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革命与失败建设的透视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成功革命与失败建设的透视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现象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本世纪初,列宁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随着落后国家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客观地讲,各国的建设有过辉煌和成就,这是实实在在的,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但总的来讲,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不成功的,出现了许多挫折和失误,甚至严重失败。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都已成为历史事实,现在,重要的是,认真分析和研究革命成功和建设受挫的根本原因,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列宁突破马恩的“共同胜利论”,取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这一世界性的历史进程,将首先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并在这些国家同时取得胜利。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1页。)马克思完全同意恩格斯的观点,并于1850年指出:“工人的任务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在本国范围内解决”。(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468页。)这些设想是根据19世纪资本主义的实际情况提出的。 因为在马恩生活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只有英、法、德、美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基本的条件,即较高的生产力。较多的现代无产者队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已经结合,有了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已经尖锐化等等。而且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力量异常强大,各国资产阶级联合镇压革命运动,各国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同时发动革命,胜利才有保证。因此,马恩的设想是同当时历史的客观实际相符合的。

但是,马恩的设想并不是人们用来裁剪实践的公式,而是要严格地依据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规划政策和行动。列宁就是这样做的。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奉者,但他并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总是大胆地而又极细心地研究事变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经验,善于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革命的新途径。他曾指出,苏俄无产阶级必须以自己找出路的精神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谓“自己找出路”,就是不受本本的束缚,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创前进的道路。他不否定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一般来说更为成熟,而且要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但是他没有机械地教条式地对待这些原理,而是从实际出发,对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了深入的考察,尤其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进行了独创性的分析,制定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战略和策略。并提出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社会主义将可能在个别国家首先爆发并取得胜利的观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上升的阶段,变为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阶段,资产阶级也由进步的、革命的阶级转变为反动的、没落的阶级。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尖锐激化,无产阶级革命作为直接实践的问题提上日程。处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列宁,在对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上,并没有停留在马恩原来的设想上,而是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的理论。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73页。)

列宁提出这一论点的主要依据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由竞争时代就已产生,但那时并不突出,也不十分尖锐。到了垄断阶段,这种竞争和不平衡就更加严重,引起了列强诸国矛盾加剧和争夺的加剧,在争夺中,对立愈演愈烈。最后甚至诉诸武力,其结果是,它们的力量彼此削弱,使整个资本主义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同时也由于统治者定把战争的灾难转嫁到劳动人民头上而唤起他们的觉醒,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代之以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诞生。列宁正是鉴于这种认识提出一国胜利的理论。

那么,革命能否在俄国爆发,那就要看俄国是否具备了革命形势。要考察这一点,主要是看这个国家社会矛盾的存在和矛盾激化的程度。对此,列宁进行了认真的考察,认为革命能够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生。

20世纪初,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有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农民与封建地主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与其它各民族的矛盾,沙皇俄国与其它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沙皇俄国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集中表现为沙皇专制制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当时俄国孕育着的革命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激化,加剧了革命的到来。正如列宁所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09页。)一战给俄国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 前线连吃败仗,国内经济直线下滑,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统治阶级内乱成一片。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但导致革命的严重问题依然存在。人民期望得到和平、面包和土地,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给人民的依然是战争、专制和贫困。结果引起了全民公愤。人民群众在毫无出路的处境下,挺身而出,纷纷反抗沙俄的统治,全俄出现了强大的罢工浪潮。农民斗争也风起云涌,在前线,士兵纷纷赶走反动军官,少数民族也掀起了民族解放的斗争。整个社会都滚动着革命的岩桨,俄国成了当时欧洲一切矛盾的汇集点。“统治阶级不能原封不动地维持自己的统治”,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异乎寻常地尖锐化”,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注:《列宁全集》第21卷,第189—190页。)

可见,正是这种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迅速地形成了革命形势。而且当时的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有较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已具备,在这里爆发革命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不失时机地利用帝国主义战争造成的特殊条件,果敢地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赢得了革命的胜利。革命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列宁“一国胜利论”的正确性。

二、苏东各国教条式地照搬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

革命并不是某些人的主观产物,它是解决最尖锐矛盾的大地震。当“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维持下去的时候,善于把握革命时机并领导革命取得胜利,这对于富有历史责任感的社会主义者是一个考验。列宁经受了这个考验,因而赢得了历史的尊重。至于苏东各国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决不能归咎于列宁和他领导的革命。由前面可以看出,十月革命既是俄国社会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又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

