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全面发展思想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全面发展思想及当代价值

[摘 要]青年是社会发展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青年的全面发展关系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中,马克思恩格斯重点阐述了青年全面发展的思想。他们指出,青年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为无产阶级提供后备力量、有利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青年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他们还指出,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青年自身的群体特征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和重视教育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青年;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人如何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做出了不懈探索。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重点阐述了当时作为无产阶级生力军的青年的全面发展思想,使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更加具有现实性、针对性。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促进新时代青年成才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青年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为无产阶级提供后备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确立统治的时代。资产阶级为登上历史舞台,利用暴力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使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具有伟大历史作用的同时,洞察到其剥削性和欺骗性的本质所在。具体表现在,资产阶级把掠夺来的货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并雇佣一无所有的青年工人从事资本主义生产。为实现价值的增值,资产阶级极尽所能地延长青年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加其劳动强度,使他们长期处于恶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马克思引用当时一位贫民医生贝尔的话说:“在一个1500立方英尺的地下室里住着10个人……很多人没有床,穿着衣服睡在光秃秃的地上,青年男女,已婚的和未婚的,都混睡在一起。这些房子大都是些阴暗、潮湿、污秽、发臭的洞穴,根本不适合人住,这还用得着说吗?这里是引起疾病和死亡的中心。” [1]马克思把这些受压迫的青年工人称为“可供剥削的新鲜血肉”。当时,青年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换来的反而是更加艰难的生活。劳动不再给青年工人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而是使青年工人感到厌恶。马克思就此指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2]

表1显示:对A组运动前和运动后所测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和疲劳三项指标的平均分数分别为 17.83 分和19.17 分、9.17 分和 8.67分、11.08分和11.21 分,经配对样本 T 检验分析所得,A组运动前和运动后积极幸福感得分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慢跑对大学生的积极幸福感获得是有正向作用的。但是在心理烦恼和疲劳得分方面,对运动前和运动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伴随着科技革命的爆发,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投入资本主义生产。资本家为降低成本,开始大量使用青年学徒。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工业学徒制越来越重要。招收徒工时,明显地优先选择技术工人家庭出身的子女。由于大工业的技术工人有了学徒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青年阶段,在这期间,青年人大部分都住在他们的父母那里。与在年轻时脱离开他们出身环境迁往城市的工人不同,现在的学徒工也可以在他们的出身家庭中以阶级特有的方式完成社会化过程”。 [3]大量的青年学徒成为无产阶级队伍的后备力量,但是这些青年却没能获得技能的提高,反而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日益沦为机器的附属品。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关心和推动每个青年的发展,才能为无产阶级提供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后备人才,才能不断壮大无产阶级队伍,从而为全人类的解放奠定坚实的阶级基础。

(二)有利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青年人才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机尚未成熟时,无产阶级政党可以通过重视青年的教育来为社会主义事业储备人才。当时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重视青年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造就大量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青年专家、律师、教师。这些青年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会得到全面发展,他们的发展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政党通过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吸引青年人才主动接受社会主义,进而参与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恩格斯认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就非常重视对青年人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以前,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使青年人才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和革命目标,利用各种马克思主义书籍对青年人才进行科学理论教育。1848年欧洲革命中,德国青年专家和律师把掌握的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对打击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恩格斯据此说:“当我们回到德国,我们会在那里找到相当多的有才能的年轻人,他们在这期间已不无成效地尝到了禁果的滋味……如果我们在这两三年里能像1848年以前所作的那样,用各种书籍进行扎实的科学宣传,我们的事业会要好得多。” [4]即是说,德国社会民主党必须在革命中注重对青年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指导青年人才主动参与社会主义革命事业。1891年恩格斯估计道:“今后八至十年内,会有足够数量的技术与医务方面的青年专家、律师和教师站到我们这方面来,以便在党内同志的帮助下把工厂和大地产掌管起来,为民族造福。因此,那时由我们取得政权将是十分自然的,而且会进行得比较顺利。” [5]

