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住院病人对使用镇痛药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罗平平

疼痛科住院病人对使用镇痛药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罗平平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疼痛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疼痛科住院患者对使用镇痛药物的态度与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疼痛科住院患者,分析患者临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本组100例疼痛科住院患者均予以相应镇痛药物的治疗,但同时受到镇痛药剂使用后不良事件与药物数量,以及经济等因素皆会对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态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结论:关于疼痛科住院患者对于镇痛药物使用满意度的调查调查显示,以及受到镇痛药剂应用后不良事件、药物数量或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患者个体化给药方面,仍需综合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患者用药满意度予以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疼痛科;住院患者;镇痛药

作为一种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的药物,目前关于镇痛药剂的应用主要包括: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抗癫痫类药等[1]。由于药物的疗效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受到个体差异大因素的影响,在其用量方面同时也是衡量镇痛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在医院相应镇痛药物合理性重要衡量指标。以我院疼痛可所就诊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应镇痛药物的使用态度,以及相关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疼痛科就诊的10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为34-76岁、平均为(54.654.26)岁,文化程度包括:小学23例、初中37例、高中或中专31例、本科或大专以上9例。

1.2方法

对本组100例疼痛科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在用药期间影响患者使用态度的诸多因素,具体如下:

1.2.1药品种类

在此次研究中,由于卡马西平主要是对神经病理性的疼痛或其它疾病,如癫痫进行治疗。因此可首先排除对于卡马西平应用。同时对于奥施康定主要包括5mg与20mg两种规格,因此用药频度分析法(DDDs)主要是以使用总剂量中每日限定剂量(DDD)的占比,而由于布桂嗪无法查出相关的DDD值,同时作为一种复方制剂去痛片与及通安的DDD值更难以进行确定,因此也可将其进行排除[2]。此次研究主要以在2017年1-6月期间临床所应用的镇痛药物中,例如,艾瑞昔布、氟比洛芬酯、羟考酮、吗啡与普瑞巴林等临床常用止痛药物。其中艾瑞昔布与氟比洛芬酯,以及相关注射药物吲哚美辛栓与帕瑞昔布其用量均属于前列,同时皆作为非甾体抗炎性药物;而在2017月7年-2018年1月期间,芬太尼透皮贴的用量明显增加,同时关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同时也稍有上升,以及依托加巴喷丁、洛芬待因与曲马多的用量也有所增加。与其相反,吲哚美辛肠溶片与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的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

1.2.2药品金额

在每一实践阶段镇痛药物的使用金额情况均有明显的波动,但保持前列的始终主要包括:氟比洛芬酯、普瑞巴林、艾瑞昔布、芬太尼透皮贴以及注射用帕瑞昔布等。而目前依托考昔片的使用金额明显有所增加并进入前列,与之相反的是,在美洛昔康的金额排名出现明显的下降后,而其它相应的镇痛药物,如硫酸吗啡缓释片与其注射液,或加巴喷丁的金额随用有所波动但仍位于前列。

1.2.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在此次研究中,100例疼痛科就诊的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包括:4例出现漏服药物、2例患者出现坠床的现象以及5例跌倒的现象,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

2结果

本组100例疼痛科住院患者均予以相应镇痛药物的治疗,但同时受到镇痛药剂使用后不良事件与药物数量,以及金额等因素皆会对患者关于镇痛药物的使用态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作为人体对组织所发生的损伤以及在修复期间所发生的复杂性生理及心理反应,疼痛症状几乎普及所有临床治疗后的患者。尤其是对于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讲,对于神经末梢所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创伤与刺激,从而引起大量局部致痛物质的释放,使患者的痛觉极为敏感。严重者可影响到呼吸及血液循环的功能,以及内分泌代谢等发生相应的改变,若未予以及时的处理与控制同时也可导致休克或死亡的现象发生。由于临床对镇痛药物的使用极为普遍,以及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其中每年约有3000多万人在使用各种解热镇痛或消炎止痛的药物[3]。而在医院的疼痛科中,对于患者第一阶段的镇痛主要应用非甾体抗炎类的镇痛药物,而通常在患者第二阶段的镇痛主要是应用中枢类的镇痛药物,对于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应用则常见于患者镇痛的第三阶段。

在此次研究中为实现患者痛感的降低,以治疗期间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性降至最低水平,对此,关于疼痛科在临床镇痛药物的应用期间首先对患者的使用态度,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为了避免在此次研究中各种因素对于患者镇静药物使用态度的影响,以药物可依据所规定的时间与浓度对患者进行输注,尽可能降低对于镇静药物的用量与类型,从而有效提升镇静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并在最大程度提升患者对于镇静药物临床应用的接受度与满意度。同时以相应不良事件与副作用的而有效预防,有效防止患者对于镇痛药需求的个体差异化。对于不同时刻或不同程度患者的疼痛症状发挥及时有效的镇痛效果

在我院所使用的镇痛药物中其中作为阿片类镇痛药物,芬太尼类、哌替啶类与吗啡等对于急性疼痛的患者来讲则可作为首选的应用药物。同时其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起到镇痛的效应,其效果显著[4-5]。但由于在临床应用的不便,对于诸多麻醉药物更需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有利于患者接受程度的提升。而对于一些应用便捷的镇痛药物来讲,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曲马多与高乌甲素等。

关于非甾体类镇痛药物的应用,不仅可发挥对环氧化酶活性抑制的作用,从而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对于中等强度的疼痛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临床在对术后重度的疼痛可运用与其它药物合成的应用可发挥重要的作用[6-7]。而通常情况下,较为常用的酮咯酸丁三醇可作用于术后患者短期的镇痛效果,其作用机制与哌替啶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其应用具有维持时间长、起效时间慢与无积蓄作用等特征[8]。在此次研究中,关于提升患者对于镇静药物使用态度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于患者疼痛症状是否予以有效的解除与缓解,并对其相应的功能予以有效的改善,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显著的改善。依据对相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得知,本组100例疼痛科住院患者均予以相应镇痛药物的治疗,受到镇痛药剂使用后不良事件与药物数量,以及金额等因素皆会对患者关于镇痛药物的使用态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关于疼痛科住院患者对于镇痛药物使用满意度的调查调查显示,以及受到镇痛药剂应用后不良事件、药物数量或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患者个体化给药方面,仍需综合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患者用药满意度予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红. 疼痛科患者疼痛护理干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信息,2015,13(14):293-293.

[2] 黎玲,周远华,罗忠玉. 慢性疼痛患者口服镇痛药的依从性调查[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0(9):679-680.

[3] 邹兰芳. 某院2013年疼痛科住院患者止痛药使用情况分析[J]. 北方药学,2016,17(1):175-175.

[4] 谢菡,葛卫红. 医院住院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分析[J]. 中国药业,2015,24(2):66-68.

[5] 黎玲,周远华,罗忠玉. 慢性疼痛患者口服镇痛药的依从性调查[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0(9):679-680.

[6] 石英,聂发传,覃万祥. 305例慢性疼痛患者便秘发生率及干预结果分析[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0(10):767-768.

[7] 韩薇. 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疼痛护理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6,27(6):339-339.

[8] 刘娟. 影响疼痛科住院患者安全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1(86):136-137.

论文作者:罗平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疼痛科住院病人对使用镇痛药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罗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