with vertebral pedicle screw and rod system on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

【Abstract】To discuss the posterior pedicle nailing system for treatment of spinal fractures.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ll patients receied for up to 24 months of follow-up,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anterior flange height and trailing edge heigh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eoperati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bb angle smaller than preoperative, postoperati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P < 0.05).Conclusion The spinal fractures treated by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nail rod system,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for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Spinal fractures; Posterior pedicle nailing rods system; Cobb angle

脊柱骨折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如:T11及T12骨折,对此临床研究较多,治疗方法呈多元化发展。胸椎骨折属于脊柱骨折中较为少见的类型,随着近些年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胸椎骨折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临床对其具体的治疗方式并无达成一致意见。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了30例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为胸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确诊,骨折类型均为胸椎骨折。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至74岁,平均(47.2±4.8)岁;致伤因素:车祸18例,高处坠落8例,重物砸伤4例;脊髓损伤程度(依据ASIA予以评定):A级4例,B级9例,C级17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4小时之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式选用胸椎后路手术,步骤为:先行气管插管全麻,取俯卧位,于骨盆下垫枕,胸腹部悬空。而后以C臂机进行术前定位,以伤椎为中心做后侧正中做切口,紧贴棘突及椎板骨膜剥除竖棘肌,显露伤椎。接而在C臂机引导下将定位针植入伤椎的上下椎体弓根,拧入椎弓根螺钉,保证椎弓根矫形钉与椎体上缘平行。对于需行椎管减压的患者,探查椎管,复位椎体后缘,减压完毕后置入连接棒,C臂机显示复位良好则缩紧钉棒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接受24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并同术前对应指标数值进行比较[1]。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术前比较,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增长明显,Cobb角明显变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时间段 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

术前(n=30)46.5±12.4 76.2±12.2 20.5±7.1

术后(n=30)96.5±15.2 97.4±12.9 7.4±2.0

t13.96096.53999.7273

P 0.00000.00000.0000

3.讨论

胸椎骨折属于脊柱骨折中一种并不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医学普遍认为,该类型骨折应当及时进行手术减压、植骨及脊柱稳定治疗。但是因该病症致伤机制复杂,且受限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上所具有的特性,具体治疗方式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以往研究认为[2],胸椎骨折常常伴有多脏器损伤,故而早期进行手术可能会潜藏较大风险,但是若是采用长期观察治疗的方式,患者也会因为长期卧床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两种方式危险性相当。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胸椎骨折的治疗迎来了转机,患者送达至医院即行手术利于提升预后效果。

目前临床针对胸椎骨折主要采用的术式为胸椎前路手术及胸椎后路手术。其中,胸椎前路手术优点为减压充分且重建前柱稳定。但是单纯的前路手术缺乏优良的脊柱后侧张力带的稳定性保障[3]。较之于前者,胸椎后路手术损伤较小,且术式操作方法更为简单[4]。结合本次研究资料及多年临床经验,笔者认为,只要选择适当的减压方式,保证椎体定位的精确性等事项,便可达到椎管充分减压效果,故而,胸椎后路手术更利于骨折的复位融合。

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30例胸椎骨折患者均于术中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结果显示,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手术前后两项指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般研究结果[5]一致。提示说明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利于脊柱生理曲度和椎体高度恢复,不失为一种可于临床广泛推广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为,曾忠友.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41-43.

[2]王树海,付国权,王桂华等.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1):36-38.

[3]唐谨,郭卫春,胡金凤等.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胸椎骨折27例的临床疗效[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5(18): 5523-5526.

[4]文坤树,蒋波,蔡勇平等.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体会[J].重庆医学,2012,41(15):1496-1498.

[5]蒲川成,冉学军,邓长青等.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松动断裂的原因及防治[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5):490-491,494.

论文作者:李洪荣,王仕雄 杨成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采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洪荣,王仕雄 杨成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