青年的全面发展还表现在其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如自由需求、艺术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交往需求以及个性需求等。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青年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的精神需求才有可能被满足。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时间会缩短,社会交往也会普遍化,青年就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就能与其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认同感。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抽象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

社会制度可以有效保证经济发展、政权巩固、文化传承和社会运行。每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都与其统治阶级的利益相一致。在私有制社会,剥削阶级通过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符合剥削阶级的意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是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就必然会导致劳动过程和产品及社会关系的异化,使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受到压制。马克思指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 [23]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把青少年从统治阶级的魔掌中解救出来,给青少年以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宣称:共产主义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的“人”不是抽象、虚幻的人,而是处于社会制度中的现实存在的人,当然青年的全面发展也理应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以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使青年的素质得以提升、个性得以彰显、需要得以满足,使他们与其他群体和谐共生。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随着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对青年的领导。当时青年也开始逐渐对无产阶级政党有所了解和产生了信任。1889年,恩格斯认识到,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关注青年的生存环境,关心他们的成长,使青年自觉认可和接受了党的领导。他说:“老头们仍然相信‘和谐一致’,而青年们却在嘲笑一切说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的人。老头们排斥任何社会主义者,而青年们除了公认的社会主义者外,坚决不要任何其他的领导人。” [9]从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资本剥削中,青年深刻体会到他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他们丝毫感觉不到作为人而存在的权利和快乐,他们渴望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摆脱束缚,以获得全面发展。

1893年12月,由比利时、保加利亚、意大利、俄国、法国等大学生组织的代表共26人,在日内瓦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恩格斯虽没能亲自出席,但他对国际大学生的联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希望你们的努力将获得成功,能使大学生们意识到,从他们的行列中应该产生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它的使命是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发挥重要作用。” [7]这说明,在每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青年都是革命的重要力量,一次次经受革命的锤炼,日益成长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二、马克思恩格斯青年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无产阶级运动的坚强领导核心。1848年2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8]马克思精辟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是无产阶级运动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然决定了她也是青年大学生、青年工人和其他青年群众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无产阶级运动初期,青年由于不了解运动的目的、条件和进程,对共产党的领导不屑一顾。为此,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青年的引导在资本主义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关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成功。如果不加强对青年和青年组织的引导,不尽快使青年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他们就会被资产阶级蛊惑,甘心情愿沦为资本积累的工具。

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促使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本原因。从这一分析入手,马克思得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他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无数次激烈的阶级斗争来完成,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主动加入无产阶级革命的队伍,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力军。1845年恩格斯指出:“实现这一变革将是德国的青年。但是这种青年不应该在资产阶级中去寻找……有不少这样的青年,如果现在爆发革命,他们在运动中就会非常有用。” [6]“有用”是指青年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目标,自然会积极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正当德国青年开始熟悉和学习党的事务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了一个自称为“青年派”的半无政府主义派别,它企图阻止青年接受党的领导。“青年派”的主要核心是由那些所谓以党的理论家和领导者自居的大学生、年轻的文学家组成的。其主要首领是保·恩斯特、汉·弥勒、保·康普夫麦尔、布·维勒、卡·维耳德贝尔格、威·威纳尔等人。“青年派”忽视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由秘密转为公开的活动条件的变化,否认利用合法斗争形式的必要性,指责党奉行机会主义,维护小资产阶级利益,反对社会民主党参加议会选举和利用议会讲坛。为打破“青年派”对德国青年的蛊惑,1891年10月,德国社会民主党爱尔福特代表大会举行,通过了关于把“青年派”领导人威纳尔和维耳德贝尔格开除出党的决议,其他一些“青年派”的积极分子自动宣布脱离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同“青年派”的斗争,使青年认识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推翻资本主义、获得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恩格斯就此说:“既然对党提供补充人员最多的正是年轻的一代,那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说,德国军队将越来越受到社会主义的影响。” [10]无产阶级政党通过不断向青年展示自己的斗争纲领和目标,以此引导青年、吸引青年、教育青年接受党的领导。1892年恩格斯还指出:“某些对党的事务的发展表示不满的大学生先生们又开始学习了,这当然很好……他们学习得越多,对那些担任负责工作并勤勤恳恳履行自己职责的人们就越会采取宽容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会看到,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11]