列宁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修正一切不符合实际的理论和观点。因此,他能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引导革命走向胜利。取得政权以后,苏联及以后的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均放弃了列宁的求实和探索精神,僵化的教条主义在理论中有着重大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照抄照搬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这是导致苏东剧变的重要的深层次的原因。

马恩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完全的公有制、单一的分配形式、全社会对经济实行集中的计划控制、产品经济等等。理论是对现实的严格剖析和论证。这些设想是马恩根据当时西欧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矛盾的分析。通过运用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所做的科学预测,是以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为前提的。但现实的发展突破了他们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胜利。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走,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些问题马恩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答案。这就要求这些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落后国家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发展道路。

马恩在预测未来社会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严格的科学态度。他们一再声明:“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628页。 )“我们没有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对于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了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9—420页。)

马恩的上述观点深刻启示后人: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绝不能从本本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原则中寻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而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融汇于各国具体国情之中。

那么,前苏东国家是怎样做的呢?当马恩的设想同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产生差距的时候,对于这些国家,重要的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在于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但这些国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不顾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长期以来,把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当作社会主义的现成公式,不加区别,照抄照搬,并用它来规范现行的经济体制。从而把商品经济、市场调节、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等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驱除出去,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由于在实践中与国情日益相悖,苏东各国也曾致力对其进行改革,但由于没有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因此,不可能彻底改革旧的体制,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符合国情的体制与模式,最终招致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受挫,80年代末90年代初悲剧的发生。

三、总结经验,开辟未来

由上可见,理论特别是能符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理论对实践产生的重大影响。凡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精神的理论,就是正确的,就能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就是错误的,使实践遭受挫折和失败。

现实是复杂的,多变的,而理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因此,变化了的现实必须要求理论随其变化、发展而不断地“修正”、完善和发展自己。理论之所以重要,也正是在于它不停地从实践中吸取养料,经常丰富和发展自己,并不断满足实践提出的要求。理论一旦离开实践,它立刻将变成僵化的东西。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

当革命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这就使得革命者不仅应该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而且应该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勇气和精神。列宁正是具有这种勇气和精神的革命家。所以,他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没有做马克思主义词句的奴隶,勇敢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才开创了十月革命的道路,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科学设想。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向全世界表明,科学社会主义阐发的社会主义必须代替资本主义的原理是伟大真理。同时,它又以落后国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首先取得革命胜利这个现实的新经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如果列宁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共同胜利的个别结论,而不按照俄国的实际情况办事,那么,就绝对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一点正如斯大林所说:“列宁的伟大,正在于他没有做马克思主义词句的俘虏,而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从这个实质出发,向前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注:《斯大林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版,第222页。)

与此相反,苏东各国不顾国情和时代的要求,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当作社会主义的现成公式,根据这种现成的经典和模式去塑造社会主义,使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变成某种固定的东西。由于抛弃了列宁的求实和探索精神,又不重视在实践中的创造性,结果就只能形成一种呆板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最终导致苏东社会主义的毁灭。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任何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问题,只能由共产党来解决。他说:“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2页。)各国国情千差万别,革命和建设应该有不同的道路,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只能遭到挫折和失败。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反映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是这样做的;二是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苏东各国便是如此。当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前者。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都要坚信不疑。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地获得发展和完善。借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或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名,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会导致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给革命和建设造成重大损失。

实践证明,能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关系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这也是成功的革命和受挫的建设为我们提供的一条最根本的经验。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这一现实表明,现代社会因科技的发展而发生的种种变化和社会主义的自身失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深刻挑战,它们已经不能胜任自己昔日确立的历史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创新社会主义理论,这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

回顾历史,面对当今,我们应该从历史和现实中学习,科学地总结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牢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找出符合本国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道路。只要方向正确了,路子选对了,就能达到目的。希望就在于各国党彻底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是可贵的,只有这种探索精神,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能走出困境,社会主义才能再创辉煌,重振雄风。

标签:;  ;  ;  ;  ;  ;  ;  ;  ;  

成功革命与失败建设的透视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