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的价值分析论文_张汝艳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的应用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急诊收诊的高危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急救流程干预,对两组患者急救及治疗的主要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至开展急救的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效率,缩短患者后续治疗时间。

【关键词】高危胸痛;标准化急救流程;急救效率

胸痛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急症类型,患者多以不同程度的胸痛为特征性改变,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且危险程度不一,胸痛的发生多较为突然,高危胸痛是胸痛中较为严重且病情进展较为复杂的类型,致病因素主要有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重症心肌炎、纵膈肿瘤、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临床诊疗中难度较大且普遍预后较差[1-2]。高危胸痛的临床治疗有赖于早期快速有效对病因进行识别及判断,对病情危险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治疗,一旦延误治疗将危及病患生命安全[3]。我院近年来对部分高危胸痛患者开展了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结合部分实际病例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急诊收诊的高危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3~76岁,平均(64.24±5.09)岁。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①培训:急诊科设立胸痛医护人员,完善心血管病变、高危胸痛等相关的理论与急救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明确标准化急救流程;②初步评估与处理:患者入院后,由胸痛医护人员接诊,完善问诊、首张心电图检查,同时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监测,给予呼吸面罩给氧处理,做好左侧上肢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理,同时立即开放绿色通道;③检查:完成静脉采血工作,同时立即送检,主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电解质等检查,告知检验科优先处理,在此基础上给予100ml左右的Nacl溶液缓慢静脉滴注;④会诊与用药:初步确诊后,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向家属说明患者具体病变情况,做好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结合患者具体病变情况,给予口服及静脉给药,做好病情观察工作,通知影像科做好准备,进行胸部CT或X线检查,明确病变情况,同时通知手术室、ICU等相应科室,做好后续急救处理的配合工作。

1.2.2、对照组:开展常规急救流程干预,家属送入急诊科后,进行预检分诊,结合病患具体情况进行后续诊疗或急救,医护人员向患者了解清楚患者的发病时间、诱发因素、既往史、胸痛症状持续时间等,做好病情观察与评估工作,同时就各项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就胸痛具体部位进行触诊,做好初步诊断与鉴别工作,为开展后续专科分诊工作进行准备,因患者均为高危胸痛病患,病情较为危急,故而须在评估后立即开放绿色通道,给予吸氧补液、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监测、镇静镇痛、情绪安抚等基本急救处理,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工作,同时尽快进行专科分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入院至开展急救的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急救及治疗的主要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不同时间段及各时间段内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及治疗的主要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入院至开展急救的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胸痛是急诊科诊疗中较为常见的主诉症状,致病种类较多,以心肺病变最为常见,如心肌梗塞、心绞痛、肺栓塞、肺炎等,少部分患者心消化性溃疡导致,在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放射部位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胸痛的诊断有赖于典型症状、既往史及合并症,结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测、影像学检查能够较为快速对病变进行进行确诊。高危胸痛是胸痛较为严重的类型,在危重程度评估方面须予以高度重视,须详细掌握胸痛的发生情况、完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同时尽快安全急救室开展急救。标准化急救流程是近年来因高危胸痛高发趋势逐渐推广的一种急救模式,即将急救流程标准化设定,让急救工作有明确的流程指导,确保急救有条不紊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急救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反复性、盲目性[4],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效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入院至开展急救的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肯定了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的价值。

综上所述,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在提升急救效率方面的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余红平,付培,廖南波,等.“胸痛优先”分诊方法对胸痛患者诊治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11):866-869.

[2]高云,阴赪茜,孙涛,等.急性胸痛评分及血清 B 型脑钠肽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1):37-38.

[3]范海娜.用信息化技术支撑急性胸痛患者三级救治模式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6-7.

[4]李言文.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9,26(26):85-87.

论文作者:张汝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化急救流程干预的价值分析论文_张汝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