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工业的产生。现代工业急需大量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廉价工人。为此,资本家通过圈地运动等各种手段把大量农民转化成自由的劳动者。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把大量未成年的儿童和少年也卷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中。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22]青少年、儿童通过参加社会生产来增长知识、锻炼技能本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可资本主义制度却忽视青少年的发展权利,把他们降低为资本积累的工具,把那些因贫困压得无法喘息的父母变成出卖亲生儿女的奴隶主。马克思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保证青少年渡过衣食无忧的人生重要阶段,才能保证他们的智力获得开发、体力获得增强。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探索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1875年前后,德国出现了许多以标榜“创造科学”为名的青年学者,他们以著书立说来谈论自己从未学过的各种东西,而且认为这是唯一的严格科学的方法。其中,柏林大学的欧根·杜林是这种伪科学的典型代表之一。欧根·杜林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发表了一系列著作,疯狂地反对马克思主义,试图否定唯物辩证法。恩格斯指出:“‘创造体系的’杜林先生在当代德国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近来,天体演化学、一般自然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的体系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德国。最不起眼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动辄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 [12]当时,杜林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攻击,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和青年大学生中间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捍卫马克思主义,使党和青年学生把握科学真理,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支持和帮助下,写作了著名的《反杜林论》。这本著作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当时思想动摇、意志不坚定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部百科全书,使青年学生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坚定了其理想信念。

1885年7月恩格斯在和奥古斯特·倍倍尔的通信中再次谈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恩格斯认为,年轻人不经过充分的科学研究,就对历史问题草率下结论,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恩格斯以考茨基为例,指出考茨基1880年出版的著作《人口增值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没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原则,没有进行真正的实践,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谛。在告诫考茨基的同时,恩格斯也安慰他:“我自己在年轻自负的年代也正是这样做的,只是从马克思那里才学会应当如何工作。” [13]这说明,青年思想活跃、敢想敢干,如果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原则去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很容易偏离正确方向。1890年8月,恩格斯再次强调:“对德国的许多青年作家来说,‘唯物主义的’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做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 [14]当时,许多年轻的德国人不愿下功夫去深入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以及从这些条件中寻找相应的政治、哲学、道德与宗教等观点,而是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来把自己相当贫乏且肤浅的历史知识尽速构成一个体系,自以为找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沾沾自喜。针对此,恩格斯指出,青年人在研究中,不懂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实践,不懂得仔细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情况,所以得出的结论都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生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始终关注青年的教育,认为教育是促使青年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指出:“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24]马克思还畅想了未来教育的意义:“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5]对于教育在青年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阐述。

(三)坚持青年自身的群体特征

因青年群体的年龄、阅历、智力和学识等因素影响,他们身上表现出许多特有的群体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青年的全面发展必须符合他们自身的群体特征,不能脱离他们的心理、性格和行为习惯,盲目制定一些措施。对于青年的群体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青年群体的优点在于:一是青年富有创造力。1835年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 [15]青年刚踏上人生旅途,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期望,他们不愿接受家庭和命运的安排,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是青年怀有远大理想。马克思认为,青年在深刻了解资本主义本质以后,会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树立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马克思对青年赞美道:“青年人!你要尽情地弹唱,你要主宰这沉默无言的海洋,你一定怀有远大的志向,你那颗跳动的心儿是多么高尚。” [16]三是青年富有激情,无所畏惧。恩格斯回忆自己的青年阶段时说:“青年时代的幻想,犹激动着我的心,我并不相信年老,我的心没有平静”, [17]“青年时期的激情使我大胆作出的英国即将发生社会革命的预言”。 [18]

在赞美青年优点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了青年群体存在的缺点:一是青年容易自暴自弃。青年怀有远大理想,愿意为自身解放、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可是在资本主义统治下,青年看到更多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艰辛与挫折,仅有的一次革命成功即巴黎公社,只在人类历史上存活了72天,这些事实容易使青年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动摇自身的理想信念。马克思分析道:“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就会感到自己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各种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自卑是一条毒蛇,它无尽无休地搅扰、啃啮我们的胸膛,吮吸我们心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19]二是青年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误导。无产阶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但并不是无产阶级队伍中所有的人都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有一些青年受到资产阶级政府的蒙蔽而沦为流氓无产阶级。1848年法兰西阶级斗争时,临时政府每天付给流氓无产阶级一法郎五十生丁薪饷,就收买了他们。为此,马克思说:“他们的性格在受临时政府征募的青年时期是极易受人影响的,能够做出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和狂热的自我牺牲,也能干出最卑鄙的强盗行径和最龌龊的卖身勾当。” [20]三是青年容易在革命中退缩和急功近利。无产阶级革命在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都不一样,会涉及革命形势、革命力量、革命策略等诸多问题,导致有时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取得成功,有时又会出现挫折。马克思指出,青年由于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认识不深刻、对革命形势把握不准确,会使他们容易在革命出现挫折时抛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旗帜。“大多数青年至少曾一度参加了起义军的队伍,但这一群颇为混杂的青年人,一到事态的严重时刻,便很快减少了。尤其是喜欢自称为‘知识界的代表’的大学生,如果不是由于获得军官头衔而被留住,他们便首先抛弃自己的旗帜。”[21]

三、马克思恩格斯青年全面发展思想的实现途径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青年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生产力要素中内含的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和保障,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者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青年作为社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其发展必然也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你就不能尊重一下‘寒冬腊月’?”彤彤斜眼瞅着萌萌哒,“你应该把棉衣塞进棉裤、棉裤塞进棉袜、棉袜塞进棉鞋、棉鞋塞进棉被,然后悄无声息地进入冬眠。要知道,你偏爱的古人们可没有空调、暖气和地暖,你应该向他们看齐。”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外语教学领域的“后方法”(post-method pedagogy)教学思想开始出现。它提出“学习者自主”和“教师赋权”等核心理念,鼓励教师将课堂教学理论化,将教学理论实践化[10],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反思,可以保持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积极进取态度和高度敏感;同时,反思性教学实践把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相结合,促进教师自己的个人教学理论的形成以及教师的职业成熟[11]。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和肥胖症被认为是流产的高危因素。但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与正常人群相似。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

在研究生涯之初,他采用物理化学和免疫化学法分析复杂的蛋白质系统,这项工作包括描述致命白喉毒素的特性。从这些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技术,特别适用于新兴的诱导酶合成领域。于是,他将注意力转向了这个领域,并确定了这些酶是在诱导后重新合成的。在研究过程中,他开发出一个化合物家族,这使得诱导分析、基因位点其他成分的发现和细菌突变体分离的改善成为可能。通过这些研究,科恩展示了表观遗传系统的首个例子。

(三)教育是青年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虽然恩格斯尖锐地指出了德国青年身上存在的问题,但是他也认识到,德国当时反社会党人非常法的胜利使青年意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是1878年10月21日德意志帝国国会支持俾斯麦政府通过的反动法律。这个法律将德国社会民主党置于非法地位,旨在反对社会主义运动。最终,社会民主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帮助下战胜了机会主义分子和极“左”分子,加强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影响,非常法于1890年10月1日被废除。德国青年尤其是那些自以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学生们”在这一运动中受到了革命锻炼,使他们摆脱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开始重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是青年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家庭教育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是青年全部教育的起点,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原则和措施以及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都对青年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从马克思成长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与其家庭的教育和熏陶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长期从事律师职业,注重培养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他要求马克思怀有一颗善良之心,多关注现实问题。这种家庭的熏陶和父亲的教诲为马克思一生的成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伟大理想。

二是学校教育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点。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揭开了资本主义教育的神秘面纱,批判了资产阶级企图把青年培养成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的人的教育本质,并揭示资产阶级只会按自己的统治需要将教育作为一种工具,以消磨无产阶级后代的社会变革意识。他指出:“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向大学要求的仅仅是律师,作为培养政治家的最好的原料;而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绝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扎实的知识。” [26]为使青年获得系统的教育,马克思提出,所有的儿童,从能离开母亲照顾时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接受教育。他还提出只有通过国家政权推行的普遍法律才能保障青年的教育权利。

三是社会教育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关键。马克思指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的内容。第三:技术培训,这种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和操作。” [27]即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促使青年把掌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能力。恩格斯还指出,运用历史事实对青年进行革命教育,因为回忆过去的运动对青年是有益的,否则他们会认为,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他们自己。为此,恩格斯利用苏黎世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出版社出版了1848年—1849年有关历史事件的小册子,如《卡尔·马克思在科伦陪审法庭面前》、卡尔·马克思《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和威·沃尔弗《西里西亚的十亿》。同时,他还赞扬了约翰·菲力浦·贝尔克写作的1830年到1840年历史事件的回忆录。青年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正确地了解和评价历史,从中接受革命教育。恩格斯还主张,把有抱负的青年人送到国外进修,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四、马克思恩格斯青年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青年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也是青年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青年才能明确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才能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是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更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我国青年发展事业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巨大进步:青年的思想政治面貌健康向上、青年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教育事业长足发展、青年发展权益得到更好维护、青年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未来10年,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青年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在全面发展中放飞梦想。

提高电解Cu回收率的主要方法:一是提高阴极铜产量及质量,减少返回品,提高直收率;二是加强中间物料管理,规范在制品物料流转、调拨和销售程序,减少资金占用及无名损失等[3]。

DR受多种信号通路介导,如内质网应激、氧化与抗氧化防御系统、线粒体损伤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障碍等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10]。目前,DR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可诱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及其受体途径与多元醇-肌醇代谢途径反应加强、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线粒体活性氧增多、自由基形成与清除失调、蛋白激酶C的激活、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等[11]。

(二)青年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

良好的制度保障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光辉洗礼,正在日益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我们党和国家关心、教育的群体。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青年的学习、成长、就业创业、文化和各项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只是受中国现实国情的制约,青年发展事业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新形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广大青年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青年共识的任务紧迫、青年的社会教育和实践教育欠缺、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等。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推动青年事业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青年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坚持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为依托

马克思恩格斯重视青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把教育当作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手段。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教育功利性、虚伪性的同时,提出家庭教育是青年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是青年发展的重点,社会教育是青年发展的关键。并且站在人类未来发展的高度,认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教育事业,使其获得长足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了未来的青年教育目标和举措。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青年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64.

[2][18][23][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 371. 689. 689.

[3]赖因哈德·西德尔. 家庭的社会演变[M]. 王志乐等译. 北京:商务印刷馆,1996:134-13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29.

[5][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1. 27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29.

[7][10][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46. 429—430. 446.

[8][20][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4. 95. 449.

[9][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20. 43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37.

[15][16][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55. 645. 457.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06.

[22][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69. 270.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48.

Marx and Engels’ Thought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th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Xu Rong(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Youth is the group full of vitality and creativity in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th is related to the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ist theory, Marx and Engels focused on the thought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th. They pointed out tha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th is conducive to providing the proletariat with reserve force, training young talents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and promoting social change. They also pointed out that adhering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and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outh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youth.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realizing socialism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is the way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th.

Key words: Marx;Youth; All-rou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9)01-0033-07

[收稿日期] 2018-10-22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MLA003。

[作者简介] 许蓉,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李友权

标签:;  ;  ;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全面发展思想及当代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